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帝王之後(9):伯姬氏聽後也非常高興,便答應幫助蒯聵完成此事。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帝王之後(9)

史記新讀

帝王之後(9)

渾良夫回來後對伯姬氏說:「我剛才去見你弟弟的時候,他和我說只要我們幫助他回國即位,他就能讓我們倆長想私守,永不分離,所以我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你覺得怎麼樣?」

伯姬氏聽後也非常高興,便答應幫助蒯聵完成此事。

接著,伯姬氏和渾良夫便帶著蒯聵偷偷地進入了衛國。

他們先是把他藏在孔家的外園裡,等到天黑以後,他們又穿上婦女的衣服,用頭巾蒙著臉,讓一個心腹趕車將他們送到了孔府中。

進門之前,孔家的家臣欒寧盤問他們說:「你們是什麼人啊?」

他們兩人早有準備,便謊稱自己是孔家姻親家的妾,結果真的矇混過關了。

接著他們就來到了伯姬氏的住處。

吃過飯以後,伯姬氏手拿著兵器,由蒯聵以及五個勇士陪同,悄悄地來到孔悝的住處,一逼一迫自己的兒子與蒯聵訂立了盟約。

孔悝懂得這樣做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就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

伯姬氏非常生氣,就派人把孔悝劫持起來,帶著他登上高台,然後一逼一迫他召集衛國的群臣,讓他們擁立蒯聵做國君。

此時,欒寧正準備喝酒,聽說發生了變亂,便急忙派人通知了孔家的邑宰(官名)子路,讓他作出應對,抵抗叛軍。

而自己則與一位名叫召的大臣架著車,邊喝著酒邊吃著烤肉,秘密地將國君出公護送到了魯國。

另一方面,孔悝最終沒能頂一住巨大的壓力,只好擁立蒯聵做了國君,這就是衛莊公。

子路之死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他為人正直、剛烈,而且很講義氣。

在跟隨孔子修身學習了很長時間以後,他覺得當官更適合自己,於是便選擇了仕宦這條道路,在衛國權臣孔氏的家中做一名家臣,掌管一些孔氏族內的事務。

由於他為人正直,而且很有才能,把孔家的大小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一直受到孔文子和孔悝的信任、推崇。

蒯聵回國以後與他的姐姐策動了一場變亂,並劫持了孔悝。

孔氏的家臣面對這個突發事件,大都束手無策,選擇了隻身逃離,到處躲命去了。

而子路在得到了欒寧的通知以後,不畏艱險,果斷地前往孔府,準備應對這件複雜的政治變亂。

在距離孔府不遠的地方,子路遇見了逃出來的孔氏家臣子羔。

子羔告訴子路說:「你還是趕緊回去吧,孔府的大門已經關閉了,現在情況非常危機,去了之後是凶多吉少,只會白白送命。」

但是子路並沒有被他的話嚇倒,仍然執意要前去營救孔悝,並且大義凜然地說:「大丈夫既然拿了人家的俸祿,就應該為別人效命,更不能逃避人家的禍難,這事我是管定了!」子路到了門前以後,另一位家臣公孫敢關上了門,也叫他不要進去。

子路義正詞嚴地責備了公孫敢,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堅定立場。

子路趁著又有人出來的機會進入了孔府。

他迅速地組織起了一些人,對他們說:「孔悝平時非常照顧我們大家,現在他處在危難之中,我們作為他的家臣,就應該誓死去保護他!太子這個人膽子非常小,我們如果放火焚燒高台,他一定會釋放孔悝。」

太子得知了子路的意圖後很害怕,便趕緊派人去抗擊子路。

雙方碰面之後二話沒說,立即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在雙方的混戰中,子路被對方的利刃刺中,帽纓也被砍斷掉在地上。

他認為君子死的時候,帽子是不能落地的,便用盡最後的力氣撿起了帽纓,將它連結好,自己最終因失血過多而悲壯地死去了。

衛國之亡

衛莊公蒯聵,是衛出公的父親。

他長時期居住在國外,怨恨大夫們沒有一個人迎接他回國。

在即位的第一年,蒯聵便打算誅殺所有大臣,對他們說:「我流亡國外那麼長時間,可是你們竟然沒有一個人去迎接我,真讓我感到十分失望啊!」聽到這話以後,群臣們都非常害怕,知道蒯聵要打算對各位大臣下黑手了。

所以他們便決定先發制人,發動叛亂,剷除衛莊公。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能成行。

而莊公經過慎重考慮,覺得這樣做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所以就打消了原來的想法。

兩年後,有一次莊公登上城牆,望見了戎族人建立的戎州,便對隨從說:「戎虜建築這座城,到底是安的什麼心呢?」

戎人聽說了莊公的這番話後,非常害怕。

他們擔心衛國來討伐他們,所以就決定先發制人,便聯合了趙簡子,一同出兵去圍攻衛國。

一個月以後,衛軍兵敗,莊公只好再次出逃。

衛國人便擁立公子斑師做了國君。

這時候,衛國的國勢已經隨著政局的動盪而變得越來越弱,不斷到遭受別國的欺凌。

後來齊國又出兵攻打衛國,俘獲了斑師,改立公子起為國君。

但是不久,公子起也被自己的大臣驅逐出境。

這時,長期流亡在外的衛出公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齊國的支持下他回國恢復了王位。

出公去世以後,他的叔父黔驅逐了太子,奪取了君位,這就是衛悼公。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