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文景之治(3):當時長安貴族集一團一日益龐大,消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文景之治(3)

史記新讀

文景之治(3)

列侯返國

當時長安貴族集一團一日益龐大,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財富,對皇帝的權力也形成了威脅。

針對這種情況,劉恆決定採取措施。

他對他們說:「我聽說古代諸侯建立國家的有一千多個。

他們各守封地,按時入朝進貢,百姓不覺勞苦,上下歡欣,沒有不遵守道德的事情發生。

如今列侯大都住在長安,封地又離得很遠,還要靠官吏士卒供一應運輸給養,既一浪一費錢財又辛苦人民,而這些列侯也無法教導和管理封地的百姓。

請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國去,在朝廷任職和詔令所准許留下的諸侯,要派太子回去。」

劉恆的詔令下發後,遭到了諸侯的強烈反對,沒有幾個人前往封國。

劉恆於是決定拿丞相絳侯周勃開刀,警示諸侯。

他下令說:「日前我曾詔令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國,但有的找借口還沒有走。

丞相是我所敬重之人,希望丞相為我率領列侯回封國就任。」

於是絳侯周勃被免去丞相職務,回到了自己的封國。

其他列侯見此,只得各自回到封國。

漢匈和戰

漢初,匈奴的入侵一直是政一府的心頭大患。

公元前177年,匈奴入侵北地郡,在河南地區進行搶掠。

劉恆說:「漢朝曾與匈奴結為兄弟,我們對他們的饋贈也十分豐厚。

現在匈奴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就在邊塞地區出入往來,捕殺官吏士卒,驅逐土著居民,欺凌邊防官吏,侵入內地搶劫,十分傲慢,不講道理,破壞了先前的協約。」

劉恆下令調發邊兵反擊匈奴。

匈奴只得退離邊境。

公元前166年,匈奴再次入侵,殺死了北地郡都尉孫卬。

劉恆派出三位將軍率兵分別駐紮在隴西、北地、上郡三地。

劉恆親自一慰勞軍隊,部署軍隊,申明訓令,獎賞軍士,想要親自率兵反擊匈奴。

在群臣和太后的勸阻下,劉恆才沒有親征。

只派將領率兵出擊,把匈奴打敗。

公元前162年,劉恆下詔說:「我不英明,不能施恩德於遠方,因而使外敵時常入侵一騷一擾。

邊地人民生活不能安定,內地百姓也受到戰爭連累。

最近幾年,匈奴危害邊境,殺我許多官吏和百姓。

這樣長久結下怨仇,兵禍不斷,各國什麼時候怎麼才能安寧呢?現在我起早睡晚,一操一勞國事,為萬民憂慮,惶惶不安,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使者,為的就是讓他們向匈奴的單于說明我的意願。

現在單于也已同意和我們友好相處。

為了國家安定、萬民利益,我和單于結為兄弟,來保全天下善良的百姓。」

從此,漢匈之間訂立了和親的協議。

雖然匈奴此後又有一騷一擾,但漢代邊境與以前相比還是安定了許多。

平定內亂

劉恆曾在即位以後回到自己稱王時的封地,他在國都接見原來代國的群臣,賜給百姓牛、酒,免除晉一陽一、中都兩地百姓三年的賦稅。

在太原逗留遊玩了十多天。

濟北王劉興居得知劉恆到了代地,趁勢起兵造反,打算襲擊滎一陽一。

劉恆得知後,立即派人前往鎮壓。

他從太原回到長安後,詔令有關大臣說:「濟北王背德反上,連累了濟北的官吏百姓,這是大逆不道。

濟北的官吏和民眾,凡是在朝廷大軍到來之前就自己停止反叛活動的,以及率部投降或獻出城邑出降的,一律赦免,官爵復原。

那些開始曾與劉興居一起造反,但後來投降了的人,也可以赦免。」

詔令一出,濟北王的軍隊發生了動搖。

朝廷的部隊很快就打垮了濟北叛軍,俘虜了濟北王。

劉恆宣佈郝免濟北國中隨濟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

公元前174年,有人告發淮南王劉長廢棄先帝的法律,不聽從皇帝的詔令,宮室居所超過規定的限度,出入車馬儀仗比擬天子,擅自製定法令,與棘蒲侯的太子陳奇圖謀造反,派人出使閩越和匈奴,調用他們的軍隊,企圖危害國家。

群臣議論此事,都認為應當處死淮南王劉長。

劉恆不忍心,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廢了他的王位。

群臣請求把淮南王流放,得到劉恆的同意。

但劉長還沒到達流放地,就病死在路上。

緹縈救父

齊國太倉令淳於公犯了罪,應該受刑,朝廷下詔讓將其逮捕,把他押解到長安拘禁起來。

太倉令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

他被捕臨行時,心中不滿地對女兒們說:「生孩子不生兒子,遇到緊急情況,就沒有用處了!」他的小女兒緹縈感到非常傷心,就跟隨父親來到長安,向朝廷上書說:「我的父親做官,齊國的人們都稱讚他廉潔公平,現在因觸犯法律而犯罪,應當接受懲罰。

我所哀傷的是,受了死刑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的人肢一體斷了不能再接起來,雖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

我自願做官府的奴婢,來抵父親應該接受的刑罰,使他能夠改過自新。」

上書送到劉恆那裡,劉恆憐憫緹縈的孝心,就下詔說:「聽說在以前有虞氏的時候,只給罪犯穿上有特定標誌的衣服,以此來羞辱他們。

這樣,就能起到警戒百姓的作用了。

為什麼能這樣呢?因為當時政治清明到了極點。

如今法令中有刺面、割鼻、斷足三種肉刑,可是犯法的事仍然不能禁止,過失出在哪兒呢?不就是因為我的道德教化不明嗎?我自己倍感慚愧。

現在人犯了過錯,還沒施以教育就加給刑罰,那麼有人想改過從善也沒有機會了。

施用刑罰以致割斷犯人的肢一體,刻傷犯人的肌膚,終生都不能長好,多麼令人痛苦而又不合道德呀,作為百姓的父母,這樣做,難道合乎天下父母心嗎?」

劉恆因為這個小女孩的上書,不僅放了她的父親,還下令廢除了肉刑。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