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治世能臣(16):主父偃是齊地臨菑(今山東淄博市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治世能臣(16)

史記新讀

治世能臣(16)

瑕不掩瑜

主父偃是齊地臨菑(今山東淄博市東)人,他早年學習縱橫家之學,晚年才開始學習《周易》、《春秋》和諸子百家的學說。

他遊歷於齊國許多讀書人之間,或許是學派間的衝突,沒有哪個儒生肯厚待他,齊國許多讀書人也共同排斥他,他無法在齊國再待下去了。

他生活貧困,向人家借貸也借不到,只得到北方的燕、趙、中山之地遊學,但在那裡也受到冷遇。

他認為各諸侯國都不值得去遊學,就西入函谷關,去見大將軍衛青。

衛青屢次向皇上推薦他,皇上就是不肯召見。

他帶的錢財漸漸花光了,因為久居長安,諸侯的賓客們都開始討厭他,於是被一逼一無奈,他直接向皇帝上書。

沒想到他早晨進呈奏書,傍晚時皇帝就召見了他。

當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也一同向皇帝上書,武帝一同召見了主父偃和徐樂、嚴安三人並且和他們詳談了許久,對他們說:「你們原來都在哪裡啊?為什麼我們相見得這樣晚啊?」

於是,武帝就任命他們三人為郎中。

此後,主父偃屢次進見皇帝,上疏陳說政事。

武帝非常賞識,一年當中,四次提升了主父偃的職務。

推恩削藩

武帝在位前期,諸侯國勢力仍很強大,而且還在不斷地膨一脹,聰明人都知道他們終歸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主父偃就向皇上勸說道:「古代諸侯的土地不超過百里,強弱的形勢很容易控制。

如今的諸侯有的竟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

天下形勢太平時,就容易驕傲奢侈,做出一婬一亂的事情,形勢一旦危急,就會依仗他們強大的國力,聯合起來反叛朝廷。

現在如果用法律強行削減他們的土地,那麼他們就會起兵反叛,前些時候晁錯的做法就出現這種情況,既徹底解決不了問題,還給國家帶來動亂。

如今,諸侯的子弟有的達到十幾個,而只有嫡長子有繼承封國的權利,其餘的雖然也是諸侯王的親骨肉,卻無尺寸之地。

這樣做,仁一愛一孝親之道就得不到宣揚。

希望陛下命令諸侯推廣恩德,把他的土地分割給子弟,封他們為侯,諸侯子弟必然人人高興。

皇上用這種辦法施以恩德,實際上卻分割了諸侯王的國土,不必削減他們的封地,卻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武帝一聽,果然是一舉兩得的好計策,便聽從了他的計策。

主父偃又勸皇帝說:「陛下的陵寢——茂陵地區剛剛成為一個縣,全國豪強富人,作一奸一犯科之人,都可以遷徙到茂陵,在那裡有強大的軍隊鎮守,他們也翻騰不起來。

另外還可以充實京城的人口,這就叫做不施誅殺而禍害消除。」

皇上又聽從了他的主張。

各諸侯國從此逐漸不再成為朝廷的威脅。

主父偃還曾盛稱朔方土地肥沃富饒,外有黃河為險阻,蒙恬在此築城以驅逐匈奴,省去轉運和戍守漕運的人力物力,這是擴大中國土地、消滅匈奴的根本。

皇上最終採納主父偃的建議,設置了朔方郡。

快意恩仇

主父偃還是沒有改變大嘴巴亂說話的一毛一病,經常舉報別人的罪責。

大臣們害怕主父偃的利嘴,紛紛賄賂他。

有人勸主父偃說:「你太橫行了,應該收斂才對,那才是長久之計。」

主父偃說:「我從束髮遊學以來已四十餘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實現,父母不把我當兒子看,兄弟們不肯收留我,賓客拋棄我,我窮困的時日夠久了。

況且大丈夫活著如不能做大夫用五鼎烹煮食物,那麼死時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罰好了。

我就好像路途還很遙遠,太一陽一卻已經下山了,所以要抓緊時間『橫行』,追求那份快一感,正所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一時擁有。」

主父偃曾向皇上講了齊王劉次景在宮內一婬一亂的行為,皇上就任命他為齊相,監視齊王。

主父偃到了齊國,把他的兄弟和以前的賓客全都召來,拿出錢財散發給他們,數落他們說:「我當初貧困的時候,兄弟不給我衣食,賓客不讓我進門。

如今我做了齊相,諸君中有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你們的勢力眼,讓我寒心啊。

我現在同諸君絕交了,請不要再進我主父偃的家門!」他派人用齊王與其姐姐通一奸一的事來刺激齊王,齊王以為終究不能逃脫罪責,就自一殺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