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戰國四君子(5):即將到達臨淄的時候,田文長歎一聲,說道:「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戰國四君子(5)

史記新讀

戰國四君子(5)

田文官復原職,馮諼前往薛邑迎接他回臨淄。

即將到達臨淄的時候,田文長歎一聲,說道:「我禮賢下士,對待賓客沒有半點的差錯,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這您是知道的。

當初我被免職,失了勢,這些人都棄我而去,多麼的無情啊!如今,幸蒙先生相助,我得以官復原職,這些無情之人還有什麼面目再來見我呢?如果他們打算重投我的門下,我一定會當面唾棄、侮辱他們。」

馮諼聽後,立即停車,下來跪拜。

田文大吃一驚,馬上下車將他扶起,問道:「先生這是為賓客們道歉嗎?」

馮諼回答說:「不是的,是因為您說錯了話。

事物都有必然的歸宿,人情也有固然的傾向,您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田文立即恭敬地請教。

於是馮諼接著說:「凡是生命就必然有死亡,這是事物必然的歸宿;富貴的人有很多門客,貧賤的人很少有朋友,這就是人情固然的傾向。

您難道沒有見過趕集的人嗎?天剛亮,他們就跑到集市上,爭著購買東西;日暮以後,經過市井的人都十分悠閒,甚至對商販們看都不看一眼。

這些人不是一愛一好早上而厭惡傍晚的集市,而是他們想要購買的物品在傍晚已經賣光了。

您失去職位,賓客們離開您,您不值得為此埋怨他們以至於斷絕了他們日後的門路,希望您仍像以前一樣禮待他們。」

孟嘗君聽後,向馮諼行了一個大禮,說道:「我恭敬地聽從您的指教。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知錯能改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公子。

他在諸多公子中最為賢能,好客養士,投奔到他門下的賓客有幾千人。

平原君曾三次擔任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的丞相。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著下邊的民宅。

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

平原君的一位小妾在樓上看到跛子打水的樣子,忍不住炳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門,對平原君說:「我聽說您喜一愛一士人,士人之所以不怕路途遙遠千里迢迢歸附您的門下,就是因為您能禮賢下士。

我不幸得病致殘,可是您的姬妾卻在樓上恥笑我,我希望您把她給殺了。」

平原君笑著應答說:「好吧。」

等那個跛子離開後,平原君又笑著說:「看這小子,竟因一笑的緣故要殺我的一愛一妾,不也太過分了嗎?」

過了一年多,賓客們陸陸續續離開了有一多半。

平原君感到很奇怪,就問道:「我趙勝對待各位先生從不敢有失禮的地方,可是為什麼你們紛紛離開我呢?」

一個門客走上前去回答說:「因為您不殺死恥笑跛子的那個姬妾。

大家認為您好色輕人,所以紛紛離開了。」

平原君無奈,只好斬下了那個一愛一妾的頭顱,親自登門獻給跛子,向他道歉。

之後,原來離開的門客又陸陸續續地回到了平原君身邊。

一毛一遂自薦

秦國圍攻邯鄲的時候,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

平原君想選出門下文武兼備的二十名食客一同前往楚國,結果只選出了十九人,剩下一人沒有著落。

這時一個叫一毛一遂的人,逕自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大王,我聽說您要跟門下的二十名食客到楚國去,讓楚國訂下合縱盟約。

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

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

一毛一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

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

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人稱讚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說明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

先生還是留下來吧。」

一毛一遂說:「我今天請求把我放在口袋裡。

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整個錐鋒早都會脫露出來,而不只是露出一點兒鋒尖就罷了的。」

平原君被一毛一遂的話感動了,最終覺得這個一毛一遂確實不是個等閒之輩同意讓他一同前去。

那十九個人則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一毛一遂不自量力。

一毛一遂使楚

平原君等人到達楚國後,一毛一遂跟那十九個人辯論天下大事,十九個人暗暗稱奇。

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訂立盟約,從早晨就談判,直到中午還沒決定下來,那十九個人就鼓動一毛一遂前去遊說。

於是一毛一遂緊一握劍一柄一,對平原君說:「談合縱不是『利』就是『害』,只兩句話罷了。

現在時間這麼久了還決定不下來,是什麼緣故啊?」

楚王見一毛一遂登上堂來,就問平原君:「這個人是幹什麼的?」

平原君回答說:「這是我的隨從家臣。」

楚王厲聲呵叱道:「還不給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談判,你來幹什麼!」一毛一遂緊一握劍一柄一走向前去說:「大王敢呵叱我,不過是依仗楚國人多勢眾罷了。

現在我與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內大王是無可依托的,大王的一性一命就控制在我的手中。

楚國領土縱橫五千里,士兵百萬,足以成就霸業。

可楚國卻讓秦國的白起屢戰屢勝,連趙王都感到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

我們的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而不是為了趙國。」

楚王聽得此言,又怕一毛一遂傷害自己就立即改變了態度說:「是,是,的確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一定竭盡全國的力量幫助趙國。」

一毛一遂於是讓楚王和平原君歃血為盟,締結了和約。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