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劉崇傳:小時游手好閒,一愛一好陸博意錢的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劉崇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劉崇傳

劉崇,太原人,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堂弟。

小時游手好閒,一愛一好陸博意錢的遊戲。

成年後參加河東軍隊。

後唐長興年中,遷任虢州軍校。

漢高祖鎮守并州、汾州時,上奏章任劉崇為河東步軍都指揮使。

一年後,授麟州刺史,又任河東馬步軍指揮使兼三城巡檢使,遙任泗州防禦使。

漢高祖在河東起兵,以劉崇為特進、檢校太尉,代理太原尹。

這年五月,漢高祖南行,以劉崇為北京留守,接著加封同平章事。

漢隱帝即位,加封為檢校太師、兼侍中。

乾佑二年(949)九月,加封兼中書令。

當時漢隱帝因為年小就即位,政權掌握在大臣手中,劉崇也招募亡命的一黨一徒,修繕兵甲戰具,作保全自身的打算,朝廷的命令,大多不奉行,徵收聚斂於一方土地,全無放鬆寬閒的日子,人民以此感到非常痛苦。

三年十一月,隱帝遇難,朝廷商議擁立劉崇的兒子徐州節度使劉斌貝為國主,恰逢後周太祖郭威被軍中士兵推舉為帝,降封劉斌貝為湘一陰一公。

劉崇於是派牙將李鞏言奉書請求周太祖讓劉斌貝回到藩鎮,碰上劉斌貝已死了,周太祖只好用好言回答劉崇。

後周廣順元年(951)正月,劉崇僭稱帝號於河東,稱國號為漢,自己改名叫..,仍以乾佑作為年號,任他兒子劉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太原尹,以判官鄭拱、趙華為宰相,以副使李瑰、代州刺史張暉為心腹大臣。

旋即派劉承鈞率領士兵攻打晉、隰二州,不能獲勝而退回。

九月,劉崇親自領兵由一陰一地關侵犯晉州,又向契丹請求援軍,契丹派出五千騎兵幫助他,劉崇會合契丹兵力以進攻平一陽一,又分出兵力進犯昭義。

周太祖派樞密使王峻等率領大軍以援助晉州、絳州,劉崇聽到周朝王師來到,就焚燒營寨而逃。

這一年,晉州、絳州下大雪,劉崇駐軍六十多天,邊民們逃到險要的地方保衛自己,兵士們無處掠搶,臉上已有飢餓之色,等到達太原時,逃亡的兵士已有十分之三四。

二年二月,劉崇派遣士兵三千多人進犯府州,被折德..打敗,他所統率的岢嵐軍被折德..奪取。

劉崇自從僭號稱帝之後,用重金向契丹求援,又向契丹國主自稱侄兒以服事契丹國主,契丹冊封劉崇為英武皇帝。

到周世宗即位後,劉崇又向契丹請求軍隊,以圖謀寇犯中原,契丹派遣將領楊袞會合劉崇兵力,大舉進攻迫近潞州。

周世宗顯德元年(954)三月,周世宗親征,與劉崇在高平交戰,大敗劉崇。

劉崇與親信騎兵十多人翻山而逃,半夜迷了路,不知往哪裡走,便劫持村民為他們做嚮導,誤走上通往晉州的道路,走了百多里才發覺。

劉崇大怒,殺了做嚮導的人,找到其他的道路逃走,於是改名換姓,穿上帶一毛一的短褐,戴著樺葉雨笠而逃。

到沁州,與跟從他的三五位騎兵歇息在郊外的屋子裡,十分饑寒,便偷偷派人告訴偽沁州刺史李廷誨,李廷誨饋贈他盤餐,解下衣裘送給他。

每到沁州屬下城邑,縣吏們都奉上食物,而劉崇等人筷子都沒拿好,一聽到周朝軍隊來了,就倉皇逃命而去。

劉崇年老力衰,伏一在馬背上,日夜奔跑逃竄,僅能支持下來。

距太原三十里,他的兒子劉承鈞夜晚領一百士兵迎接他入城。

到周朝軍隊兵臨太原城下時,劉崇十分恐懼,固守城池不出來迎戰。

一個多月,周世宗才撤回軍隊。

顯德二年十一月,劉崇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劉承鈞繼承偽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