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姜子牙的子孫們(6):齊簡公和他的父親悼公同在魯國時,非常一寵一幸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姜子牙的子孫們(6)

史記新讀

姜子牙的子孫們(6)

田常弒君

齊簡公和他的父親悼公同在魯國時,非常一寵一幸大夫監止。

簡公即位後,就讓監止執政。

田氏家族的重要人物田成子對他非常顧忌,一心想除掉他。

簡公的御手田鞅看出二者水火不容,必將對齊國的穩定造成破壞,就向簡公進言說:「大王,田、監兩人不能並存啊,你要選擇其中一個來輔佐你。」

簡公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結果田氏家族的人和監止不斷發生摩一擦,二者互不相讓。

公元前481年,田常兄弟策劃發動了一場政變。

他們去見簡公,剛一進宮門,就把宮門關閉了。

宦官們為了保護簡公的安全,紛紛上前阻止抵抗田氏兄弟。

田常兄弟最終凶行畢露,把前來阻攔的宦官一個個全部殺死。

這時簡公正與妻妾在檀台上飲酒,田常走上前去一把把酒杯打翻,將簡公就地擒住,並把他帶到了寢宮。

簡公大怒,想要進行反抗,太史子余說:「大王,您不要害怕,田常不是要謀害您,而是要為您除害啊。」

田常果然沒有殺他,隨後就出宮住進武庫。

後來他又不斷打聽簡公的狀況,聽說簡公還在發怒,擔心被簡公報復,就想逃到國外。

田逆卻拔一出隨身攜帶的長劍說:「你這樣猶豫遲疑,不把事情辦砸才怪?這兒的人誰不是田氏成員?我要不殺死你,就愧對祖宗!」在田逆的鼓動下,田常才被迫留了下來。

監止聽說田常兄弟發動政變後,也來湊熱鬧,馬上聚集了一批徒眾進攻宮城的大小鎊門,但由於宮中守衛森嚴,衝鋒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監止一看事情不妙,就打算溜之大吉,出逃而走。

可田氏兄弟派人快馬加鞭,追殺監止,結果監止最終沒有逃掉,被殺掉了。

這時簡公看到國內政局混亂,自己一性一命難保,就逃亡到了徐州。

田常此時已經殺紅了眼,連簡公也不想放過,就派人四處尋找,最終在徐州逮住了逃亡的簡公,把他殺害了。

隨後田常立簡公的弟弟鰲為齊君,這就是平公。

平公即位後,田常擔任相國,專攬了齊國大權。

姜齊後期的君王都受到田氏家族的控制,最後終於在公元前379年被田氏取代。

陳完奔齊

陳完是陳厲公陳他的兒子。

完出生的時候,周太史正好路過陳國,陳厲公請他給陳完算一卦,太史占卜後說:「卦辭的意思是:觀看國家的風俗民情,利於做君王的上賓。

這是說他可能會繼承陳國君位擁有國家,或者是不在陳國而在其他的國家取得君位。

也可能不在他身上應驗,而在他的子孫身上應驗。

如果是成為他國的國君,必定是姜姓的國家。

事物不可能兩個同時強大,陳國衰落後,它這一支必然會要昌盛起來!」

陳宣公在位的時候,宣公殺死了太子禦寇。

陳完和禦寇關係十分親密,他害怕災禍牽連到自己,就逃奔到了齊國。

齊桓公想要任陳完為卿,他推辭說:「我這個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夠免除種種負擔,已經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怎麼再擔當這麼高的職位呢?」

齊桓公見他力辭不就,於是改讓他任管理百工的工正。

這次陳完再沒有推托。

齊國人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並為此事進行占卜,結果說:「這叫做鳳凰飛翔,鳴聲和諧。

有媯氏的後代,將在姜氏那裡成長。

五代之後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樣。

八代之後,再沒人比她地位高了。」

懿仲聽後大喜,他於是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

陳完到齊國之後,把陳氏改為了田氏。

他去世後,謚號為敬仲。

田乞專權

陳完的後代田乞是齊景公的大夫。

他向百姓徵收賦稅時用小斗收進,而賜給百姓糧食時卻用大鬥,暗中向百姓施以恩德,而齊景公也不加禁止。

因此田氏得到了齊國的民心,他們的家族也因此越來越強大,百姓都一心向著田氏。

晏子多次向景公進諫,讓他注意此事,防止將來田氏權力過大,危及到齊國的統治。

但是景公一直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一點兒也聽不進去。

晏子感到很無奈,後來他到晉國出使的時候,與叔向私下裡說:「齊國的政權最終要歸到田氏的手裡呀。」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