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楊副使壬午歲,廣陵瓜州市中,有人市果實甚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

太平廣記

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

楊副使 僧珉楚 陳守規 廣陵賈人 浦城人 劉道士 清源都將 王誗妻 林昌業 潘襲 一胡一 澄 王攀 鄭守澄 劉騭

楊副使

壬午歲,廣陵瓜州市中,有人市果實甚急。

或問所用,云:「吾長官明日上事。

,有問長官為誰,云:「楊副使也。」

又問官署何在,云:「金山之東。」

遂去,不可復問。

時浙西有副使被召之揚都,明日,船至金山,無故而沒。

(出《稽神錄》)

壬午年間,廣陵瓜州的街上,有個人急著買果子。

有問買它作什麼,回答說:「我家長官明天要上任。」

又有人問長官是誰,回答說是楊副使。

又問楊副使的官府在哪裡,說是在金山之東,說罷,買水果的就走了,不知去了哪裡,當時,浙西有一名副使被召到揚都,第二天,他坐的船走到金山時無緣無故地就沉沒在一江一 中了。

僧珉楚

廣陵法雲寺僧珉楚,常與中山賈人章某者親熟。

章死,珉楚為設齋誦經。

數月,忽遇章於市中,楚未食,章即延入食店,為置一胡一 餅。

既食,楚問:「君已死,那得在此?」

章曰:「然,吾以小罪而未得解免,今配為揚州掠剩鬼。」

復問何為掠剩,曰:「凡吏人賈販,利息皆有數常,過數得之,即為余剩,吾得掠而有之。

今人間如吾輩甚多。」

因指路人男女曰,某人某人,皆是也。

頃之。

有一僧過於前,又曰:「此僧亦是也。」

因召至,與語良久,僧亦不見楚也。

頃之,相與南行,遇一婦人賣花,章曰:「此婦人亦鬼,所賣花,亦鬼用之,人間無所見也。」

章則出數錢買之,以贈楚曰:「凡見此花而笑者,皆鬼也。」

即告辭而去。

其花紅芳可愛而甚重,楚亦昏然而歸,路人見花,頗有笑者。

至寺北門,自念吾與鬼同游,復持鬼花,亦不可,即擲花溝中,濺水有聲。

既歸,同院人覺其色甚異,以為中惡,競持湯藥以救之。

良久乃復,具言其故。

因相與覆視其花,乃一死人手也,楚亦無恙。

(出《稽神錄》)

