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敬翔傳:唐神龍年間平一陽一王敬暉的後代。曾祖敬琬,是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敬翔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敬翔傳

敬翔,字子振,同州馮翊人。

唐神龍年間平一陽一王敬暉的後代。

曾祖敬琬,是綏州刺史。

祖父敬忻,為同州掾吏。

父親敬袞,任集州刺史。

敬翔一愛一好讀書,特別擅長於文章寫作,應用敏捷自如。

乾符年間,考進士落第。

到黃巢攻陷長安,才東出函谷關。

這時太祖剛鎮守大梁,有位叫王發的觀察支使,是敬翔的同鄉,敬翔前往依附於他,王發以故人的禮遇接待,但無從推薦使之顯達。

敬翔久後無計可施,於是替一人家寫寫書信名牒度日,常有名言警句出現,在軍中傳誦。

太祖沒讀過書,文章喜歡用淺顯明白的話,聽到敬翔寫的文辭,喜一愛一它,對王發說:「聽說你的老鄉很有才華,可帶他一起來見我。」

到謁見太祖對,敬翔的應對很合太祖心意,於是補任右職,常讓他隨軍。

敬翔不喜歡武職,請求補任文官,於是暫任館驛巡官,讓他專管檄文奏章。

太祖與蔡州賊人相拒連年,城門之外戰聲相聞,軍機要略之事,敬翔經常參予其間。

太祖非常高興,遺憾得到敬翔太晚,所以軍機政略,都向他咨詢。

蔡州賊寇平定後,太祖上奏朝廷任敬翔為太子中允,賜穿緋衣。

跟隨太祖平定兗州、鄆州,改任檢校水部郎中。

太祖兼鎮淮南時,任敬翔為揚府左司馬,賜給他金紫服色。

乾寧年間,改任光祿少卿。

天復年間,任檢校禮部尚書,遙任蘇州刺史。

昭宗從岐下回到長安,御臨延喜樓,召敬翔與李振登樓慰勞,授敬翔為檢校右僕射、太府卿,賜與迎鑾葉贊功臣的名號。

太祖接受禪讓登上帝位,敬翔從宣武軍掌書記、前太府卿,被授與檢校司空。

接著改樞密院為崇政院,以敬翔掌管院中事務。

開平三年(909)夏四月,太祖因..州、岐下侵擾,派劉知俊西征..州、延州,深憂事情不能成功,因而設宴顧問敬翔,以詢問西征之事。

敬翔剖析山川城邑虛實,軍糧多少,全部條分縷析上奏,就像平素熟悉的一樣,旁人無不驚異,太祖讚歎良久。

乾化元年(911),進封光祿大夫爵位,代理兵部尚書、金鑾殿大學士,掌管崇政院事務,被封平一陽一郡侯。

敬翔自從進入仕途東下以後,遭逢霸王之主,胸懷志向深遠,有經國濟世之略,從中和年間開始,到太祖接受帝位,其間三十多年,隨從征伐,出入帷幄之中,眾務集於一身,常通宵達旦不眠,只在馬上稍得休息。

每有補益之言,也不曾公開進諫,皇上在舉止行為間對某事稍有懷疑,敬翔就察知其意,必改而行之,所以輔佐皇上的方法,別人都不得而知。

到太祖病情加重,召敬翔到御一床一前接受托顧之命,並且深以并州賊寇未平為憾,敬翔嗚咽不忍,受命而退。

庶人朱友王圭篡奪帝位時,因為敬翔聲望滿天下,命他為宰相。

朱友王圭因為敬翔是先朝舊臣,有所畏忌,敬翔也總是推托有病,不理政事。

末帝即位後,趙、張一類人都處於權位要職,敬翔更不得志。

到劉尋丟失河朔,安彥之喪失楊劉,敬翔上奏說「:國家連年派兵出征,而國土一天天減削,不僅僅是因為兵驕將怯,朝廷的籌劃安排也有不當,陛下處於深宮之中,與陛下籌劃大事的都是身旁近臣,哪裡能預料決戰外敵的勝敗呢?先皇在世時,河朔一半在手中,先皇親領猛虎般的臣子和驍勇的戰將出征,尚且不能對敵人隨意而為,現在敵人兵馬已到鄆州,陛下不留意於此,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我聽說李亞子從居喪而統兵征戰,到現在已有十年,每次攻城對陣,無不親自冒著弓矢炮石,前日聽說進攻楊劉時,李亞子率先背負柴草渡河,一鼓登上城牆。

陛下溫文儒雅,未曾像這樣,派賀瑰之類與敵人相抗爭,而指望驅除敵寇,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陛下應當向耆老舊臣徵詢計策,另外籌劃長遠的計策,否則憂患就沒有停止的時日。

我雖然魯鈍懦怯,然而深受國恩,陛下如果確實缺乏人材,請讓我到邊疆試用效力。」

末帝雖然心知敬翔內心誠懇隱惻,但終因趙、張之諂言,說敬翔心懷怨恨,而不聽他的。

到王彥章在中都戰敗,晉軍長驅南來時,末帝緊急召見敬翔,對他說「:朕平常忽略了您的上奏,果有今日之患。

事情緊急了,請不要記恨,您將讓我怎麼辦?」

敬翔哭著奏言說「:臣受國家恩惠,將近三十年,從低微到顯赫,都是先朝的恩遇,雖名為宰相,實際上是朱家的老奴而已。

服事陛下就如郎君,憑臣的良心,哪敢有所隱瞞!陛下當初任用段凝為將領,臣已極力進言勸諫,而小人結幫袒護,以致有今天。

晉軍即將來臨,如果請陛下出奔狄地避禍,陛下必不聽從;如果請陛下出奇計對付敵人,陛下必定沒有果斷決策。

縱使張良、陳平再生,也難以轉禍為福,請讓我先死,我不忍心眼見國家宗廟隕墜。」

說罷,君臣相向痛哭。

到晉王攻陷都城,下詔令赦免梁朝大臣,李振對敬翔說:「詔令赦免我們,準備朝見新君吧。」

敬翔說「:新君如果問起我們,將用什麼話回答?」

這夜,敬翔在高頭裡住宅,宿於車坊之中。

天將亮,身邊人報告說「:崇政李太保已入朝拜見新君了。」

敬翔回室中歎息說「:李振枉自為一男子漢啊!朱家與晉人是仇敵,我等當初為朱家出謀劃策,而使君王失去威儀名聲,現在少主在建國門伏劍而死,即使新朝赦免我們的罪過,我又有何面日再進建國門啊。」

於是上吊自一殺而死。

幾天後,他的家人全被誅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