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漢武帝的荒唐事(1):對長生的渴望,卻使這位千古帝王做盡荒唐之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漢武帝的荒唐事(1)

史記新讀

漢武帝的荒唐事(1)

他是可以和秦始皇比肩而立的歷史巨人。

對長生的渴望,卻使這位千古帝王做盡荒唐之事。

生命終會凋零,沒有不朽的巨人。

迷信的武帝

孝武皇帝孝漢武帝劉徹是個非常重視對鬼神祭祀的人。

他即位不久,就前往當時漢代的祭祀中心——雍縣,在那裡,他隆重地舉行了祭祀五位天帝的郊祀儀式。

從此以後,他經常每隔三年就前往郊祀一次。

漢武帝曾經求得一位神君,供奉在上林苑中的蹄氏觀。

這位神君本來是長陵的一個女子,因為兒子夭折,悲哀而死,顯靈於她的妯娌宛若身上。

宛若在家裡供奉她,百姓很多人都去祭祀。

戰國時的趙國公子平原君都曾經前往祭祀,她的後代子孫也因此而地位尊貴、聲名顯赫。

到武帝即位後,用隆重的禮儀將神君遷徙到宮中供奉。

據說當時能聽見神君的說話聲,但見不到她本人。

一寵一信少君

當時有個叫李少君的方士十分有名。

他隱瞞自己的年齡和出身經歷,經常自稱已經七十歲,沒有妻子兒女。

能驅使鬼物,使人長生不老。

他依仗方術遍游諸侯各國。

人們聽說他的才能後,就不斷地贈送財物給他,因此他常常有多餘的錢財衣物。

別人都因為他不經營產業卻很富有,又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的人,所以對他越發相信,爭著去為他效力。

李少君天生喜好方術,善於利用花言巧語猜中往事。

一次,他到武安侯的家裡宴飲,在座的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李少君就談起從前跟老人的祖父一起在某處遊玩射獵。

這位老人小時候曾經跟著祖父,還能記得那些地方,滿座賓客因此都驚訝不已,對李少君更加敬重。

李少君在見到漢武帝后,因為能夠祭灶致福、避谷不食、長生不老而受到漢武帝的敬重。

漢武帝就讓他主管方術之事。

有一次,少君拜見漢武帝,漢武帝有一件古銅器,拿出來問少君。

少君說:「這件銅器,是齊桓公十年時陳列在柏寢台的物品。」

過後查驗銅器上的銘文,果真是齊桓公時的器物。

整個宮中都大為吃驚,以為少君就是神,已經有幾百歲了。

武帝受惑

李少君曾對武帝說:「祭祀灶神能夠招來鬼神,招來鬼神後硃砂就可以煉成黃金,黃金煉成了用它打造飲食器一具,使用後就能延年益壽。

壽命長了就可以見到東海裡的蓬萊島仙人,見到仙人後再舉行封禪典禮就可以長生不死了,黃帝就是這樣的。

我曾經在海上遊歷,見到過安期生,他給我棗吃,那棗兒像瓜一樣大。

安期生是仙人,來往於蓬萊島的山中,跟他情投意合的,他就出來相見,不相合的就躲起來不見。」

於是武帝開始親自祭祀灶神,並派遣方術之士到東海訪求安期生之類的仙人,同時幹起用丹砂等各種藥劑提煉黃金的事來。

過了許久,李少君病死了。

漢武帝並不相信他會死去,以為他是羽化成仙並不是死去。

漢武帝繼續執迷不悟,還命令黃錘縣的佐吏寬舒學習李少君的方術。

他派人到東方訪求蓬萊仙人安期生,但沒有人能找到。

燕、齊沿海一帶許多荒唐迂腐的方士看到李少君能夠因方術而受到武帝敬重,就紛紛倣傚起來,他們絡繹不絕地前往長安向漢武帝談論神仙之類的事情。

祭祀泰一神

亳縣人薄謬忌曾經把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上奏朝廷。

他說:「天神中最尊貴的是泰一神,泰一的輔佐神叫五帝,就是五天帝。

古時候天子於春秋兩季在東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豬三牲祭祀達七天之久,築祭壇,祭壇八面開有通道,供神鬼來往。」

於是武帝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立泰一神祠,祭壇仿照薄謬忌所說的泰一壇建造,分作三層,五帝的祭壇各自依照他們所屬的方位環繞在泰一壇下。

祭壇下的四周,作為祭祀隨從的眾神和北斗星的地方。

祭祀所用的牛是白色的,把鹿塞一進牛的腹腔中,再把豬塞一進鹿的腹腔中,然後放在水裡浸泡。

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羊或豬,都只用一頭。

祭泰一神的祝官穿紫色繡衣,祭五帝的祝官,其禮服顏色各按照五帝所屬的顏色,祭日穿紅衣,祭月穿白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