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布衣天子(6):有人上書報告楚王韓信謀反作亂,劉邦向左右大臣詢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布衣天子(6)

史記新讀

布衣天子(6)

從善如流

有人上書報告楚王韓信謀反作亂,劉邦向左右大臣詢問對策,大臣們都爭著想去征討。

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計策,假裝去遊覽雲夢澤,在陳縣召見諸侯,楚王韓信來迎接,就趁機將他拘捕。

一個叫田肯的人前來祝賀,趁機便勸說劉邦道:「陛下抓住了韓信,又在關中建都。

秦地是形勢險要之地,周圍有山河環繞,與關東有千里長的疆界被山河阻隔。

如果關東擁有百萬軍隊,那麼秦地只需兵力兩萬就可以抵擋住。

秦地地勢這樣有利,如果對諸侯用兵,就好像從高屋的簷角往下流水一樣,居高臨下,勢不可當。

齊地也是險要之地,東有琅邪、即墨的富饒,南有泰山的險固,西有黃河的天險,北有渤海之利。

土地縱橫兩千里,與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如果諸侯擁有百萬軍隊,那麼齊地只需二十萬就可以抵擋住。

所以說,齊地可以和秦地並稱東秦和西秦。

如果不是陛下的嫡親子弟,就沒有人可以派去做齊王。」

劉邦聽後很讚賞他的說法,就賞給他黃金五百斤。

不久,劉邦封韓信為淮一陰一侯,把他原來的封地分為兩個侯國。

又封皇子劉肥為齊王,統轄七十多座城,老百姓凡是能說齊國話的都屬於齊國。

劉邦接著評定功績,進行封賞,與各列侯剖開刻有封侯字樣的符節,一半留在朝廷,一半交給受封者,以作為憑證。

父臣子君

劉邦稱帝之後,每五天朝拜父親太公一次,仍然按照一般人家父子相見的禮節。

太公的家令勸說太公道:「天上不會有兩個太一陽一,地上不應有兩個君主。

當今皇帝在家雖然是兒子,在天下卻是萬民之主,太公您在家雖然是父親,對皇帝卻是臣子。

怎麼能夠叫萬民之主拜見他的臣子呢!這樣做,皇帝的威嚴就不能遍行天下了。」

為了維護兒子的威信,太公決定不再接受劉邦的朝見。

後來劉邦再去朝見太公,太公就抱著掃帚,面對門口倒退著走,以表示對劉邦的尊敬。

劉邦大為吃驚,急忙下車攙扶太公。

太公說:「皇帝是萬民之主,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的規矩呢!」劉邦想了一會兒應答說:「既然這樣,你是皇帝的父親,我就封你為太上皇。」

於是劉邦就尊奉太公為太上皇,他讚賞那個家令的勸諫,便賜給他五百斤黃金。

一次,劉邦大會諸侯、群臣,在未央宮前殿擺設酒宴。

劉邦捧著玉製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獻酒祝壽,說:「當初大人常以為我沒有才能,無可依仗,不會經營產業,比不上我的哥哥劉仲勤苦努力。

現在我的產業和劉仲相比,誰的多呢?」

殿上群臣都呼喊萬歲,大笑不止。

太公在長安時經常悶悶不樂,劉邦就偷偷向左右下人詢問緣故。

下人們說:「太公平生喜歡的是和屠宰販賣的商販、酤酒賣餅的人在一起。

他最喜歡鬥雞、踢球。

現在長安什麼也沒有,太公因此不高興。」

劉邦於是便建了一座叫新豐的城市,把過去太公所居住地方的鄰居全部遷徙到新豐。

沛縣的父老兄弟和親戚朋友天天跟太公一起開懷暢飲,笑談往事。

太公看到身邊的故人依舊,就像回到了家鄉一樣,心情也就漸漸高興起來了。

高祖還鄉

劉邦在平定黥布叛亂時,路過故鄉沛縣,就在沛宮置備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請來一起縱一情暢飲。

劉邦挑選了一百二十個兒童,教他們唱歌。

酒喝得正痛快時,劉邦自己彈擊著築琴,唱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讓兒童們跟著一起學唱。

劉邦還起身跳舞,情緒十分激動。

他心中感傷,灑下行行熱淚,對沛縣父老子弟說:「遠遊的赤子總是思念著故鄉。

我雖然建都關中,但是將來死後我的魂魄還會喜歡思念故鄉的。

我開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討伐暴逆,終於取得天下。

我把沛縣作為我的湯沐邑,免除沛縣百姓的賦稅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納稅服役。」

沛縣的父老兄弟聽說後和劉邦天天快活飲酒,盡情歡宴,敘談往事,取笑作樂。

過了十多天,劉邦要走,沛縣父老堅決要劉邦多留幾日。

劉邦說:「我的隨從人眾太多,父兄們供一應不起啊。」

離別這天,沛縣城裡全空了,百姓都趕到城西來敬獻牛、酒等禮物。

劉邦又停下來,搭起帳篷,痛飲了三天。

沛縣父兄都叩頭請求說:「沛縣有幸得以免除賦稅徭役,豐邑卻沒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憐他們。」

劉邦說:「豐邑是我生長的地方,我最不能忘記,但我只是傷心當初豐邑人跟著雍齒反叛我而幫助魏王。」

沛縣父老仍舊堅決請求,劉邦才答應跟沛縣一樣,把豐邑的賦稅徭役也免除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