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李繯傳:徐溫字叫敦美,也是海州人,開始時跟隨淮南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李繯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李繯傳

李韁,本為海州人,是偽吳國大丞相徐溫的養子。

徐溫字叫敦美,也是海州人,開始時跟隨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在廬州起兵,逐漸升到軍校職位。

唐朝末年,青州王師範被梁太祖朱溫圍困,到淮南請求救兵,楊行密發兵救援,徐溫當時擔任小將,也在救兵行列之中。

部隊到達青州南部邊界時,王師範已被打敗,淮南部隊士兵於是大肆搶掠而回。

李韁當時年齡幼小,被徐溫抓獲,徐溫喜一愛一他的聰明機靈,於是收養他做自己的兒子,起名叫徐知誥。

唐昭宗天..初年,楊行密去世,他的兒子楊渥即位,遇上左衛都指揮使張顥殺害了楊渥,想投降梁太祖。

徐溫對張顥說「:這裡距離梁國,往返三千里,不經過一個多月都不能成事,軍隊國家沒有了主,沒有了主就將發生變亂,不如先立一人為主,再慢慢籌劃投奔梁國的事。」

張顥認為他說得對,於是擁立楊渥的弟弟楊渭為統帥。

徐溫接著殺掉了張顥,楊渭授予徐溫常州刺史、檢校司徒的偽職。

徐溫留在廣陵,派李韁主持常州事務。

這一年是唐朝天..五年(904)。

天..七年,徐溫服母喪,服喪期滿後重新授予檢校太尉、溫州刺史官職,充當溫州一團一練觀察使。

八年,宣州反叛,徐溫與都將柴再用征討平定了叛亂,被加封為同中書平章事,充當淮南行軍司馬、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鎮海軍節度使、浙江西道觀察使。

十二年八月,吳王命徐溫出任鎮守潤州,以他的兒子徐知訓主持政事,加封徐溫為鎮海軍轄區內水陸馬步軍都指揮使,兼任寧國軍節度使,宣州、歙州、池州觀察使。

這時李韁任徐溫的屬郡升州的刺史,於是大力治理升州官署,徐溫上表奏請將升州官府搬到金陵,吳國國王授予徐溫升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偽職,充當鎮海軍節度副使,主持節度使的事務,任李韁為鎮海軍節度副使、代理潤州刺史,充當潤州一團一練使。

十五年,徐知訓被授與淮南行軍副使、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官職,統管軍府事務。

不多久,徐知訓被大將朱瑾殺死,徐溫以李韁代理主持國政。

第二年,徐溫冊立楊渭為天子,僭號稱為大吳國,改唐朝天..十六年為武義元年。

天..十八年(921),楊渭去世,徐溫聞訊後,從金陵飛馳回到揚州,連夜進入廣陵,商議擁立誰即位。

有人打探徐溫的意旨,就談到三國時蜀主劉備臨死遺命諸葛亮的故事,徐溫厲聲說:「即使楊家沒有男兒,有女兒都應當擁立,不得有異議。」

因此大家內心才安定,於是到潤州迎回丹一陽一王楊溥,於當年六月十八日即偽位,改元為順義。

從此徐溫父子勢力更加強盛,內外共同專擅吳國國政,楊氏只是主持吳國的祭祀而已。

徐溫接連陞官到竭忠定難建國功臣、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軍節度使、寧國軍節度使、宣歙池等州管區內營田觀察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中書令、金陵尹、東海王,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五百戶。

將偽順義七年改元為偽乾貞元年,即後唐天成二年(927)。

這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徐溫去世,偽贈為大元帥,追封為齊王,謚號叫忠武。

李韁在此以前夢見被徐溫背著上山,一個月後徐溫去世,李韁就被偽授為輔政興邦功臣,知內外左右事、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中書令、宣城公。

李韁從平定朱瑾之亂後,就執掌吳國國政。

天成四年,偽吳國改元為太和元年,這年李韁出鎮金陵,旋即被封為東海王。

到清泰二年(935)吳國改元為天祚元年,這一年以金陵作為齊國,封李韁為齊王,於是追封徐溫謚號為忠武王,廟號為太祖。

李韁又進位為太尉、錄尚書事,留鎮金陵,以他的兒子李景在揚州總理國政。

不久,偽加李韁九錫隆禮,建立天子旌旗,改金陵為西都,以揚州為東都。

李韁建國依照齊、梁舊例,起用徐王介為齊國右丞相,宋齊丘為左丞相,作為謀劃的重臣。

偽吳國天祚三年(937),楊溥把帝位禪讓給李韁,稱國號叫大齊,改元為升元,建都於金陵,這時是後晉天福二年。

李韁於是冊封楊溥為讓皇,那冊文說:「接受禪位的老臣徐知誥,謹上冊封皇帝為高思元弘古讓皇等。」

仍以楊溥的兒子遙任平盧軍節度使,遷到海陵。

李韁自己說他是唐玄宗的第六個兒子永王李瞞的後裔,唐朝天寶末年,安祿山接連攻陷兩京,玄宗逃到蜀地,詔令任李瞞為山南、嶺南、黔中、江南四道節度採訪等使。

李瞞到廣陵後,大量募集兵馬戰甲,有窺視圖謀江左之心,後被唐朝官軍打敗,死在大庾嶺北,所以李韁認他為遠祖。

於是恢復姓李,開始改名為韁,國號叫作大唐,尊徐溫為義祖。

李韁僭即帝位共七年,後由兒子李景即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