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趙在禮傳:曾祖父趙景裕,祖父趙士廉,都不曾入仕做官。父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趙在禮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趙在禮傳

趙在禮,字干臣,涿州人。

曾祖父趙景裕,祖父趙士廉,都不曾入仕做官。

父親趙元德,擔任過盧台軍使。

趙在禮最初事奉燕帥劉仁恭,擔任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劉仁恭派他兒子劉守文驅逐浮一陽一節度使盧彥威,佔據了那座城池,提升趙在禮為軍使,以輔佐劉守文。

到劉守文死後,趙在禮又事奉他的兒子。

劉延祚被劉守光殺害,劉守光的兒子劉繼威又被步將張萬進殺害,趙在禮於是事奉張萬進。

張萬進投奔到汴梁,趙在禮便與滄州留後一毛一璋歸順太原。

後唐同光末年,擔任效節軍指揮使,駐紮在貝州。

碰上軍士皇甫暉等興兵作亂,推舉指揮使楊..為統帥,楊..不從,被亂兵殺害,亂兵提著楊..的頭顱來脅迫趙在禮為帥。

趙在禮知道不可抗拒,便答應下來,在同光四年(926)二月六日率領亂兵進入鄴都,趙在禮自稱為留後。

唐莊宗派明宗率兵討伐他,恰好城下軍隊發生一騷一亂,趙在禮迎接明宗進入城內,有關事跡都記載在《唐書》裡。

莊宗天成元年(926)五月,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保。

任命下達後,趙在禮秘密奏報軍情,不想除官調任,並且請求再等候一段時間,不久就改任他為天雄軍兵馬留後、鄴都留守、興唐尹。

接著,趙在禮帶著皇甫暉、趙進等相繼赴郡就任,上表請求更換旌旗和旄節。

十二月,被任命為滄州節度使。

二年(927)七月,移鎮兗州。

長興元年(930)入朝擔任左驍衛上將軍,不久改任同州節度使。

時逢晉高祖接受明宗命令統帥大軍討伐蜀人,以趙在禮兼任西川行營步軍都指揮使,收復劍州後返回。

四年(933),移鎮襄州。

清泰三年(936),擔任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晉高祖登上皇位,移鎮鄆州,加封檢校太師、兼侍中,賜封衛國公。

天福六年(941)七月,任許州節度使。

八年四月,移鎮徐州,進封為楚國公。

晉少帝開運元年(944),因契丹為患,少帝商議北征。

八月一日,下旨任命了十五個將領,讓趙在禮擔任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

十一月,改任行營副都統,仍兼任都虞候。

奉命屯守澶州,再次擔任兗州節度使,仍舊擔任副都統。

三年一月,任晉昌軍節度使。

當時少帝替他的兒子石延煦娶趙在禮的女兒為妻,行禮那天,儀式很是隆重,京城以為是榮耀盛事。

五月,進封為秦國公,食邑累加至一萬三千戶,實封一千五百戶。

趙在禮歷任十幾處藩鎮,善於經營生意,儲積財貨巨萬,兩京以及他所到過的藩鎮,都有他的宅第店舖羅列成行。

在宋州時,正逢天下飛蝗為害,趙在禮讓各家各戶張開布幌旗幟,敲擊鼙鼓,蝗蟲都越境離去,人們也都佩服他的聰慧智謀。

大凡聚斂得到的財物,只用來進奉權貴豪族、尊崇佛教而已。

當契丹進入汴州,他從藩鎮奔赴京城,當時契丹首領、奚王拽剌等正在洛一陽一,趙在禮望塵致敬,而契丹首領索取貨物財寶,趙在禮又非常憤恨。

走到鄭州,止歇在旅舍,聽說同州劉繼勳被契丹拘捕,非常震驚。

天福十二年(947)一月二十五日夜晚,用衣帶繫在馬棚欄杆上上吊自一殺而死,時年六十六歲。

後漢高祖登上皇位,追贈中書令。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