廣陵法雲寺有個和尚叫珉楚,曾和中山縣的商人章某是好友,後來章某死了,珉楚為他設齋唸經超度亡靈。

幾個月後,珉楚突然在街上遇見了章某。

當時珉楚還沒吃飯,章某就請他進了飯館,買了幾個燒餅。

兩個人吃飯時,珉楚就問道:「你已經死了,怎麼能出現在這裡呢?」

章某說:「是的。

我因為生前的一點不大的罪而受到一陰一府懲罰,發配我到揚州當掠剩鬼。」

問他什麼叫「掠剩」,鬼說:「凡是官員商販,他們的利潤都有一定的數目,超過了這個數目就是不該得的,就叫『剩餘』,我就可把這些剩餘的錢物掠為己有。

現在派在人間和我一樣的很多。」

說著就指著路上的一些男女說某人某人都是掠剩鬼。

不一會兒,有一個和尚走過他們面前,章某指著和尚說:「他也是個掠剩鬼。」

說著就把和尚叫到跟前談了半天,那和尚也沒看見楚珉。

不一會兒,他們一塊往南走,遇見一個賣花女人,章某說:「這賣花女也是鬼,她賣的花也是鬼用的。」

說著就掏錢買了一束花給珉楚說:「凡是看見這花就笑的,都是鬼。」

說完告辭而去。

那束花紅艷芳香,拿著很重,珉楚掐著花昏昏沉沉地往回走,一路上還真有些看見花就笑的。

到了寺廟北門,心想我和鬼在一起游了半天,手裡又拿著鬼花,這怎麼行,就把花扔道了水溝裡,花落水濺起了聲音。

回來後,廟裡人們都覺得他臉色很不正常,以為是中了邪,都搶著送來湯藥來救他。

過了很久,珉楚劇恢復了常態,說了他遇見鬼的經過,大家就到水溝裡去找那束花,撈上來一看,竟是一隻死人的手。

後來珉楚倒很平安,沒有出什麼事。

陳守規

軍將陳守規者,常坐法流信州,寓止公館。

館素凶,守規始至。

即鬼物晝見,奇形怪狀,變化倏忽。

守規素剛猛,親持弓矢刀杖,與之鬥。

久之,乃空中語曰:「吾鬼神,不欲與人雜居。

君既堅正,願以兄事,可乎?」

守規許之。

自是常與一交一 言,有吉凶,輒先報。

或求飲食,與之,輒得錢物。

既久,頗為厭倦,因求方士,手書章疏,奏之上帝。

翌日,鬼乃大罵曰:「吾與君為兄弟,奈何上章訴我。

大丈夫結一交一 ,當如是耶?」

守規曰:「安得有此事?」

即於空中擲下章疏,紙筆宛然。

又曰:「君圖我居處,謂我無所止也。

吾今往蜀川,亦不下於此矣。」

由是遂絕。

(出《稽神錄》)

陳守規將軍曾由於犯了罪被流放到一江一 西信州,住在公館裡。

這公館是個凶宅,陳守規剛住進去,大白天鬼怪就出現,一個個奇形怪狀千變萬化。

守規是個兇猛剛強的人,就抄起刀槍棍棒和鬼鬥了起來。

打了半天之後,聽得空中說:「我們鬼神不想和人住在一起,但老兄你為人正派剛毅,我們願意尊稱為大哥。」

陳守規同意了。

從此守規和鬼怪經常一交一 談,有什麼吉凶事,鬼也先報告。

有時鬼向他要東西吃,他就給。

鬼們也曾給過他錢物。

天長日久之後,陳守規厭倦和鬼打一交一 道了,就求一個方士寫了一道奏章告到上帝那裡。

第二天,鬼怪們大罵說:「我們和你是弟兄,你為什麼寫狀子告我們?男子漢大丈夫結一交一 友人,能這麼辦嗎?」

守規說:「哪有這事?」

只聽空中啪地扔下來那份奏章,還有寫狀子用過的紙和筆也都扔了下來。

鬼怪說:「你想佔我們的住處,別以為我們離開這房子就沒處去了!我們要去四川,那裡比這兒一點也不差。」

從此這裡就再不鬧鬼了。

廣陵賈人

廣陵有賈人,以柏木造床 ,凡什器百餘事,製作甚一精一。

其費已二十萬,載之建康,賣以求利。

晚至瓜步,微有風起,因泊山下。

頃之,有巨舟,其中空,惟篙工三人乘之,亦泊於其側。

賈人疑之,相與議:「此為群盜也,將伺夜而劫我。」

前浦既遠,風又益急,逃避無所。

夜即相與登岸,深林中以避之。

俄而風雨雷電,蒙覆舟所。

岸上則星月瞭然。

食頃、雨止雲散。

見巨舟稍稍前去。

乃敢歸。

舟中所載柏木什器,都不復見,余物皆在。

巨舟猶在東岸,有人呼曰:「爾無恨,當還爾價。」

賈人所載既失,復歸廣陵。

至家,已有人送錢三十萬,置之而去。

問其人,即泊瓜步之明日也。

(出《稽神錄》)

