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周德威傳:剛開始時在武皇手下任帳中騎督,驍勇善於騎射,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周德威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周德威傳

周德威,字鎮遠,小名一陽一五,朔州馬邑人。

剛開始時在武皇手下任帳中騎督,驍勇善於騎射,膽量智力都強過他人,長期在雲中郡,熟悉邊疆的戰事,觀望煙塵報警,便能推測出兵力大小,唐僖宗乾寧年中,任鐵林軍使,跟隨武皇討伐王行瑜,因戰功升任檢校左僕射,移任內衙軍副。

僖宗光化二年(899)三月,汴將氏叔琮率軍一逼一近太原,有一個叫陳章的人,以勇一猛知名,大家稱他為「夜叉」,他對氏叔琮說:「晉人所依靠的是週一陽一五,我願擒獲他,請賞給我一郡。」

陳章經常騎著一匹青白色的馬穿著紅色甲冑來和別人區別。

武皇告誡周德威說「:我聽說陳夜叉想抓住你求賞,你應認真防備。」

周德威說:「陳章說大話,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後來周德威挑戰汴軍,告誡部下說:「如果陣上見到陳夜叉,你們只管走開。」

周德威穿著一般的衣服上陣挑戰,部下假裝退下,陳章策馬追來,周德威從背後揮動鐵木過把他打下馬,活捉獻上,因此而知名。

天復年中,晉軍在蒲縣失利,汴將朱友寧、氏叔琮一逼一近晉一陽一。

這時各軍還沒集合起來,晉一陽一城中大為恐慌,周德威和李嗣昭選召一精一銳士兵從各座城門出擊,攻打敵營,擒獲斬殺,汴軍應付不過來,只好退走。

天..三年(906),和李嗣昭聯合燕軍攻潞州,降伏丁會,以軍功升任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替李嗣昭任蕃漢都將。

李思安侵犯潞州時,周德威在余吾駐軍。

這時十萬汴軍修築夾城,圍住潞州,城內外斷絕來往,周德威用一精一銳騎兵一逼一近,屢敗汴人,進軍到高河紮營,派騎兵游擊狙殺打柴草的汴人。

汴軍閉壁不敢出,從東南山口修築甬道、柵欄和夾城相連,周德威的騎兵,推倒城牆填塞溝塹,每天作戰幾十次,前前後後俘斬無數。

汴軍的驍將黃角鷹、方骨侖山,都被活捉。

天..五年(908)一月,武皇病重,周德威退到亂柳紮營。

武皇去世,四月,命令周德威回師。

這時莊宗剛剛即位,周德威在外掌握重兵,很有一些沒有根據的議論針對他,使得朝廷內外擔心他生事。

周德威到京後,獨自騎馬進見莊宗,趴在武皇靈柩上痛哭,哀痛得受不了,因此大家都放下心了。

這個月二十四日,跟隨莊宗再次援救潞州。

二十九日,周德威的前軍在橫碾紮營,離潞州四十五里。

五月一日,早晨霧氣一陰一暗,晉軍埋伏一在三垂崗下,第二天,直奔夾城,攻關破壘,梁軍大敗,解除了潞州之圍。

起初,周德威和李嗣昭有私怨,武皇臨死時對莊宗說「:李嗣昭竭忠盡孝不背叛我,現被重圍在潞州已一年多,又似乎與周德威有隔閡,傳我的命令告訴周德威,如不能解除對潞州重圍,我死有遺恨。」

