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帝王之後(8):衛襄公是衛獻公的兒子。他在位的時候,非常一寵一幸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帝王之後(8)

史記新讀

帝王之後(8)

靈公朝的爭鬥

衛襄公是衛獻公的兒子。

他在位的時候,非常一寵一幸一個地位原本很卑微的小妾。

這個女人懷孕時,有一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她夢見有人告訴她說:「我是康叔,我會保佑你生一個兒子,並且會讓你的兒子當上衛國的國君。

現在,我給這個孩子取名叫『元』,將來你一定要好好地教育他,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小妾夢醒後感到十分奇怪,不知是真是假,便去詢問當時著名的賢人孔成子。

孔成子告訴她說:「康叔是衛國的始祖,既然他這樣跟你說,看樣子這事八成是真的,這件事關係重大,你還是趕怪告訴襄公為好。」

這個小妾也覺得此事非同一般,就趕緊把這個夢的詳細內容告訴給了襄公。

等到孩子生下來以後,果真是個男孩。

襄公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便按照夢中康叔的囑托給孩子取名叫元。

襄公的正室夫人沒有孩子,於是元就成為了君位繼承人,這就是靈公。

靈公這個人還算比較英明,所以他在位的大部分時間裡,衛國的政治局勢很穩定。

但是到了靈公後期,太子蒯聵和靈公的夫人南子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雙方之間經常明爭暗鬥,互不想讓,最後竟然發展到了太子想要殺掉南子夫人的地步。

蒯聵和他的一黨一徒戲一陽一速謀劃,想趁著上朝的時候,讓戲一陽一速殺死南子。

但是等到上朝以後,戲一陽一速卻後悔了,遲遲不敢動手。

蒯聵便屢次向他使眼色,結果被南子發覺了。

南子非常恐懼,便大聲叫喊說:「大王啊!太子他想要殺死我,這下我可怎麼活啊!」靈公知道後大發怒火,將太子訓斥了一頓,但是由於他平時對太子的品行比較讚賞,所以也就沒有繼續追查此事。

事後,太子覺得自己的處境已經變的十分危險,便匆匆地逃到了宋國,不久,又前往晉國投靠了趙氏。

幾年以後的一天,靈公到郊外遊玩,讓自己的小兒子公子郢為自己駕車。

由於靈公對太子蒯聵的出逃一直耿耿於懷,非常氣憤,所以打算另立太子,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他決定考察一下郢的人品和才能,便趁這次機會對他說:「郢啊,以前我非常一寵一愛一太子蒯聵,可是他讓我十分失望,竟然私自出逃到外國,太不成體統了,所以我打算廢掉他,改立你為太子。」

郢恭敬地推辭說:「我沒有什麼才德,恐怕不能擔此重任,將來有損於國家的利益,所以大王您還是另立他人吧。」

沒想到公子郢的這番話不但沒有激怒靈公,反而使得靈公對他另眼相看,覺得他是個謙虛謹慎的人,值得栽培,更加堅定了靈公立他為太子的決心。

不久,靈公去世,夫人南子就遵照靈公的遺囑,把公子郢立為了新的國君。

但郢卻堅決推托,並且說:「夫人,出亡在外的太子蒯聵的兒子如今還在國內,我沒有資格登上君位啊。」

出於無奈,夫人與諸位大臣便改立了輒為新君,這就是衛出公。

蒯聵奪位

衛出公繼位以後,沒過幾年,趙簡子便想護送蒯聵回國重新奪取政權。

他擔心蒯聵拒絕,於是就想了個辦法來騙他。

他命令十幾個手下裝扮成衛國的使者,身穿著喪服,前來報告衛君去世的假消息,並迎接蒯聵回國去奔喪。

蒯聵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聽到兒子去世的消息以後悲痛萬分,便急著回國去祭奠自己的兒子。

趙簡子發現蒯聵中了自己的計謀,心裡暗暗高興,便立刻發兵護送他回去。

由於以前叛國出逃的事,衛國人對蒯聵一直非常不滿,都不希望再見到他,所以在知道他要回來的事以後,就決定派兵去阻擊他。

蒯聵帶領著軍隊幾次衝鋒,但始終沒能進入衛國,便只好退回到宿這個地方重新休整。

衛軍看到蒯聵已經被打得潰不成軍,也就沒有繼續追擊,便罷兵回國了。

蒯聵自此受挫以後,對衛國的人們心生怨怒,反而下定了爭取回國即位的決心。

當初,孔文子迎娶了太子蒯聵的姐姐伯姬氏,生下了孔悝。

孔家有個僕人叫渾良夫,長得非常英俊瀟灑,所以伯姬氏對他一直很有好感。

孔文子去世以後,伯姬氏便明目張膽地與渾良夫勾搭成一奸一。

蒯聵落腳在宿以後,伯姬氏便讓渾良夫前去聯絡他。

蒯聵對渾良夫說:「如果你能夠設法讓我回國即位,我一定會報答你,到時候讓你乘坐大夫的車子,並且可以享受到穿紫衣、袒裘、帶劍的優厚待遇。

最重要的是,我會准許你和我的姐姐正式結為夫婦,結束現在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生活。」

渾良夫聽完之後,心裡感到十分高興,二話沒說便和蒯聵訂立了盟約,決定幫助他回國即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