有個廣陵的商人,用柏木製作床 ,還作了一百多件器具,作得十分一精一巧,已花去了二十萬本錢。

他把這些傢俱運到建康,打算賣了掙錢。

晚上船到了瓜步山時起了風,被困停泊在山下,片刻間駛來一艘大船,船裡是空的,只有三個船工,大船也停在商人船的旁邊。

商人很懷疑,認為大船上的人是強盜,到了夜裡就會搶劫商船。

前面碼頭還很遠,風也越來越大,沒處逃避,夜裡商人上了岸,鑽進樹林中躲了起來。

不一會兒,雷電一交一 加風雨大作,把一江一 上的船都遮得看不見了,但岸上卻非常晴朗,有星星月亮。

一頓飯工夫,雨住雲散,只是那大船慢慢走開,商人才敢回到自己船上,一看整船的傢俱都不見了,其餘的東西還都在。

遠看那隻大船已到東岸,船上有人喊道:「你別難過,我們會給你錢的。」

商人把貨都丟了,只好又回到廣陵。

到家後,才知道已有人往他家送了三十萬錢,扔下錢就走了。

家裡人說那人送錢來的時間,商人一想,正是他的船停在瓜步山下的第二天。

浦城人

浦城人少死於路,家有金一斤,其妻匿之,不聞於其姑。

逾年,忽夜扣門,號哭而歸。

其母驚駭,相與哀慟,曰:「汝真死耶?」

曰:「兒實已死,有不平事,是以暫歸。」

因坐母膝,言語如平生,但手足冷如冰耳。

因起握刀,責其妻曰:「我此有金,爾何供老母而自藏耶?」

即欲殺之,其母曰:「汝已死矣,倘殺是人,必謂吾所殺也。」

於是哭辭母而去。

復自提刀,送其妻還父家。

迨曉,及門數十步,忽然不見。

(出《稽神錄》)

有個年輕的浦城人死在了外鄉,他家裡有一斤金子,被他妻子偷偷藏了起來,沒告訴她的婆婆。

一年之後,已死的年輕人忽然哭著回到家門口敲門,他母親大吃一驚,母子抱頭痛哭。

母親說:「你真的死了嗎?」

兒子說:「我真死了,因為有一件不平的事,我暫時回來一趟。」

說著坐在母親膝上,說話像活著一樣,但手腳冰涼。

說完就抄起一把刀對妻子說:「你為什麼把我的一斤金子藏起來不供養我的媽媽?」

說著就要殺了妻子。

母親說:「你已經死了,倘若你把她殺了,人們會認為她是我殺的。」

於是他哭了起來,辭別了母親,提著刀把妻子送回他岳父家。

到了早晨,離大門幾十步,忽然就消失了。

劉道士

廬山道士劉某,將游南嶽,路出宜春,宿一村家。

其家至貧,復喪其子,未有以斂。

既夕,忽有一男子,行哭而來,但撫膺而呼曰:「可惜,可惜。」

劉出視之,見面白如雪,作兩髽結。

徑入其家,負其□去,莫知所之。

(出《稽神錄》)

廬山有個姓劉的道士打算去游南嶽衡山,走到宜春城外時住進村子一戶人的家中。

這家很窮,又死了兒子,還沒有入殮。

這天晚上,忽然有個男子哭著走來,手撫著胸口不斷喊著「可惜可惜」。

劉道士出門看,只見那人臉色像雪一樣白,頭髮紮成兩個結,一直走進門來,扛起這家兒子的一屍一體就走,轉眼間就不知去了哪裡。

清源都將

清源都將楊某,為本郡防過營副將,有大第在西郭。

某晨趨府未歸,有人方食,忽有一鵝,負紙錢,自門而入,逕詣西廊房中。

家人云:「此鵝自神祠中來耶?」

乃令一奴一逐之,一奴一入房,但見一雙髻白髯老翁,家人莫不驚走。

某歸,聞之怒,持杖擊之,鬼出沒四隅,變化(「變化」二字原空闕,據明抄本補。

)倏忽,杖莫能中。

某益怒曰:「食訖,當復來擊杖之。」

鬼乃折腰而前曰:「諾。」

楊有二女,長女入廚切肉,且食,肉落砧輒失去。

女執刀向空四(「四」原作「曰」,據明抄本改。

)斫,乃露一大黑毛手,曰:「請斫。」

女走氣殆絕,因而成病。

次女於大甕中取鹽,有一猴,自甕突出,上女子背。

女走至堂前,復失之,亦成疾。

乃召巫女,壇召之。

鬼亦立壇作法,愈甚於巫。

巫不能制,亦懼而去。

頃之,二女及妻皆卒。

後有善作魔法者,名曰明教,請為持經一宿,鬼乃唾罵某而去,爾因遂絕。

某其年亦卒。

(出《稽神錄》)

