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呂後看出這是上天對她的不滿,心中十分痛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

史記新讀

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

不久,天上發生日食。

呂後看出這是上天對她的不滿,心中十分痛恨,對左右侍從說:「此次日食是因為我而產生的。」

然而她並沒有就此停下殘害劉氏宗族的腳步。

呂後將梁王劉恢改封為趙王。

劉恢被改封以後,心中很不高興。

同時呂後還把呂產的女兒嫁給他為王后。

劉恢身邊的侍從、國中的官吏大多是呂家的人,他們把持了趙國的權一柄一,暗地裡監視趙王,使得趙王失去了行動自一由。

劉恢一寵一愛一一位姬妾,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她的王后心懷嫉妒,便派人將這個受一寵一兒毒死。

對此,劉恢悲痛不已,親自創作了詩歌四章,令樂工將之配曲並歌唱,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痛楚。

終於劉恢因為悲傷過度而自一殺。

呂後得知他的死訊,認為劉恢依戀婦人而捨棄了宗廟禮法,對祖宗不敬,便廢除了他的後代繼承王位的權利。

因果報應

劉恢死後,呂後派人告知代王劉恆,想要改立他作為趙王。

劉恆辭謝,表示願意繼續在代地鎮守邊疆。

太傅呂產、丞相陳平上書說:「武信侯呂祿在列侯中功勞屬上等,位次排在第一,請冊封呂祿為趙王。」

呂後聽後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並且追尊呂祿的父親康侯為趙昭王。

呂後掌政第九年的三月中旬,她外出舉行除災求福的祭祀禮。

在返回京城而路過軹道的時候,呂後看見一個如同蒼犬一般的怪物鑽入了自己的腋下,忽然之間便消失不見了。

回到京城,她命人占卜此事,結果是趙王劉如意的鬼魂在作祟。

從此呂後便一病不起。

七月中旬,呂後的病情加重。

她知道自己的死期不遠了,開始安排後事,任命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命令呂王呂產統領南軍。

呂氏將軍權牢牢抓在了手中。

她告誡呂祿、呂產說「高帝平定天下以後,曾經與大臣們訂立盟約說『非劉氏而稱王的,天下人可以共同去討伐他』。

如今呂家的人被封為王,大臣們多有不滿。

我如果去世,皇帝尚且年少,恐怕大臣們會作亂。

你們一定要控制住軍隊、守衛住皇宮,謹慎小心,不要輕易地給我發喪,不要被人家所控制。」

幾天以後,呂後就去世了。

她留有遺詔,賞賜諸侯王每人黃金一千斤,將相、列侯、郎吏等人按照各自的品級受賞,大赦天下,並且任命呂王呂產為相國,以呂祿的女兒為皇后。

盡避呂後將身後之事安排得極其妥當,但是,在她去世以後不久,她最大的擔心還是變成了事實,各個諸侯最終起兵討伐呂氏。

酈寄賣友

呂後死後不久,齊王聯合各個諸侯起兵反對呂氏。

呂祿、呂產想要在關中發動叛亂,但是既畏懼朝內的周勃、朱虛侯劉章等人,又畏懼朝外的齊、楚等國的軍隊,同時也害怕帶兵在外的灌嬰反叛他們,打算等灌嬰與齊軍交戰以後再發動叛亂。

但是內外形勢越發危急,使得呂氏集一團一內的另一些人主張立即發動叛亂。

呂氏宗族處在猶豫不決之中。

周勃、陳平等老臣打算誅滅呂氏宗族以維護漢家天下。

但周勃身為太尉卻沒有掌握軍權。

當時,曲周侯酈商年老有病,他的兒子酈寄和呂祿很要好。

周勃與陳平為了得到軍權,便謀劃派人劫持了酈商,以此要挾他的兒子酈寄,讓他去欺騙呂祿交出軍權。

酈寄沒有辦法,只能按照他們的意思辦,便找到呂祿對他說:「高帝與呂後一同平定了天下,劉氏之中有九人受封為王,呂氏之中有三人受封為王。

這都是君主與大臣們共同商議而作出的決定,並且已經遍告諸侯,諸侯們都認為這樣做合適。

如今呂後逝世,皇上年幼,而您佩戴著趙王的印章,卻沒有迅速前往自己的封國去鎮守藩地,仍然做著上將軍而統兵留駐在京城。

此舉會招致諸位大臣們的猜疑。

您為何不上繳將軍的印信,把軍隊交給太尉去統領呢?您還應該勸說梁王,讓他也辭去相國職位,和大臣們訂立盟約以後前往自己的封國。

這樣,齊國的軍隊必然會撤回國,大臣們也會安心。

呂氏一族可以世代安定興旺,您也可以高枕無憂地統治方圓千里的王國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