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晉世豪傑(5):裡克等人殺死奚奇、悼子以後,派人到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晉世豪傑(5)

史記新讀

晉世豪傑(5)

夷吾繼位

裡克等人殺死奚奇、悼子以後,派人到翟國迎接公子重耳,想要擁立他為國君。

重耳謝絕說:「我逃亡到國外,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父親去世後,我沒有履行做兒子的義務來為他守喪送葬。

如今我哪裡還有臉面回國繼位呢!大夫們還是改立別的公子吧。」

使者返回,將情況報告給裡克,裡克便派人到梁國去迎接夷吾。

夷吾想要回國繼承王位,他的隨從呂省、郤芮說:「晉國國內還有可以繼位的公子,而大夫們卻到國外來尋找繼承人,他們的真正意圖讓人捉摸不定,這裡面說不定有什麼一陰一謀。

您如果不借助秦國的幫助回國,以秦國的威力來震住晉國人,恐怕我們回國以後會有危險。」

夷吾聽取了他們的建議,於是就派郤芮用厚禮來賄賂秦國,並與它約定說:「如果秦國可以幫助公子夷吾回國繼位,事成之後晉國願意把黃河西岸的土地割給秦國。」

同時,夷吾又給裡克寫信說:「倘若我真能繼位,我願意將汾一陽一城邑封給你。」

於是秦穆公就發兵護送夷吾回國繼位,裡克則在晉國的邊境上派人接應。

齊桓公聽說晉國發生了內亂,也率領軍隊前往晉國,他派大臣隰朋率軍與秦軍合軍,一同把夷吾護送回國,扶立為國君,這就是晉惠公。

隨後,秦、齊兩國遵守先前的約定,相繼撤軍回國了。

起初,晉獻公要討伐驪戎的時候,先進行了一次占卜,占卜的結果是:「讒言會成為國家的禍患。」

剛開始人們還不知道這句卜辭是什麼意思。

等到晉軍攻破了驪戎、獲得了驪姬,獻公就開始了對她的一寵一愛一。

後來,因為她的讒言晉國竟然遭受了長期的動亂。

人們才明白了當時卜辭的含義。

背信棄義

夷吾繼位以後,打算背棄先前的約定,拒絕把土地割讓給秦國,於是就派呸鄭答謝秦國說:「當初,我把黃河以西的土地許給了秦國,現在,我在秦國的幫助之下,得以回國僥倖繼位,我非常地感激,所以打算履行承諾,可是大臣們卻說:『土地是先君的土地,當時您流亡在外,怎麼可以擅自將它許給別的國家呢?』我雖然極力爭執,但卻始終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所以對此我只能向貴國深表歉意了。」

與此同時,惠公也沒有把汾一陽一城邑封給裡克,反而奪了他的權。

惠公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不久以後,惠公因為重耳還在外一流亡,害怕他和裡克裡應外合,發動政變,便找借口把裡克害死了。

他假惺惺地對裡克說:「要是沒有你,我就不能繼位。

雖然你立下了大功,但是你也殺死了兩個國君和一個大夫。

這不是讓做你國君的人感到為難嗎?」

裡克回答說:「如果沒有被廢棄的,您又如何能夠興起?您想要殺我,難道找不出比這更好的借口了嗎?竟然用這樣的話來提示我!我知道你的意圖,不用你多一操一心了。」

說完,裡克便拔劍自盡了。

當時,呸鄭被派去出使秦國,還沒有回來,所以他有幸逃過了一劫。

身在秦國的呸鄭得知裡克被賜死的消息,心中十分憤怒,對秦穆公說:「呂省、郤芮等人的確不肯把黃河以西的土地割讓給秦國。

但是如果您用重金賄賂這些人,與他們合謀趕走惠公,護送重耳回國繼位,那麼事情一定會成功。」

秦穆公當時也正為違背諾言的事憤憤不平,想要教訓一下晉惠公,所以就答應了呸鄭,派人和他一道返回晉國,打算實施預定的計劃。

呂省等人覺得事情不大對勁,就相互合計說:「如今,秦國使者送給我們這麼多的禮物,嘴裡說的也是甜言蜜語,一定是呸鄭把我們出賣給了秦國,想借此拉攏我們,我們可不能背叛主君啊!」於是這些人就將呸鄭以及他與裡克的一黨一徒殺掉,並把事情的原委報告給了惠公。

呸鄭的兒子呸豹逃到了秦國,請求秦穆公出兵討伐晉國,穆公感覺自己的計謀已經敗露,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就沒有答應他。

惠公即位以後,不僅違背了他先前許下的諾言,甚至將擁立他繼位的功臣們殺害,重用自己出亡時候的隨從而打壓先君時候的大臣。

他多行不義,濫殺無辜,所以大多數晉國人並不歸附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