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1):果然有錢事便好辦,不消片刻,便將後事一切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1)

史記新讀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1)

朱建因母親新死,家貧無從備辦喪事,正在又悲又急,忽見審食其送來的一百斤黃金,正是及時雨,雖然平日心中看不起他的為人,但他這次來饋送,名正言順,不便推卻,只得收下了。

果然有錢事便好辦,不消片刻,便將後事一切具備。

更有一班朝臣,附勢趨炎,知得審食其是太后一寵一愛一的人,竟向平原君送上厚禮,也隨風紛紛送去厚禮,要想借此討好。

朱建竟收得許多禮物,一共估起價來,竟價值五百金,於是喪事辦得十分熱鬧。

朱建看到能給母親風光大葬十分高興,也就默認了審食其這個朋友。

後來,一個皇帝的近侍怨恨辟一陽一侯,在惠帝面前說他的壞話,暗含他與皇帝的母親有染。

惠帝十分生氣,卻不敢張揚,藉著審食其的其他劣跡,把他關進了監獄,還想殺死他。

呂後聽說審食其被捕,心中十分不捨,想自己去向惠帝說情,赦他出獄,卻又知道惠帝暗地裡就是為這件事而發怒,自己做了虧心之事,對著惠帝,已覺滿面慚愧,求情的話更不好說出口了。

大臣們平日見審食其受到呂後一寵一愛一,膽大妄為,到處惹是生非,大都憎惡他,此時看到他被抓起起來了,還要被斬首,各個心中暗喜。

認為朝中終於除去了一個佞臣,大家都覺快意,誰肯反去救他?

辟一陽一侯很著急,便派人聯絡朱建,想要與他見面,求他幫助自己逃過這次災難。

朱建推辭說:「您的官司正是敏一感的時候,我不敢與您見面,那樣只會對您不利。」

但是,朱建並沒有坐視不理。

他求見惠帝的一寵一臣閎籍孺,對他說:「您得到天子的一寵一幸,這天下人都知道。

辟一陽一侯得到太后的一寵一幸也是路人皆知的,如今,他卻被關進了監獄,不知道緣由的人都說是您向天子講了辟一陽一侯的壞話,想要致其於死地。

如果今天辟一陽一侯被殺,太后心裡就會怨恨您,明日也會像皇帝對待辟一陽一侯那樣殺死您。

您為什麼不在天子面前為辟一陽一侯求情呢?天子如果聽從了您的意見,釋放了辟一陽一侯,那麼,太后一定會高興。

兩位主上都一寵一幸您,您的富貴自然就是雙倍了。」

閎籍孺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十分地恐慌,聽從了朱建的話,去勸說天子。

結果,辟一陽一侯被釋放。

當初,辟一陽一侯危在旦夕的時候,想要見朱建,遭到了拒絕。

因此,他以為朱建忘恩負義,十分地惱怒。

等到朱建將他解救出獄,辟一陽一侯得知事情真相,大為吃驚,從此,更加地善待朱建。

呂後去世以後,大臣們誅滅了呂氏集一團一,辟一陽一侯與呂氏關係密切,但是,最終沒有被殺。

究其原因,是朱建和陸賈為他出謀劃策,才使得他保住了一性一命。

文帝時期,淮南王因為辟一陽一侯私通呂氏殺死了他。

文帝聽說辟一陽一侯的門客朱建曾經替他出謀劃策,便派遣官吏去逮捕朱建,打算治他個欺君妄上之罪。

朱建得知官吏來到,便準備自一殺。

家人和朋友勸他說:「事情的真相還不清楚,您為什麼早早的自盡呢?皇上說不定會開恩饒恕您啊!」朱建說:「你們傻啊!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只有我死了,災禍也就到此為止了,不會連累到你們了。」

說完,朱建回到自己的屋裡,刎頸自盡。

文帝得知此事以後,非常惋惜,說道:「朕並沒有要殺死朱建的意思,他太敏一感了。」

於是,他召見了朱建的兒子,任命他為中大夫。

後來,這位中大夫出使匈奴,因為單于傲慢無禮,他便加以責罵,最終被匈奴囚禁,客死異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