清源有個姓楊的都將,是本郡防過營裡的副將,他有一座大宅院在城西。

有天早晨他到公府去沒有回來,家中人正吃飯時,忽然一隻大鵝背著一些紙錢從門外走進來,直奔西廊房而去。

家裡人說,這是一隻神廟裡的鵝,就讓家僕去趕它。

僕人進了屋,只見屋裡坐著一個雙髻白一胡一 子的老人,家裡人都嚇得跑了。

楊某回家聽說這事後,大怒,拿起棍子去追打那個老鬼,那鬼四處逃避,不斷地變化現身。

楊某打不著他,就更加惱怒,說:「等我吃完飯還接著揍你!」那老鬼向楊某施禮說:「好吧。」

楊某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進廚房切肉吃,可是肉一切到菜板上就沒有了,她拿刀向空中亂砍,只見空中出現了一隻很大的長黑毛的手說:「請你隨便砍吧!」大女兒連氣帶嚇就病倒了。

二女兒在大甕裡取鹽,突然從甕中鑽出一隻猴子爬上了她的背,二女兒走進屋裡,那猴子又不見了,二女兒也病了。

楊某召來了巫師,女巫設下神壇抓鬼。

但鬼也擺了壇作法,比巫師還厲害。

巫師制不住鬼,也嚇跑了。

不久,楊某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死了。

後來楊某請來一位善作魔法的人,叫做明教,請他在家念一夜 的經,那鬼才大罵著逃掉,楊某這年也死去。

王誗妻

王誗者,南安縣大盈村人也。

妻林氏忽病,有鬼憑之言:「我陳九娘也,以香花祠我,當有益於主人。」

誗許之。

乃呼林為阿姐,為人言禍福多中。

半餘歲乃見形,自腰已下可見。

人未常來者,亦未見也,但以言語相接。

鄉人有召者,不擇遠近,與林偕往。

人有祭祀,但具酒食,陳氏自召神名。

祝詞明惠,聽者忘倦,林拱坐而已,二年間,獲利甚博。

一旦,忽悲泣謂林曰:「我累生為人女,年未笄而夭。

聞於地府,乃前生隱沒阿姐錢二十萬,故主者令我為神,以償此錢訖,即生為男子而獲壽。

今酬已足,請置酒為別。」

乃盡見其形,容質端媚,言辭婉轉,慇勤致謝,嗚咽云:「珍重珍重。」

遂不見。

(出《稽神錄》)

王誗是福建南安縣大盈村人,有一天,他的妻子林氏忽然得了病,有個鬼附在她身上說:「我是陳九娘,你們必須用香花供奉我,那樣對主人才會有利。」

王誗答應了。

從此鬼就稱林氏為大姐,為別人說吉凶的事也非常靈驗。

半年後,鬼漸漸現出人形,腰以下已能看得見,但不常來的人還是看不見,只能聽到鬼的說話聲。

村裡人有人請鬼去辦事,鬼就和林氏一同去,不管道路遠近。

如果誰家有祭祀的事,只要備了酒食,鬼就去召喚神靈,而且念著很動聽的祝禱詞,使聽的人都忘了疲倦,而林氏這時只是拱身坐著。

兩年人間,女鬼得了不少錢財。

這天,鬼忽然哭著對林氏說:「我活著時也是好人家的女兒,沒成年就死了,我在一陰一間察問,才知道是因為前世偷藏了姐姐二十萬錢,所以一陰一曹判我用祭祀收來的錢還前世的債。

還完了債,我就可以轉世為男子。

現在,我已經掙夠了錢,就要轉世了,請你備些酒我們告別吧。」

說罷立刻現了人形,這陳九娘原來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

她向林氏一再致謝,不斷哭著囑咐林氏多多保重,然後就不見了。

林昌業

林昌業,漳浦人也,博覽典籍,一精一究術數,性高雅,人不可幹。

嘗為泉州軍事衙推,年七十餘,退居本郡龍溪縣關額山之一陽一,鄉里宗敬之。

有良田數頃,嘗欲舂谷為米,載詣州貨之。

功力未集,忽有雙髻男子,年可三十,鬚髯甚長,來詣林。

林問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對。

林知其鬼物,令家人食之,致飽而去。

翌日,忽聞倉下礱谷聲,視之,乃昨日男子。

取谷礱之。

而林問:「無故辛苦耶?」

鬼亦笑不言。

復置豐饌,飯蔬而已。

凡月餘,礱谷不輟。

(輟原輒,據明抄本改。

)鬼復自斗量,得米五十餘石,拜辭而去,卒無一言。

不復來矣。

(出《稽神錄》)

