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亂,班師回朝。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3)

史記新讀

劉邦的左膀右臂(3)

牢獄之災

劉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亂,班師回朝。

路上,有百姓攔路上書,告發相國賤買、強賣民眾的田地、房宅,價值達到了幾千萬。

劉邦回到京城,蕭相國前來拜見。

劉邦見到蕭何後,嘿嘿一笑,一陰陽一怪氣地對他說:「相國真是利國利民啊!你看看你在京城都做了些什麼!」隨即,劉邦把民眾的上書甩給蕭何,又對他說:「你自己向百姓謝罪吧。」

蕭何是個賢良的人,知道自己明哲保身有負於百姓,便趁機向劉邦請求說:「長安的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廢棄荒蕪,臣希望皇上允許百姓進入該地去耕種、收糧,留下的禾稈還可以餵養禽一獸。」

劉邦聽後,勃然大怒,訓斥他說:「相國想必是接受了商人的許多財物,乾脆為他們請求我的上林苑吧!」於是,劉邦把蕭何交給了廷尉(主管司法的官吏),將他拘押起來。

幾天以後,一位姓王的衛尉當班侍衛高祖,他問劉邦說:「蕭相國犯了什麼大罪,陛下竟然將其拘禁起來?」

劉邦回答說:「我聽說李斯以丞相身份輔佐秦朝皇帝,有成績則歸於君主,有差錯則自己承擔。

如今,蕭何大量收受一奸一商的賄賂,而為民眾請求我的上林苑,以此來向百姓討好。

因此,我將他投入監牢。」

王衛尉說:「職責在身,如果事情有利於百姓,就為百姓請求,這是宰相應該做的事情。

陛下為什麼要懷疑相國接受一奸一商的賄賂呢?況且,您與楚軍曾經對峙了好幾年,陳豨、黥布反叛的時候,您還御駕親征。

那時,蕭相國留守關中,他如果有不臣之心,想要謀反的話,那麼函谷關以西恐怕就不是您所有了。

相國不在那時謀利,如今怎麼會貪圖一奸一商的那一點兒賄賂呢?秦始皇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亡國,李斯分擔過錯,又有什麼值得傚法呢?陛下對相國的懷疑,為什麼會到了如此淺薄的地步呢?」

劉邦聽了之後,心裡雖然很不高興,但是他被王衛尉的這番話點醒了。

當日,劉邦就派專使手持符節,赦免了蕭何。

蕭何年紀大了,他為人一向謙恭、謹慎。

朝見皇上時,他光著腳來謝罪。

劉邦見到他已是風燭殘年,於心不忍,對他說:「相國不要說了!您為民眾請求苑林,我不應允。

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君主,而您則是賢相。

我之所以囚禁您,是想讓百姓知道我的過錯啊。」

蕭何與曹參向來不和,兩個人經常鬧矛盾。

等到蕭何病重的時候,惠帝親自前去探病,順便問他說:「您如果百歲以後,誰可以代替您呢?」

蕭何躺在一床一上,嘶啞著回答說:「知臣莫若君啊。」

惠帝說:「您認為曹參怎麼樣啊?」

蕭何雙手撐在一床一上起身、叩頭,高興地說:「現在陛下得到理想的人選了!我也死而無憾了!」

蕭何購置的田地、房屋,必定是在那些窮鄉僻壤,建造住宅的時也候從不修建圍牆,他經常說:「我的子孫後代如果賢能,就學習我的簡樸;如果不賢能,也不會被權貴之家所侵奪。」

惠帝二年,蕭何去世,謚號為文終侯。

他的子孫後代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封號的有四代。

每一次斷絕了蕭何祭祀,天子總是要再尋找到他的後人,將其續封為贊侯。

漢家的各位功臣都不能與蕭何相比。

開國功臣

平一陽一侯曹參,也是沛縣人。

他在秦朝時曾做過沛縣獄掾,是蕭何的部下,他們倆人當時在縣裡都已是頗有名望的官吏了。

漢高祖劉邦起事時,曹參以中涓的身份跟隨劉邦。

曹參在與秦軍作戰中東征西討,奮勇殺敵,立下了赫赫戰功。

項羽入關後,封劉邦為漢王。

劉邦於是封曹參為建成侯。

之後,曹參又跟隨劉邦到了關中,升為將軍。

他在楚漢戰爭中也表現卓越。

項羽戰敗後,他幫助劉邦平定了其他諸侯王,成為漢朝開國功臣。

漢代建立後,他出任齊國相國。

公元前201年,他被封為列侯,封號平一陽一侯。

曹參還曾以齊國相國的身份領兵平定了陳豨、黥布的反叛。

他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曹參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戰功,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是因為他一直跟隨漢代另一位傳奇大將韓信四處征戰。

韓信由於叛亂而被誅殺,曹參於是成為戰功最多的將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