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治世能臣(2):有過了一年,市場內的價格也穩定下來了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治世能臣(2)

史記新讀

治世能臣(2)

子產在位一年後,一浪一蕩的人不再輕浮嬉戲,老年人不必手提肩扛,兒童不用犁田耕作。

有過了一年,市場內的價格也穩定下來了,不需要在出高價預訂貨物。

第三年後,人們已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了。

到了第四個年頭,農民在收工以後,甚至不用把農具帶回家中。

到了子產當政的第五年,鄭國的男子已經被免除了兵役,人們在守喪時不用命令就自覺執行喪禮。

子產在治理鄭國二十六年後死去。

他去世的時候,鄭國的壯年人號啕大哭,老年人竟然也像兒童一樣的哭泣起來。

人們十分傷心地說:「子產大人竟然離開了我們!我們將來依靠誰啊?」

公儀休相魯

公儀休原本是魯國的博士,後來,他憑著優異的才學當上了魯國的宰相。

在位期間,他奉公守法,依禮行一事,並沒有實行什麼改革,百官的行為就自然而然地端正了。

他極力反對那些領取俸祿的公職人員去和老百姓爭奪利益,同樣不允許做大官的佔小一便宜。

有一次,一位客人送給公儀休一些魚,他不肯接受。

客人便問道:「我聽說您喜歡吃魚,所以才送魚給您。

您為什麼不接受呢?」

公儀休回答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接受你的饋贈。

如今,我身為宰相,自己能夠買得起魚吃;如果,我現在因為接受了你的魚而被免官,那麼,以後又有誰會送魚給我呢?因此,我不能接受你的魚。」

公儀休家的後院裡種有蔬菜。

一次,他在用餐時覺得蔬菜的味道很好,於是,他立即拔掉了園子裡的蔬菜,並把它們扔掉。

還有一次,他看見自家織的布的質量很好,就馬上把妻子打發走,並且燒掉了自家的織布機。

後來,有人問起他拔菜、逐妻的原因,他極為嚴肅地回答說:「我家的蔬菜好吃,織的布質量又好,這就會與農民和織婦爭利。

他們要到哪裡才能賣掉自己的貨物呢?」

忠孝兩全的石奢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

他為人堅毅正直,廉潔公正,從不阿諛奉承、迴避權貴。

有一次,他出行視察地方各縣,在路上見到有人行兇殺人。

他命人將兇手緝拿。

出人意料的是,兇手竟然是他的父親!他放走了父親,回到國都後,把自己囚禁了起來。

他派人向昭王報告說:「殺人兇手是微臣的父親。

如果我用懲治父親的手段來樹立政績,那就是不孝的行為;而如果我廢棄法律來縱容罪犯,則是不忠的舉動。

因此,我只有以死來彌補自己犯下的罪過。」

昭王有心維護他說:「你追捕罪犯而沒有追到,這不應當被判罪。

你還是去繼續治理政事吧。」

石奢卻回答說:「不偏袒自己的父親就不是孝子;不遵行君主的法律就不是忠臣。

大王赦免我的罪過,那是您的恩惠;而服刑而死卻是臣下的職分。」

最終,他沒有接受赦免令,還是自盡了。

執法如山的李離

李離是晉文公的司法官。

一次,他由於聽錯了案情而錯殺了人,便把自己拘禁起來,並且判處自己死刑。

文公得知此事以後,對他說:「官職有貴有賤,刑罰有輕有重。

下屬官吏的罪過,不應當由你來承擔後果。」

李離說:「臣身為司法官之長,不曾把權位交給我的屬下;臣拿到的俸祿多,但也不曾分給屬下任何的好處。

現在,臣聽錯了案情而錯殺了人,卻把罪過推給屬下,臣不曾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他辭謝文公,沒有接受赦免令。

文公說:「你如果自認為有罪過,豈不是說寡人也有罪過嗎?」

李離回答說:「法官斷案有規定,錯判了刑就要自己親自受刑,錯殺了人就要自己來償命。

大王認為臣下能夠明察秋毫、判決疑案,所以才任命臣下為司法官。

如今,臣下聽錯了案情而錯殺了人,應當依法判處死刑,維護大王您的名聲。」

最終,李離沒有遵從晉文公的命令,拔劍自一殺了。

蒼鷹郅都

漢時的「酷吏」大多自身廉潔,不畏權勢。

之所以說他們「酷」,是「酷」在他們對權勢從不手軟,執法如山,當然這麼說也,不能迴避他們有濫殺無辜的嫌疑。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