漳浦人林昌業博學多藝,尤其精通術學。

為人高雅,誰也不敢小看,他曾當過福建泉州的軍事衙門的推官。

七十多歲退職回鄉,住在本郡龍溪的羊額山一陽一坡,鄉間鄰里都十分崇敬他。

他家種著幾頃好地,曾打算把打下的糧食運到州里去賣掉,但是年紀大人手少沒法辦這件事。

這天忽然有個梳著雙髻留著長一胡一 子的三十多歲的男人來求見林昌業,林昌業問他是誰,那人光笑不說話。

林昌業知道那傢伙是個鬼,就讓家裡人給他拿飯來,吃飽後鬼就走了。

第二天,林昌業忽然聽見倉房裡有磨谷聲,一看,原來是昨天那個鬼正在推磨。

林昌業問鬼累不累,鬼仍是笑而不語。

後來林昌業就又給他飯吃,也不過是粗菜淡飯而已。

那鬼磨了一個多月的谷子,並用斗量,磨出了五十石,然後才拜別而去。

走時這鬼也沒有說一句話,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來過。

潘 襲

潘襲為建安令,遣一手力繼牒下鄉,有所追攝。

手力新受事,未嘗行此路。

至夕,道左有草舍,扣門求宿。

其家唯一婦人應門,云:「主人不在,又將移居,無暇延客也。」

手力以道遠多虎,苦苦求之,婦人即召入門側,席地而寢。

婦人結束箱篋什器之類,達旦不寐。

手力向曉辭去,行數里,乃覺失所繼牒。

復返求之,宿處乃是一墳,方見其家人改葬。

及開棺,席下得一書,即所失之牒也。

(出《稽神錄》)

潘襲當建安縣令時,曾派了一個幹練的公差帶著文書下鄉去抓人。

那差役新接這種差事,也不熟悉路,走到晚上,見道邊有間草房。

就上前敲門求宿。

這家只有一個女人來應門,說主人不在,又要搬家,沒有工夫待客。

差役說路遠,夜裡怕遇上虎,苦苦哀求,婦人就召他進屋,讓他在門邊的地上睡。

那婦人正在整理傢俱雜物,一夜 也沒有睡。

差役天亮後告辭上路,走了幾里,忽然想起把文書丟在投宿的婦人家了,就返回去取。

一看,昨晚投宿的地方竟是一墳,墳主正在遷葬。

等家人打開棺材,差役丟失的文書真就在棺材裡。

一胡一 澄

池一陽一人一胡一 澄,傭耕以自給。

妻卒,官給棺以葬,其平生服飾,悉附棺中。

後數年,澄偶至市,見到肆賣首飾者,熟視之。

乃妻送葬物也。

問其人,云:「一婦人寄於此,約某日來取。」

澄如期復往,果見其妻取直而去。

澄因躡其後,至郊外,及之,妻曰:「我昔葬時,官給秘器,雖免暴骨,然至今為所司督責其直。

計無所出,賣此以償之爾。」

言訖不見,澄遂為僧。

(出《稽神錄》)

