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9):隨後,他又覺得不服氣,不甘心,於是又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9)

史記新讀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9)

話音未落,尉佗嚇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馬上端正了身一子,鄭重地向陸賈謝罪說:「我在蠻夷之地待得太久了,失去了應有的禮儀。」

隨後,他又覺得不服氣,不甘心,於是又問陸賈說:「我與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更加賢能?」

陸賈說:「您更加賢能。」

尉佗十分得意,便進一步問道:「我與高皇帝相比,誰更加的賢能?」

陸賈說:「天子從沛縣、豐邑起兵,討伐無道的秦朝,又誅滅了強大的楚國。

他為天下興利除害,繼承了三皇、五帝的功業,統一了華夏大地。

漢朝的人口數以億計,幅員遼闊,土地肥沃,車輛眾多、萬物豐富,政令統一,這是開天闢地以來所沒有過的。

如今,大王您所擁有的人口不過幾十萬,而且都是蠻夷之人,又居住在崎嶇的山邊海角,如同漢朝的一個郡。

您怎麼能夠與漢朝的天子相比?」

尉佗聽後大笑,自信地說道:「我並不是在中原發家的,所以只能在這裡稱王。

假如我人在中原的話,大漢天子未必比得上我!」

尉佗十分欣賞陸賈的口才與賢德。

留他在國中,與自己飲酒作樂好幾個月。

尉佗曾經感慨地對陸賈說:「南越這個地方,沒有什麼人值得我與他深入的交談。

先生的到來,使得我每天都能夠聽到過去所聽不到的事情。」

於是,尉佗就賞賜給陸賈許多寶物,價值千金,而其他的禮物也是價值非凡。

最後,尉佗接受了漢朝的冊封,當上了南越王,表示對漢稱臣、遵守漢朝廷的約束。

陸賈回京覆命,劉邦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太中大夫。

《新語》的問世

陸賈時常在劉邦面前稱引《詩》、《書》等文獻著作。

一次,劉邦實在是難以忍受陸賈的滔一滔一不一絕,破口罵道:「你老子我是在戰馬上取得天下的,哪裡用著你說的《詩》、《書》了!」陸賈說道:「陛下在戰馬上取得天下,難道可以在戰馬上治理天下嗎?況且,商湯、周武王靠武力奪取了天下後,發現單單依靠武力,根本解決不了錯綜複雜的新情況,他們也只有依靠懷柔政策治理國家,才維護統治長達百年之久。

文武並用,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良策。

從前,吳王夫差、智伯喜歡到處炫耀武力,結果都亡國了,秦朝使用嚴刑酷法治理天下,也沒有堅持多長時間。

假如秦朝統一六國之後,順勢變更治國方法,傚法先聖,寬容仁義地對待國民,陛下又怎麼能夠取而代之奪取天下?」

劉邦心中雖然很不高興,卻知道他說得很有道理,臉上露出了慚愧之色,於是,對陸賈說:「你試著給朕寫一本書,總結秦朝失去天下、朕奪取天下的原因,再議論古代各國成敗興亡的經驗,讓朕能牢牢記住這些道理,隨時提醒自己。」

此後的日子裡,陸賈便集中一精一力,論述了國家存亡的各種跡象,一共著述了十二篇。

他每奏上一篇,劉邦沒有不拍案叫絕的,而劉邦身邊的大臣們也都是高呼「萬歲」,為皇帝得到治國良策而高興。

朝廷決定,把陸賈的著述稱為《新語》,作為後代君臣必讀的教科書。

名臣治家

漢惠帝時期,呂後執政,她打算大肆分封呂氏族人為王,但是害怕遭到大臣們地反對。

陸賈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反對這件事,又怕生出禍端,於是就借口生病需要休養,辭官回家了。

他認為好峙地區的土地肥沃,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地方,就把家安在了那裡。

他有五個兒子,分家時,他變賣了當年自己出使南越的時候越王給的賞賜,得到了一千斤黃金,然後,他把黃金平分給兒子們,讓他們各自從事生產。

而陸賈自己則經常乘坐著四匹馬拉的豪華車子(在當時四匹馬拉的車子已是很珍貴的了,要知道漢朝初期,皇帝出巡都不一定能挑出同一顏色的馬拉車,丞相一般都是乘牛車的),佩帶著價值黃金百斤的寶劍,身後跟著十幾個能歌善舞、一精一通彈琴擊瑟的人作為隨從,到處遊逛。

他曾經對兒子們說:「我與你們定個養老約定:我如果到了你們的家裡,你們要供給我的人馬,盡量滿足我的要求,我每十天更換一家。

我死在誰家裡,誰就取得我的寶劍、車馬與隨從人員。

一年之中,我還要到其他的地方去遊歷、做客,所以,一年之內在你們每家也只是待上兩三次。

如果我們經常見面,就會失去了新鮮感。

我這樣做,你們也用不著擔心我在你們家裡待的時間長了,會讓你們厭煩,給我這個老人家臉色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