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5):那些不聽話,讓其十分憎恨、厭惡的才俊會被免去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5)

史記新讀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5)

另外,秦王稱帝以後,一定會運用手中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變更各個諸侯的封地,撤換他們的大臣。

那些不聽話,讓其十分憎恨、厭惡的才俊會被免去職務,而換上那些只會歌功頌德、卑躬屈膝的小人。

還有,秦國還會把他們國家宗室的女兒,以及那些善於進讒言的婢妾許配給各諸侯們,讓她們住進魏國的宮殿裡,整天在君王身邊大吹枕邊風。

這樣就會慢慢地玩一弄魏王於其股掌之中,進而架空魏王,使他成為有名無實、完全聽命於秦王的傀儡。

而那時的辛垣衍,也會因為他是魏王的心腹而被秦想方設法排擠出朝臣的行列,不再有現在的尊位和榮華富貴。

聽到這裡,新垣衍趕緊起身,連忙向魯仲連拜了兩拜,道歉說:「起初,我以為先生只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我才知道,您才是天下真正的賢士啊!我會馬上離開趙國,從今以後,再也不敢鼓吹尊秦王為帝的事情了。」

圍攻邯鄲的秦國將軍聽到這個消息,主動退兵五十里。

恰逢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奪得了晉鄙的兵符,率軍前來救援趙國,向秦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而趙軍也從內部與魏軍裡應外合,開始反擊。

秦軍為避免腹背受敵,損兵折將,只得趕緊撤軍離去。

德才兼備

秦軍撤退以後,平原君打算封賞魯仲連。

魯仲連再三推辭,始終沒有接受。

無奈之下,平原君只得擺設酒宴來款待他。

酒酣興起的時候,平原君親自走到魯仲連的面前,用千金作為謝禮,酬謝魯仲連。

魯仲連笑著說:「一個被天下人看重的士人,最重要的是他能夠為別人排憂解難,而沒有任何的索取。

索取回報,那是商人才做的事情,我魯仲連是決不會做這種事的。」

魯仲連始終沒有接受黃金,不久就離開了趙國,終生沒有再與平原君見面。

二十多年以後,燕將樂毅率五國聯軍橫掃齊國,半年內就攻下齊國七十餘城,除莒和即墨兩城外,齊國廣大地區慘遭淪陷。

但是,在田單的率領下,齊國軍民奮起反擊,開始收復失地。

一位燕國將軍攻取了齊國的聊城,聊城有個人跑到燕國去散播這位將軍的壞話。

這位將軍害怕被燕王問罪、處死,便堅守聊城,不敢回國。

田單率軍反擊到達聊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圍攻它,士卒死傷過半,但是卻始終沒有攻下來。

齊軍的形勢再次變得危急,國家命運讓人十分擔憂。

於是,魯仲連出山,打算再次為國效力,幫助齊軍拿下聊城。

他告訴田單停止進攻,然後將自己的一封親筆信繫在箭上,射進城內,傳給了燕將。

魯仲連抓住了這位將軍的心理,他被圍困一年多了,已經是身心疲憊、筋疲力盡了,拚死的抵抗只會招致齊國百姓的憎恨,玩命的堅守也等不到燕國的援軍和燕王的褒獎,他不清楚這場戰爭有什麼意義,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什麼地方,他越發地迷惑、彷徨了。

信的內容抓准了這一點,加重了這位將軍的憂思與痛苦。

看過信以後,將軍放聲大哭了三天,依舊是猶豫不決,顧慮重重。

最後,他長聲歎息著說:「與其被別人殺死,還不如自盡。」

說完,他便拔劍自一殺了。

他死後,聊城大亂,田單趁機攻破城防,血洗聊城。

田單回朝的時候,向齊王報告了魯仲連的事跡,於是,齊王準備給他封地和官爵。

魯仲連聞訊,連忙逃到海濱地區隱居起來。

他說:「與其為了榮華富貴而聽從於別人的擺一布,那我寧願選擇貧寒的生活。

看淡世俗的榮辱,按照自己的想法過隨一心一所一欲的日子,那是多麼的快樂和自一由。」

魯仲連不僅僅是聰慧過人、才智非凡的語言大師,不僅僅是善於排患解難、解人締結的及時雨和熱心腸,而且更是一個急公好義、有著強烈一愛一國思想和社會責任感、救民於水火的平民一愛一國者。

我們現在是否就缺乏這樣的人呢?

概說鄒一陽一

鄒一陽一,西漢時期齊國臨淄人。

他是西漢時代的一位才華橫溢的游士和文學家。

據說當時的文學家,如果不在君王的庇護下,大都是沒飯吃的。

不像現在的文人,實在無飯可吃的話,可以寫一些拿來賣錢的文章,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鄒一陽一遊歷到梁國的時候,他結交了吳地人莊忌慶子和淮一陰一人枚乘。

還他上書梁孝王,一毛一遂自薦,結果受到了梁孝王的一寵一信。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