池一陽一有個人叫一胡一 澄,給別人種田為生。

他妻子死了,官家給了一副棺材以埋葬。

一胡一 澄把妻子生前穿過的衣服首飾都隨棺埋葬。

幾年後,一胡一 澄偶然在街上遇見一個擺攤賣首飾的,仔細看,那人賣的都是妻子生前的首飾。

問那人怎麼回事,說他賣的這些首飾都是一個女人寄存在他那裡的,女人並約定某天來取錢。

一胡一 澄按照那個日子又去街上等著,果然看到妻子來找賣首飾的人取錢,錢拿到手妻子就走了,一胡一 澄就在後面偷偷跟著。

到了郊外,一胡一 澄追上了她,問是怎麼回事。

妻子設:「當初我死後,雖然官家給了一副棺材以免我暴一屍一荒郊,但後來卻不斷催要棺材錢,我實在沒辦法,只好把首飾賣了還債吧。」

說完就不見了。

後來一胡一 澄出家當了和尚。

王 攀

高郵縣醫工王攀,鄉里推其長者,恆往來廣陵城東。

每數月,輒一直縣。

自念明日當赴縣,今夕即欲出東水門,夜泛小舟,及明可至。

既而與親友飲於酒家,不覺大醉,誤出參佐門,投一村舍宿。

向曉稍醒,東壁有燈而不甚明。

仰望屋室,知非常宿處,因獨歎曰:「吾明日須至縣,今在何處也?」

久之,乃聞其內躡履聲,有婦人隔壁問曰:「客將何之?」

因起辭謝曰:「欲之高郵,醉中誤至於是。」

婦曰:「此非高郵道也,將使人奉送至城東,無憂也。」

乃有一村豎至,隨之而行。

每歷艱險,豎輒以手捧其足而過。

既隨至城東嘗所宿店,告辭而去。

攀解其襦以贈之,豎不受,固與之,乃持去。

既而入店易衣,乃見其襦故在腰下,即復詣處尋之,但古塚耳,並無人家。

(出《稽神錄》)

高郵縣有位醫生叫王攀,被大家推崇為長者。

他經常往來於廣陵城東。

每隔幾個月要到縣裡去一次。

這天他算著明天又該去縣城了,就決定今天晚上出東水門乘小船,天晚就能到縣裡。

沒想到這天晚上他上路前在家喝醉了酒,走錯了路出了參佐門,半夜在一間村舍裡投宿。

天亮時醒了酒,睜眼看見東牆下有盞不太亮的燈,仰頭看看屋裡,才知道這兒不是自己向來投宿的那個旅店,不覺獨自歎了口氣說:「我明天必須趕到縣裡,可現在我這是在什麼地方啊!」過了半天,就聽見裡屋有輕輕的腳步聲,接著就聽一個女人隔牆問道:「客官要去哪裡呀?」

王攀說:「我要去高郵,因為喝醉酒竟走錯了路來到了這裡。」

女人說:「這裡不是去高郵的路,我找個人送你到東城,你不用擔心。」

後來女人讓一個村裡的童子帶路。

王攀跟著村童走,每次遇到險路,村童就捧起王攀的腳飛一樣地越過,一直把王攀送到城東他經常投宿的旅店,村童才告辭而去。

王攀脫下身上的短襖送給村童,村童不要,王攀堅持送給他,他才拿著襖走了。

王攀進了旅店換衣服,突然發現送給村童的短襖仍在自己腰帶上掖著。

隨即,王攀又到他曾誤投的村舍去看,只有一座古墳,根本就沒有人家。

鄭守澄

廣陵裨將鄭守澄,新買婢。

旬日,有夜叩門者曰:「君家買婢,其名籍在此,不可留也。」

開門視之,無所見。

方怪之,數日,廣陵大疫,此婢亦病,遂卒。

既而守澄亦病卒。

而弔客數人,轉相染者,皆卒。

甲寅歲春也。

(出《稽神錄》)

