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18):周亞夫平定了叛亂,戰功卓越。朝廷重新設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18)

史記新讀

劉邦的左膀右臂(18)

亞夫失一寵一

周亞夫平定了叛亂,戰功卓越。

朝廷重新設置了太尉的官職,由周亞夫擔任,來表示對他的尊崇。

五年以後,周亞夫又做了丞相,深受景帝器重。

後來,景帝廢掉了栗太子,周亞夫極力地諫諍,但是沒能有效。

從此之後,景帝對周亞夫產生了疑心,開始疏遠他。

而梁王因為以前平叛時的舊怨,每次進京朝見時,總是在皇太后面前毀諷周亞夫,周亞夫在朝中的處境更加不利。

後來,竇太后建議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

景帝推辭說:「先帝時,竇彭祖、竇廣國都沒有受封為侯,到了我繼位以後,才封他們為南皮侯、章武侯。

因此,王信現在不夠資格被封侯。」

竇太后勸他說:「君主應該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行一事。

我的兄長竇長君在世的時候,竟然不能被封侯,他死了之後,兒子竇彭祖才被封侯。

對此,我十分地悔恨。

皇上還是趕快封王信為侯吧!」景帝便應答說:「那就讓兒臣與丞相商議一下。」

君臣商議的時候,周亞夫反對說:「高皇帝規定『不是劉氏子弟的不能被封王,沒有功勞的人不能被封侯。

誰不遵守規定,天下的人可以共同來討伐他』。

如今,王信雖然是皇后兄長,但是他沒有功勞,封他為侯,違背了高皇帝的規定。」

景帝聽後便默然不語,這件事只好作罷,但是景帝和周亞夫矛盾更加明朗了。

後來,匈奴王唯徐盧等五人歸降漢朝。

景帝打算封他們為侯,以此來使後人傚法他們的義舉。

周亞夫則對他說:「他們這種貨色,背叛了自己的君主而投降了陛下。

陛下封他們為侯,那麼以後還如何來責備那些不守節一操一的臣子呢?」

景帝認為丞相的意見不可以採納,便執意將唯徐盧等人封為侯。

周亞夫心中不滿,就謝罪稱病,不理朝政。

景帝中元三年,景帝以周亞夫身一體有病為緣由,免去了他的丞相職務。

不久,景帝在宮中設宴召見周亞夫。

宴席上只有大塊的肉,而沒有切好的細肉,又沒有放置筷子。

周亞夫看了之後,心裡很不高興,回頭叫主管宴席的官員拿筷子來。

景帝看著這一幕,笑著說:「眼前的這些不能滿足條侯您的需要嗎?」

周亞夫聽了之後,立即摘了帽子謝罪。

景帝剛剛起身,周亞夫趁機快步離席,宴席也就這樣不歡而散。

景帝睜大眼睛,看著周亞夫走出去,喃喃自語到:「這個牢一騷一滿腹的人,不能擔任少主的大臣啊!」

餓死獄中

周亞夫的兒子從製造皇室器物的尚方官署那裡,為他的父親購買了五百件供殉葬用的盔甲、盾牌。

搬運這些器物的雇工十分的辛苦,但是沒有得到應得的工錢。

雇工們中間有人知道周家暗地裡購買的是皇家專用的器物,一怒之下,便上告周亞夫的兒子,說他意圖謀反。

這件事情牽連到了周亞夫。

景帝看到雇工的上書,便將此事交給相關部門查辦。

官吏們按照上書中所列舉的罪狀來責問周亞夫,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是他毫不理睬,拒絕回答。

景帝看到周亞夫這麼蠻橫,大發雷霆,責罵那些辦事官員說:「你們這幫廢物,朕不用你們來審理這個案子了!」景帝下令把周亞夫交給廷尉來治罪。

廷尉的屬官責問周亞夫說:「你想造反嗎?」

周亞夫解釋說:「我所購買的器物都是殉葬品,怎麼能夠說我意圖謀反呢?」

官員們則說:「你縱然不在活著的時候造反,想必也打算在死後造反吧!」審判人員的一逼一供越發的急切,一心想早點結束案子好交差。

起初,朝廷逮捕周亞夫的時候,他打算自一殺,但是夫人勸阻了他,因此沒有死成,便被關進了廷尉的監獄。

在那裡,周亞夫十分的氣憤,認為自己被無端的冤枉、陷害,便絕食抗議。

五天以後,由於飢餓和憤怒,他吐血而死,封地和爵位也隨之被廢除。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