莊宗傳達遺言,周德威感動得流淚,所以全力以赴,終於破除強敵,與李嗣昭和好如初。

以軍功升任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軍節度使。

天..六年(909),岐人進攻靈夏,派使者來求助,周德威渡黃河去接應,回師後,授任蕃漢馬步軍總管。

七年十一月,梁軍佔據深、冀二州,梁將王景仁率八萬人到達柏鄉,鎮州節度使王容前來告急,莊宗派周德威率領前軍出井陘,駐紮在趙州。

十二月,莊宗親自出征,二十五日,進一逼一梁軍營地,離柏鄉五里路,在野河上紮營。

梁軍大將韓京力率領三萬一精一兵,鎧甲上都披上絲綢,金銀閃爍,望去一片森然,晉軍士兵害怕得變了臉色。

周德威對李存璋說:「敵人結成陣勢而來,看這種形勢,目的不在作戰,而是用兵甲炫耀一下。

我軍士兵突然見他們衝來,以為抵擋不住,這時如不挫敗他們的銳氣,我軍就振作不了。」

於是派李存璋對各軍說「:你們看見這些敵人嗎?這些汴州的英武健兒,只不過是殺豬賣酒做僕人小販的,虛有其表,即使披上一精一甲,十個也當不上我們一個,足可擒獲他們。」

周德威親自率一精一銳騎兵攻擊敵軍兩翼,左衝右殺,反覆進出。

這一天,俘敵一百多,敵人渡河退走。

周德威對莊宗說「:敵人驕氣太盛,應該按兵不動以等待他們衰弱下去。」

莊宗說:「我率領孤軍,救難解困,敵軍乃三鎮烏合之眾,應該速戰速決,你想謹慎從事,我卻擔心這樣不行。」

周德威說:「鎮州、定州的士兵擅長守城,對列陣野戰則一向不太熟悉。

我軍破敵,只有依靠騎兵,平田廣野,容易施展。

今天一逼一近敵營,已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虛實,這樣勝負就難以確定了。」

莊宗不高興,回帳中躺下。

周德威擔心此事,對監軍張承業說:「王想速戰,用烏合之眾去對付強大的敵人,可說是不量力而行。

這裡離敵人很近,只隔一道小河,他們如夜裡用小木橋渡河,我們都將被他們俘虜了。

如退兵到高邑,引敵人離開營地,等他們出來我們就回來,再用輕騎兵搶奪他們的糧草,不出一個月,敵人必定失敗。」

張承業進帳跟莊宗一講,莊宗便放下了心。

周德威找來投降的敵兵詢問敵情,回答說:「王景仁下令造浮橋有好幾天了。」

果然不出周德威所料。

二十七日,便退兵據守高邑。

天..八年(911)一月二日,周德威率騎兵到柏鄉挑戰,在村莊之間設下埋伏,派三百騎兵一逼一近梁軍營地。

王景仁帶全部人馬結陣而來,周德威轉戰而退,梁軍乘勢趕來,一直追到高邑南邊。

這時步兵沒有排成陣列,周德威在黃河邊上用騎兵列陣抵抗。

中午時,兩軍排好陣勢,莊宗問出戰時機,周德威說:「汴軍氣盛,可以以逸待勞制一服他們,如輕易與他們決戰,很難抗得住。

古時行軍一天不超過三十里,因為擔心糧食供一應不上,士兵飢餓。

現在敵人從遠方趕來決戰,即使帶了乾糧,也顧不上吃。

天黑之後,饑一渴難忍,戰事又緊迫,軍心既已疲倦,必然會要求退兵。

乘他們勞累,以有生兵力制一服他們,縱然不能大敗他們,兩翼的軍隊也會被消滅掉。

按我的籌劃,應在傍晚作戰。」

諸位將軍都同意他的看法。

這時梁軍用魏、博士兵為右翼,用宋、汴士兵為左翼,從下午二點到四點,陣勢稍稍後退,周德威指揮大軍喊道:「汴軍逃跑啦!」灰塵遮天,魏人收兵漸退,莊宗和史建瑭、安金全等人乘勢沖其陣營,兩邊夾攻,大敗梁軍,殺戮將盡,王景仁、李思安僅得以單身逃脫,俘獲將校二百八十人。