廣陵副將鄭守澄新近買了個丫環,十多天後夜裡聽見有人敲門說:「你買的那個丫環,她的戶籍在我這裡,你萬萬不可以留她!」鄭守澄開門看,什麼人也沒有,心理非常奇怪。

過了幾天,廣陵突然流行大瘟疫,那個婢女得病死了,接著守澄也病死,連前來祭弔的人也傳染了瘟疫相繼死去。

這是甲寅年春天的事。

劉 騭

洪州高安人劉騭,少遇亂,有姊曰糞掃,為軍將孫金所虜。

有妹曰烏頭,生十七年而卒。

卒後三歲,孫全為常州一團一 練副使。

糞掃從其女君會宴於大將陳氏,乃見烏頭在焉。

問其所從來,云:「頃為人所虜,至岳州,與劉翁媼為女。

嫁得北來軍士任某,即陳所將卒也。

從陳至此爾。」

通信至其家,騭時為縣手力。

後數年,因事至都,遂往昆陵省之。

晚止逆旅。

翌日,先謁孫金。

即詣任營中。

先遣小僕覘之,方見灑掃庭內,曰:「我兄弟將至矣。」

僕良久扣門,問為誰。

曰:「高安劉之家使。」

乃曰:「非二兄名騭多髯者乎,昨日晚當至,何為遲也。」

即自出營門迎之,容貌如故,相見悲泣,了無少異。

頃之,孫金遣其諸甥持酒食,至任之居,宴敘良久,烏頭曰:「今日乃得二兄來,證我為人。

向者恆為諸生輩呼我為鬼也。」

任亦言其舉止輕捷,女工敏速,恆夜作至旦,若有人為同作者。

飲食必待冷而後食。

騭因密問:「汝昔已死,那得至是?」

對曰:「兄無為如此問我,將不得相見矣。」

騭乃不敢言之。

久任卒,再適軍士羅氏,隸一江一 州。

陳承昭為高安制置使,召騭問其事。

令發墓視之。

墓在米嶺,無人省視,數十年矣。

伐木開路而至,見墓上有穴,大如碗,其深不測。

眾懼不敢發,相與退坐大樹下,筆疏其事,以白承昭。

是歲,烏頭病,騭往省之,乃曰:「頃為鄉人十餘輩,持刀杖劫我,幾中我面。

我大責罵,力拒之,乃退坐大樹下,作文書而去。

至今舉身猶痛。」

騭乃知恆出入墓中也,因是亦懼而疏之。

羅後移隸晉王城成。

顯德五年,周有淮南之地,羅陷沒,不知所在,時年六十二歲矣(出《稽神錄》)

劉騭是洪州高安縣人,少年時遇到戰亂,他的姐姐名叫糞掃,被一名叫孫金的軍官搶去,她的妹妹名叫烏頭,十七歲上也死了。

三年後,孫金當上了常州一團一 練副使,糞掃跟著她的女主人參加大將陳某的宴會,突然看見妹妹烏頭也在客人中間。

糞掃問烏頭從哪兒來,烏頭說也是被人搶到岳州,給了劉家老夫婦作養女,後來又嫁給從北方來的軍士任某,任某是陳將軍的下屬,就跟著他來到此地。

於是糞掃給家裡通了這個消息。

劉騭當時在縣裡當一名管雜役的小官,幾年後到城裡辦公事,就到昆陵去看望姐妹。

劉騭一天晚上住在旅店中,第二天先去拜見孫金找到姐姐糞掃,然後領她到任某的軍營裡去找烏頭。

劉騭雖派了個童僕在門外偷看,見烏頭正在打掃庭院,一面打掃一面說:「我兄弟來看我來了。」

僕人敲了半天門,烏頭問門外是誰,童僕說:「我是高安縣劉騭派來的。」

烏頭說:「莫非是我那大一胡一 子二哥嗎?昨天晚上就該來,為什麼才來看我呢?」

說著就開門迎接。

劉騭見妹妹容貌和過去完全一樣,兄妹相見悲傷地哭起來。

過了一會兒,孫金派他的幾個外甥拿著酒到任某這裡來,歡宴了很久。

烏頭說:「今天幸虧我二哥來才證明我是人,過去我一直被外甥們當作鬼。」

任某也說烏頭行動舉止十分輕快,針線活也極一精一巧,常常夜時作活幹到天亮,就像有不少人和她一起做針線女工一樣。

還說烏頭每次吃飯必須等飯涼後才能吃。

劉騭背後偷偷問烏頭:「你當年已經死了,怎麼現在到了這裡呢?」

烏頭說:「哥哥你要再追問我這些事,我們就再也不能相見了。」

劉騭就再也不敢說什麼了。

不久之後烏頭的丈夫任某死了,烏頭又嫁給一個姓羅的軍官,羅某駐守一江一 州。

後來陳承昭當了高安縣的制置使,聽說烏頭死而復生的事後,召來劉騭詢問,並下令挖開烏頭的墓看一看。

墓在米嶺山上,根本沒人照管,已經荒蕪了好幾十年。

人們砍伐通往墓地的樹木,只見墓上有個洞,像碗口大,往裡面深不可測,大家都很怕,不敢挖墓,都退坐在大樹下,筆記錄了墓地的情況呈報給陳承昭。

這一年,烏頭生了病,劉騭去探望,烏頭對劉騭說:「前些日子有一夥鄉下人拿著刀槍攔劫我,差點砍傷我的臉,我大罵他們一頓,他們才嚇得退回去坐在樹下,寫了一篇文書,後來才去了。

到現在我全身還痛得要命。」

這時劉騭才知道妹妹烏頭經常在墳穴裡出入,確實是鬼,因而就對他有些懼怕疏遠。

姓羅的軍官後來又調歸山西的王城成部下,顯德五年,周軍佔領了淮南一帶,羅軍官所在的部隊被消滅,不知他帶著烏頭去了什麼地方,算來烏頭那年應該是六十二歲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