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戰國四君子(8):魏公子,名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戰國四君子(8)

史記新讀

戰國四君子(8)

公子為人

魏公子,名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僖王同父異母的弟弟。

魏昭王去世以後,安僖王繼位,賜封無忌為信陵君。

當時,范雎逃離了魏國,到秦國做了宰相。

因為范雎怨恨魏國丞相魏齊,所以,他便率領秦軍圍攻魏國,在華一陽一城下打敗了魏軍。

為此,魏安僖王和公子無忌都十分擔憂。

無忌為人仁厚,又能夠禮賢下士,所以,天下的士人都爭相前來歸附他。

無忌門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

在這個時期,很多諸侯國因為無忌的賢能和他門客眾多,竟然有十餘年不敢侵犯魏國。

有一次,無忌與魏王正在下棋,突然,有大臣報告說從魏國的北方邊境傳來了烽火警報,趙國的軍隊南下侵略,就要進入魏國境內。

魏王聽了之後大吃一驚,就停止了下棋,打算召開緊急會議。

無忌對他說:「大王不要擔心,這只不過是趙王打獵而已,並不是入侵。」

於是兩個人繼續下棋。

但是,魏王心裡仍然很害怕,心思早就不在棋上了。

過了一會兒,大臣又來報告北部邊境的情況,說趙王是在打獵,不是入侵魏國。

魏王非常吃驚,問無忌說:「公子為什麼知道事情的真相呢?」

無忌回答說:「臣的門客之中,有人可以打聽到趙王的一舉一動,他們總是把這些情況及時地報告給我。

因此,我知道趙王是在打獵。」

沒想到這句話竟然改變了魏王對無忌的看法,他害怕無忌的賢能,擔心他早晚會取代自己,於是再不敢把國家大事委託給他了。

禮賢下士

魏國有位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多歲了,因為家裡貧窮,他就去擔任大梁城夷門的看門人。

無忌聽說了他的賢能,便前往拜訪,要送給侯嬴豐厚的禮物。

侯嬴不肯接受,說道:「我修身養一性一幾十年,總不能因為看門貧窮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啊。」

無忌聽後就立即回府擺設酒宴,大請賓客。

客人入席之後,無忌親自到夷門去迎請侯嬴,並且為他空出了車上的尊位。

侯嬴答應了無忌的邀請,他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逕直登上車子、坐在了尊位上,表現得很不謙讓。

他之所以這麼做,是想借此來觀察無忌的反應。

只見無忌手握著馬韁繩,顯得更加地恭敬。

接著,侯嬴對無忌說:「我有個朋友,他在集市上賣肉,希望委屈一下公子的車駕,讓我順便去拜訪拜訪他。」

於是無忌命令車伕駕車去集市。

到了地方,侯嬴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

在與朱亥談話的時候,侯嬴用眼睛瞟看無忌,故意延長與朱亥的談話時間,以此觀察無忌的反應。

只見無忌臉上的表情更加溫和絲毫沒有不耐煩的神色。

此時,魏國的王族、將相、賓客等人,濟濟一堂,等待著無忌舉杯祝酒,而無忌卻站在集市上,招來了許多人圍觀,他的隨從人員都在私底下咒罵侯嬴。

侯嬴看到無忌的臉色始終不變,這才與朱亥告別,登上了車子。

回到府邸,無忌請侯嬴上座,並且把與席者一一介紹給他,弄得滿座皆驚。

然後酒宴就開始了,到了酒酣興起的時候,無忌站起身來,到侯嬴面前為他祝酒。

侯嬴便對他說:「今天,我是夠難為公子的了。

我只是個地位卑賤的看門人,公子卻屈尊前往迎接,我本來不應該去拜訪朋友,卻故意委屈了您的車駕。

然而,我想成全公子的美名,便有意地讓公子的車駕長久地停留在集市上。

我與朋友交談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觀察公子的反應,結果公子更加地恭敬。

所以,市民們都以為我是個小人,而把公子視為禮賢下士的長者啊。」

無忌聽後,十分感動,也很敬佩侯嬴。

酒宴結束以後,無忌將侯嬴當作上等賓客來對待。

不久,侯嬴對無忌說:「前天,我所拜訪的朋友朱亥,是個有才能的人。

但是他不為世人所瞭解,所以便隱居在集市上,做了個屠夫。」

後來,無忌多次前往拜訪朱亥,而朱亥卻有意地不回訪致謝,這讓無忌感到很奇怪。

趙國求援

魏安僖王二十年,秦軍在長平大敗趙軍,進而圍攻趙國都城邯鄲。

無忌的姐姐是趙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因此,她多次給趙王以及無忌寫信,向魏國求救。

於是,魏王命令將軍晉鄙率領十萬軍隊去援救趙國。

但是,秦王聞訊,派使者到達魏國,警告魏王說:「秦國進攻趙國,早晚要把它拿下來。

各諸侯國中如果有哪個膽敢援救趙國,等秦國攻下趙國以後,一定會調轉矛頭進攻它。」

於是,魏王害怕起來,派出特使追上出發的魏軍,命令晉鄙停止前進,將軍隊駐紮在鄴縣。

所以,魏軍名義上是去救援趙國,而實際上只是持一種觀望的態度。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