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英雄末路(21):韓王信,是戰國時候韓襄王的庶孫,他身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英雄末路(21)

史記新讀

英雄末路(21)

重整河山

韓王信,是戰國時候韓襄王的庶孫,他身高八尺五寸,儀表堂堂。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以後,燕、齊、趙、魏等國都已經擁立了新王,項梁也已經擁立了楚懷王。

原來的諸侯國之中,唯獨韓國後繼無人。

因此,諸侯們確立了六國時期韓國的庶公子橫一陽一君韓成為韓王,希望依靠他來安一撫韓國原有的領土。

項梁戰死定陶以後,韓王成投奔了楚懷王。

劉邦率軍攻打一陽一城,同時命令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收服韓國的故土。

張良在略定過程中找到了後來的韓王信。

劉邦便任命他為韓國的將軍,率軍跟隨自己進入了武關。

滅亡秦朝以後,項羽重分天下,劉邦被封為漢王。

後來,韓信跟隨他進入關中,他勸劉邦說:「項羽把好的土地都分封給自己的親信將領,唯獨大王被封在這邊遠的地方,等於是降職。

您的士兵都是山東人,時刻期盼著返回家鄉。

如果您現在乘著士兵們銳氣正盛,向東進軍,就可以爭奪天下啊!」這些話正中漢王的下懷,從此把他看作了心腹。

不久,劉邦回師平定三秦,答應韓信說日後會封他為韓王。

於是,劉邦任命韓信為韓國的太尉,率軍去攻取韓國的領土。

項羽分封的諸侯王紛紛前往自己的封國,而韓王成因為沒有跟隨他作戰、沒有軍功,並未被遣回自己的封國,被改封為列侯。

後來,項羽聽說劉邦派遣韓信去攻取韓地,便急忙封當初自己巡視吳縣時候的舊交縣令鄭昌為韓王,讓他去抗擊漢軍。

漢二年,韓信攻佔了韓國的十餘個城邑。

劉邦到達河南郡以後,韓信借勢猛攻鄭昌的駐地一陽一城。

鄭昌投降以後,劉邦封韓信為韓王,命令韓信率軍跟隨自己的左右。

次年,劉邦撤出滎一陽一,韓信、周苛等人留守。

不久,楚軍攻下了滎一陽一,韓信投降,但是很快偷偷地又逃回了漢王營地。

劉邦不計前嫌,再次封韓信為韓王,韓信終於跟隨劉邦打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

漢五年的春天,韓信接受了漢朝的符節,被正式封為韓王,定都穎川。

叛逃匈奴

次年春天,劉邦認為韓信有武才,而他所轄的地區是天下的要害,雖然相信他不會叛變,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全、穩定,劉邦下詔,調遣韓信管轄太原以北地區,防禦匈奴,定都晉一陽一。

後來,韓信上書說:「韓國毗鄰邊界,匈奴屢次入侵。

晉一陽一(今山西太原)距離邊塞遙遠,不便於指揮防禦,所以,臣請求遷都馬邑(今山西朔縣)。」

劉邦答應了韓信的請求。

這年秋天,匈奴的冒頓單于率領重兵圍攻韓信,韓信十分被動,便多次派遣使臣到匈奴去謀求和解。

劉邦出兵解救韓信,但是得知他曾經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便懷疑他有異心,還派人責問他。

韓信害怕自己被殺,就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打漢軍。

反叛以後,韓信將馬邑獻出,投降了匈奴,並且幫助他們攻打太原。

漢七年的冬天,劉邦御駕親征韓信叛軍,在銅堤(今山西沁縣南)打敗了他的軍隊,殺死了他的部將王喜,韓信本人跑到了匈奴地區。

他的部將白土縣人曼丘臣、王黃,擁立六國時候趙王的後代趙利為王,收編了韓信的散兵,與韓信以及冒頓單于謀劃著攻打漢軍。

不久,冒頓派遣左右賢王率領一萬多騎兵,會合王黃等人,屯兵在廣武以南。

後來,這支軍隊到達了晉一陽一,在與漢軍的交戰中失利,接著又在離石失利。

很快,匈奴又在樓煩西北聚集了兵馬,劉邦派遣車馬軍擊敗了他們。

戰爭的態勢朝著有利於漢軍的方向發展。

劉邦以為自己多次擊敗匈奴軍隊,覺得他們不堪一擊,一聽說冒頓單于駐紮在代谷,便派人去偵查情況。

想一勞永逸地消滅匈奴,平定邊患。

於是,劉邦率軍從晉一陽一到了平城(今陝西省大同市東北)。

誰知他剛登上了城外的白登山,就被匈奴的大軍包圍。

後來,劉邦派人用大禮賄賂匈奴的王后。

王后替他向單于說情,劉邦才得以衝出包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兩國分別罷兵,以後的日子裡,韓信替匈奴帶兵,時常地侵擾漢朝的邊境。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