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4):向壽和公孫奭對這件事表示抗議,但沒有結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4)

史記新讀

忠臣良將佐秦王(4)

甘茂後來向秦昭王進言,把武遂再歸還給韓國。

向壽和公孫奭對這件事表示抗議,但沒有結果。

向壽和公孫奭從此心懷怨恨,便誹謗甘茂。

甘茂很害怕秦王處罰自己,於是不再進攻魏國的蒲阪,偷偷地逃掉了。

最後樗裡子跟魏國議和,撤了兵。

蘇代助甘茂

甘茂逃離秦國的時候,想去投奔齊國,途中遇上了蘇代。

蘇代受齊國委派出使到秦國。

甘茂想請求蘇代幫助自己,就對他說:「我在秦國遭到小人的陷害,因為害怕被殺而逃了出來,直到現在還沒有藏身的地方。

我聽說有個貧家女跟一個富家女一同紡織,貧家女說:『我沒錢買蠟燭,而您的蠟燭光照很足,在不影響您的情況下,您要能讓我借一點餘光得到方便,我感激不盡。

』如今我身陷窘境,而您身居高位,出使秦國。

我的妻子兒女還留在那裡,所以希望能借您的光去救濟她們。」

蘇代答應了。

蘇代到秦國去完成出使的使命後,趁機勸說秦王:「甘茂不是一個普通的士人。

他在秦國時,連續受到幾代君王的重用。

秦境裡從殽山要塞直到鬼谷,他都清楚地知道哪裡地形險阻、哪裡地勢平坦。

如果他通過齊國聯合韓國和魏國,反過來借地理的熟悉算計秦國,這將對秦國是相當不利。」

秦王說:「那請教先生,該怎麼辦好呢?」

蘇代不緊不慢地說:「大王不如備下厚禮,加倍俸祿把他忽悠回來,如果他來了,就把他囚禁在鬼谷,終身不讓他外出,一來他沒有出賣秦國的機會了,二來如果大王有事也可以輕易地讓他為您服務。

一舉兩得!」秦王高興地一拍大一腿說:「先生的主意甚好。」

於是封甘茂為上卿,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迎接他。

甘茂是個聰明人,當然不肯回去了。

蘇代回國對齊湣王說:「甘茂是一個賢能的人。

如今在秦國封為上卿,又有人帶著相印來迎接他。

甘茂感激大王的恩德,願做大王的臣子,所以推辭著不肯回去。

現在大王準備怎樣任用他呢?」

齊王說:「好,我知道了。」

於是他也封甘茂為上卿以示挽留。

秦國知道後便免除了甘茂家裡的賦稅和徭役,與齊國爭相收買甘茂。

一時間甘茂成了秦齊兩國的香餑餑了!

向壽拜相

齊國派甘茂出使楚國時,楚懷王剛剛跟秦國聯姻,正在興頭上,十分輕視與齊國建立的友好關係。

秦國聽說甘茂在楚國,就派人對楚懷王說:「甘茂在我國一直擔任官吏,由於某些原因到了齊國,希望楚王您把甘茂遣送回秦國,我國將感激不盡。」

楚王心思一動,問自己的謀士范蜎道:「我想在秦國安置丞相,誰比較合適?」

范蜎回答說:「我才疏學淺,還無法斷定誰當丞相對我國有利。」

楚王說:「我想讓甘茂回秦國做丞相,您看怎麼樣?」

范蜎一口回絕道:「不行!笆茂的老師史舉是下蔡的看門人,一沒有真才實學輔佐君王,二不能養家餬口,他為人苟且卑賤、貪財好利,人所共知,沒有人不鄙視他的,而甘茂卻對他服服帖帖,恭敬馴順。

因而甘茂去侍奉賢德英明的秦惠王、明察秋毫的秦武王、雄辯睿智的張儀,謀取十個官職也不會有問題。

甘茂的確是一個賢能的人,然而卻不能讓他在秦國做丞相。

秦國有了賢能的丞相,那就對楚國不利了。

況且大王從前曾派召滑一到越國任職,而召滑暗中設下計謀破壞越國,因此厲門這麼輕易地成了楚國南面的要塞,江東也被劃成郡縣。

我想大王能有這樣的功績,主要是因為越國混亂而楚國安定。

如果大王只知道把這項策略用到越國,卻忘了把它用到秦國,我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因此,大王如果想在秦國安置丞相,向壽就是不二人選。

向壽是秦王的親戚,小時候跟秦王好到共穿一件衣服,長大後又與秦王同坐一輛車子出行,兩人的關係十分密切,另外向壽為人不如甘茂機智,擔任丞相必定沒有什麼作為。

大王如果想讓向壽執掌政權,就一定要讓他在秦國成為丞相,那樣才對楚國有利。」

隨後楚王派使者去請求秦王讓向壽擔任丞相之職。

秦王最終答應了楚國的請求。

而甘茂則因為楚國的國家利益再也回不到秦國去了,最後死在了魏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