《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13):范雎心想:這小子是在用利害關係,漸漸進一逼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13)

史記新讀

忠臣良將佐秦王(13)

突然,蔡澤口風一轉,問道:「至於商鞅、文種二人,他們的結局是您所希望的嗎?」

范雎心想:這小子是在用利害關係,漸漸進一逼一,若說不願意,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了。

便假心假意回答說:「有什麼不願意的?商秧為秦孝公制定新法,使秦國民富兵強,擴地千里;文種幫助越國轉弱為強,吞併了強大的吳國,為越勾踐報了深仇。

他們雖然都遭殺害,但功在當時,名傳後世,為什麼不願做這樣的人呢?」

蔡澤早有準備,他旁徵博引,列舉了許多古代的人和事。

總結說,一性一命和功名都能獲得的人,是上等人;功名可以被後人傚法,但是犧牲了一性一命的人,是次一等的人;功名蒙受恥辱,但是保全了一性一命的人,是下等人。

范雎連連稱是。

蔡澤認為自己有了機會,便列舉了閎夭、周公這樣的上等人的事跡,接著讓范雎比較秦昭王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踐相比誰更賢明,再比較自己與商鞅、吳起、文種相比誰的功勞更大、更受君主信任。

范雎認為前者不如後者。

所以,蔡澤認為范雎危險了,因為他以次等的功勞和信任去追隨次等賢明的君主。

他勸說范雎,賢者應該知足,要懂得急流勇退,不要過分地貪圖功利。

秦孝公、楚悼王去世以後,商鞅、吳起的被殺,越王勾踐殺害文種,都是擺在范雎面前的血淋淋的例子;而許由、延陵季子、范蠡等人的能伸能屈、能進能退則是他應該效仿的。

最終,范雎被蔡澤說服,尊其為上等的賓客。

幾天以後的朝會上,范雎向秦王進言說:「臣結識了一位關東的賢者,他名叫蔡澤。

此人能言善辯,博古通今,能力遠在微臣之上,能夠更好地輔佐您治理國家。

為此,臣冒昧地向您薦舉此人。」

於是,秦王召見蔡澤,一番交談以後,他十分欣賞蔡澤,便任命他為客卿。

不久,范雎借口生病而請求辭官。

秦王堅決地挽留他,於是,范雎說自己病入膏肓,實在是無法完成大王的重托。

最終,范雎辭去了宰相一職,而秦王正好欣賞蔡澤的謀劃能力,便讓他接替范雎而出任宰相。

蔡澤擔任宰相幾個月以後,發現朝中有不少人厭惡自己,他害怕被殺,便借口生病而辭職,被秦王封為綱成君。

此後,蔡澤一直留在秦國,侍奉歷代的秦王,直到秦始皇時期。

奇貨可居

呂不韋,原本是韓國一陽一翟的一個大商人。

擅長經營之道,他往來各地,賤買貴賣,因此積累了千金的家產。

秦昭王四十年,秦國太子去世。

兩年以後,秦昭王把他的次子安國君立為太子。

安國君非常一寵一愛一一位姬妾,還把她立為正室夫人,號稱華一陽一夫人。

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是,華一陽一夫人沒有能給他生一個兒子。

安國君的兒子裡,有一個名叫子楚,他的母親名叫夏姬,不受安國君的一寵一愛一,所以備受冷落。

而子楚,在安國君眼裡,有他也行,沒他也可,後來,子楚被秦王派到趙國去當質子。

即便有了人質在手,趙國還是經常遭到秦國的攻打。

趙王大概認為子楚的父親都沒把他看得多麼重要,便也殺都懶得殺他,況且如果殺了他,不僅沒什麼意義,反倒給了秦國一個借口。

所以,子楚在那裡並沒有受到禮遇,倒也沒有生命之危。

子楚雖然是秦國太子的兒子,又擔當這麼危險的任務,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卻很差。

秦國那邊根本不關心他,就像沒這個人似的,趙國不殺他就算慶幸了,更不要說給他提一供點補助了。

他日常乘坐的車輛比較破舊,生活的費用也不寬裕,日子過得十分清苦,他在趙國過得很不如意。

當時,呂不韋正在趙國都城邯鄲經商,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了被當作人質的秦王之孫子楚。

呂不韋雖然是個商人,但是卻有著十分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極大的政治野心,他認為子楚的利用價值極大,可以說是奇貨可居。

於是,他正式去拜見了子楚,對他說:「我幫助公子光大您的門第。」

子楚聽後不以為然,笑著說:「先生還是先光大自己的門第,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第吧。」

呂不韋則說:「您還不知道吧,在下的門第要等到公子的門第光大之後才能光大起來。」

子楚見呂不韋不像是在跟他開玩笑,同時他又不明白呂不韋這句話的意思,因此,他請呂不韋入座,和他深入地交談起來。

呂不韋說:「秦王老了,活不了多長時間了。

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在下私下裡聽說,安國君十分一寵一愛一華一陽一夫人,對她言聽計從,可是很遺憾華一陽一夫人沒有兒子。

雖然如此,她卻能夠對嫡系繼承人的選立起決定作用。

現在,公子兄弟有二十餘人,您只排在中間,並不受一寵一,又加上長久地在國外做人質,與父親安國君的感情更加深厚不了。

如果秦王去世,安國君繼位後,他也不會把您召回秦國,讓您有機會與在他身邊的兒子們競爭太子的位置。」

子楚說:「是這樣啊。

那我該怎麼辦呢?」

呂不韋說:「就像我們商人做生意需要資本一樣,沒錢什麼都解決不了。

公子現在缺少的就是錢,所以您沒有能力送東西給您的親戚,也沒有能力結交那些貴族身邊的賓客。

所以即使你是再好的商品,也沒人願意出來替你宣傳包裝。

在下雖然不能富可敵國,但手裡也有幾個錢,在下願意拿出千金,來替公子做這件事情,在下要讓公子成為華一陽一夫人的兒子。」

子楚聽了這話,立即離開座位,向呂不韋叩頭,說:「如果先生的計策能夠成功,事成之後,我願意與先生共同享有秦國的土地。」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