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孔子推崇的時代(4):官員把說帶到了南亳來朝見武丁。武丁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孔子推崇的時代(4)

史記新讀

孔子推崇的時代(4)

此時,說因為犯了法而服役,在傅險建築並養護道路。

官員把說帶到了南亳來朝見武丁。

武丁一眼就認出了這位自己在夢中見到的賢者。

武丁與說談論治國之道,通過交談,武丁發現這個人果然是位賢者,便舉拔他做朝廷的宰相。

此後,在說的治理下,商朝國政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為了使說的功績名垂後世,武丁就把傅險這個地名作為他的姓,所以,後人將說稱為傅說。

祖己輔政

有一次,武丁帝祭祀成湯。

第二天,從外面飛進來一隻野雞,落到了大鼎的耳朵上鳴叫。

武丁靶到十分恐懼,認為要有災難降臨。

看到這種情況,賢臣祖己勸導武丁:「大王請不要擔心,您應當先把國家治理好。」

他又進一步開導武丁說:「上天監視下面的人民,讓他們遵守各自的義理標準。

它賜給人的壽命有長有短,有的人喜歡做好事,他的壽命就長,有的人老是做壞事,而又不承認自己的罪過,那他就會很快死去。

上天給人的壽命是與他的德行相符合的。

對於那些道德敗壞的人,上天已經發出命令警告他們,讓他們糾正自己不好的德行。

直到這時,他們才急忙尋求出路。

現在,君王您接替了帝位,盡力辦好民眾的事情便是依照了上天的旨意。

您還要舉行常規祭祀,而對於那些邪道則不應給予任何禮儀。

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國家才會因此而興旺發達啊!」戊丁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便不再理會野雞鳴叫的事情,專心地修明政治、勵行德義,全天下都為此歡欣鼓舞,殷朝政治威德又重新興盛。

暴君商紂

商紂王名叫辛,是帝乙的兒子,因為其母是帝乙的正室后妃,所以,他才成為了帝位的繼承人。

帝辛聰明過人、善於辭令,見識也十分廣博;他身材魁梧,力大驚人,能夠空手與猛獸格鬥。

但是,他自恃聰明聽不進大臣對他的勸諫。

他雄辯的口才能夠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但也把自己的錯誤粉飾得天衣無縫。

他經常在臣子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對全天下吹噓自己的聲名,他認為所有人的本領都在自己之下。

他貪酒好色,一寵一愛一妃子妲己,對妲己言聽計從。

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邪欲,紂王命令樂師涓創作了許多一婬一亂的音樂,以及名稱叫《北裡》的放一蕩舞曲。

他貪財無度,加重賦稅,充實鹿台的錢財,國庫中也堆滿了糧食。

他讓人搜集大量奇獸異物,充滿了整個朝廷;他還大肆擴建沙丘行宮,使其成為養禽種花的遊樂場所,在裡面放置了無數飛禽走獸。

紂王對待鬼神十分怠慢,經常在祭祀場所大行一婬一樂,酒池肉林,讓男男一女女赤身一裸一體於其間並且互相嬉戲追逐,通宵達旦。

對此,百官貴族怨恨不已,而四方諸侯裡也已經開始有人背叛商朝了。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紂王又加重了刑罰,發明了一種叫炮烙的酷刑,就是在炭火上放一根銅柱,讓人在燒紅的銅柱上行走,直到難以忍受燙燒而掉入火中燒死。

在實施這種酷刑時,紂王與妲己等人到場臂賞,他們竟然以此為樂,其殘忍程度可見一斑。

紂王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做三公,以輔助自己掌握軍政大權。

九侯有個女兒十分漂亮。

九侯把她進獻給了紂王。

但是,這個女子不喜歡一婬一亂,紂王很不高興,在妲己的讒言下,紂王竟然把她殺了,甚至還對九侯施以醢刑,把他剁成了肉醬。

鄂侯對此事非常氣憤,極力勸諫紂王廢掉酷刑。

雙方辯說得非常激烈,這就惹惱了紂王,紂王也將他一併殺掉,還把一屍一體熏成了肉乾。

西伯昌聽說了這些事情,只能暗自歎息。

誰知這事被生活在崇國(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崇侯虎知道了,便向紂王告密,於是,紂王把西伯昌囚禁起來。

西伯的臣子閎夭等人為了救主,找到了一些美一女和奇珍異寶,將它們進獻給紂王。

紂王這才赦免了西伯昌。

此消彼長

西伯昌被紂王釋放以後,將自己的大片土地獻給紂王,請求他廢除炮烙這個酷刑。

紂王答應了他,並且賞賜給他弓箭大斧,使他有征伐其他諸侯的大權。

由此西伯昌成為了西部諸侯的首領。

在商王朝內部,紂王任用費中管理國家大事。

費中善於阿諛奉承,而且貪圖財利,所以殷地的人們都不喜歡他。

此後,紂王又任用了惡來。

惡來這個人喜歡用讒言來毀壞他人,這樣,四方諸侯就與殷王朝更加疏遠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