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開國功臣(1):帝國的建立,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開國功臣(1)

史記新讀

開國功臣(1)

他們中,有摧城拔寨的武將,有計謀多端的文臣。

帝國的建立,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大漢的雄姿,滲透著他們的熱血和生命。

皇親國戚

樊噲也是沛人,和劉邦是老鄉,是當地殺狗賣狗肉的屠戶,是劉邦當年起兵帶領的第一批人,但是看樣子,劉邦對樊噲並不是很器重。

在剛剛開始造反的年代裡,樊噲主要體現的是勇力,而不是指揮能力或者別的什麼,但是後來的幾件事改變了樊噲的地位。

在劉邦攻下秦朝首都鹹一陽一之後,面對秦王朝留下來的美一女啦、金銀財寶啦,劉邦立即被迷住了。

什麼事都不管了!這個時候,張良等人唆使樊噲站出來說:現在天下未定,還不是享受的時候。

劉邦自然聽不進樊噲的意見,此時張良又蹦出來說了一通「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等絕對正確的廢話,劉邦見到連張良都這樣說,也就採納了樊噲的意見。

劉邦攻入鹹一陽一之後,過不多久項羽的部隊也開了過來。

項羽將部隊駐紮在鴻門,由於劉邦軍中曹無傷的告密,項羽對劉邦大起疑心,決定要解決劉邦。

項羽的軍隊都是身經百戰的一精一兵強將,如果當真打起來,劉邦的十萬人根本不夠項羽的四十萬人塞牙縫的。

沒有辦法,張良利用自己和項伯的關係打通關節,項羽才給了劉邦一個辯白的機會——鴻門宴。

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見到項羽漸漸地被劉邦的鬼話說服,就密令項莊詐稱舞劍,要害劉邦一性一命,幸虧項伯比較夠意思(當然也是劉邦賄賂的結果),他也起來舞劍,用身一體擋住了項莊的進攻路線。

當時情況已經非常危急,劉邦身邊只有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張良,面對這種情況他也束手無策。

樊噲此時在營外(他沒有資格進去喝酒),見情況不妙,當機立斷,衝進項羽的大帳。

項羽頓時按住自己的寶劍準備動手,並問這個莽撞鬼是誰。

張良回答說是劉邦的衛士樊噲,當然,以項羽的身份總不好意思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和一個小傢伙計較吧?相反地,項羽很喜歡這個莽撞的傢伙,就命令手下給樊噲一個生豬腿。

面對這種考驗,樊噲很不含糊,把生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劍切著吃。

項羽頓時高興了:壯士啊!能不能喝酒?樊噲此時就回答說:老子死都不怕,還怕喝酒?現在我們的首領劉邦先到鹹一陽一,然後就把部隊退到霸上,等待大王您來接收。

現在大王被小人所挑唆,對我們的首領劉邦起疑心,這怎麼能讓人服氣呢?我恐怕天下人都會對大王您起想法啊。

項羽一時之間還沒詞了,趁著項羽猶豫不決的時候,劉邦假裝去上廁所溜了。

能夠在天下無敵的西楚霸王面前耀武揚威,樊噲的膽子也夠大的,所以後來他就成為了勇將的代名詞,後來質樸的他又學會了攀高枝,娶的妻子是呂後的妹妹呂須,與劉邦成了連襟。

所以,跟其他的將領相比,樊噲與皇室的關係最為親密。

當初,黥布造反的時候,劉邦不知怎麼得了重病,心情十分沮喪,見人就煩,住在內宮裡,命令門衛不准讓群臣進入,甚至連周勃、灌嬰這樣的一愛一將也不敢進去。

十幾天以後,樊噲又表現了一回,竟然推開了宮中的小門,逕直闖了進去,其餘的大臣也跟隨在他身後闖了進來。

當時,劉邦正枕在一個宦官的身上休息。

樊噲一看到這種情況立即跪下,號啕大哭說:「當初,陛下與臣等起兵於豐、沛,平定了天下,那是多麼偉大的壯舉啊!如今,天下已經安定,您卻是這樣的疲憊!況且,陛下病重,臣等十分恐懼。

陛下不肯接見我們,不與我們商議國事,難道要單獨與一個宦官來處理國家大事嗎?陛下難道忘了趙高的故事了嗎?」

劉邦聽後,並沒有辱罵樊噲,因為他知道,樊噲是一心為國家著想,便笑著起身迎接。

日後,劉邦時常召集大臣,與他們商議國事。

後來,盧綰謀反,劉邦命令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攻打燕國。

當時,劉邦越來越一寵一愛一戚夫人,並想改立戚夫人生的小孩趙王如意為太子,可受到眾多大臣的反對而作罷,但心裡還是擔心呂後會謀害他們母子,久而久之成了一塊心病。

後來劉邦病重,意志十分模糊,一性一格也變得古怪。

有人在他面前詆毀樊噲,說他勾結呂氏,如果天子一旦駕崩,樊噲就要帶兵入宮,殺盡戚夫人與趙王如意等人。

劉邦聽後,非常地惱怒,就命令周勃前往軍中,取代樊噲的職位,同時命令陳平與周勃一同前往,到達軍營以後,將樊噲就地處決。

陳平畏懼呂氏的勢力,便將樊噲押往京城,讓劉邦自行處置。

押解隊伍到達京城的時候,劉邦已經去世,呂後執掌了朝廷的大權,她下令釋放了妹夫樊噲,恢復了他的爵位和食邑。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