八月,劉守光僭稱大燕皇帝。

十二月,莊宗派周德威率步兵騎兵三萬人出飛狐,和鎮州將軍王德明、定州將軍程嚴等率軍討伐他。

九年一月,收復涿州,降服刺史劉知溫。

五月七日,劉守光派驍將單廷王圭帶一萬一精一兵出戰,周德威在龍頭崗與他相遇。

起初,單廷王圭對身邊人說「:今天活捉週一陽一五。」

臨陣以後,看見周德威,單廷王圭單槍匹馬追殺周德威,快追上了,周德威側身避開,單廷王圭稍稍後退,周德威揮木過把他打下馬,活捉單廷王圭,敵軍大敗,斬首三千級,俘虜大將李山海等五十二人。

十二日,周德威從涿州進軍到良鄉、大城。

劉守光失去單廷王圭,從此喪失勢力。

周德威的軍隊,收復許多郡城,前來投降的人不斷。

十年十一月,擒獲劉守光父子,平定幽州。

十二月,授予周德威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

周德威生一性一忠孝,感念武皇的褒揚恩遇,總想臨難獻身。

十二年,梁將劉尋從洹水乘虛準備侵入太原,周德威在幽州聽說後,直接率五百騎兵進入土門,聽說劉尋軍隊到樂平後不再前進,周德威就趕到南宮等候梁軍。

起初,劉尋想佔據臨清以扼住鎮、定二地運送糧餉的道路,行軍到陳宋口,周德威派將軍擒獲幾十人,都在背上砍了一刀,捆住後放掉。

他們回去後對劉尋說:「周侍中已佔據臨清了。」

周德威晚上急行軍扼守臨清,劉尋只得進入貝州。

這時周德威如不趕到臨清,勝負就很難說了。

天..十四年(917)三月,契丹侵犯新州,周德威失利,退保范一陽一。

敵人攻城有二百天,外邊援軍沒到,周德威安慰士兵,晝夜登城,最終保住懊城。

十五年,晉軍在麻口渡紮營,準備大舉用兵平定汴州。

周德威從幽州率軍趕到,十二月二十三日,進軍到胡柳陂。

天亮時,騎兵報告說:「梁軍來了。」

莊宗詢問怎麼作戰,周德威說:「敵人兼程趕來,營壘還沒修好,我軍營地已很牢固,守備綽綽有餘,既然要深入敵人疆土,必須想好一個萬全之策。

從這裡去大梁要兩夜時間,敵人的家屬,都在那裡,人之常情,誰不會掛念家國?以我深入敵境之軍,抗擊激烈憤怒之敵,如不以策略對付,恐怕很難一定取勝。

王只須按軍不動保住營壘,我用騎兵疲擾敵人,使他們不得紮營,到晚上,糧餉供一應不上,進退不得,這時乘勢攻擊,這就是破敵的辦法。」

莊宗說「:我們在黃河邊上天天挑戰,恨不得早點與敵交戰,現在閉門不戰,不是壯夫所為。」

便率親軍排列出戰,周德威沒辦法,只好隨從。

他對自己兒子說:「我不知會死在哪裡了。」

莊宗與梁將王彥章交戰,大敗梁軍。

周德威的軍隊在東邊,梁軍的游擊部隊襲擊晉軍輜重,眾人驚駭,逃進周德威軍中,因而混亂不成隊列。

周德威的兵少,不能解除混亂,父子都一起戰死。

在這之前,鎮星犯上將,占星者說「:對大將不利。」

這天晚上收兵,周德威就再沒回來,莊宗痛哭著對諸將說:「喪失我的良將,是我的過錯呀。」

周德威身高臉黑,笑的時候也不改容,每次列陣對敵,凜凜然有肅殺之氣,中興時期,號稱名將。

他死時,人人都歎惜。

同光初年,追贈太師。

天成中,下詔把他與李嗣昭、符存審一起配饗莊宗廟廷。

晉高祖即位後,追封為燕王。

兒子周光輔,歷任汾州、汝州刺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