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王殷傳:曾祖王昌裔,為瀛州別駕從事使。祖父王光,為滄州教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王殷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王殷傳

王殷,瀛州人。

曾祖王昌裔,為瀛州別駕從事使。

祖父王光,為滄州教練使,因此以滄州為家。

唐朝末年,幽州、滄州大亂,王殷的父親王鹹圭,避亂南遷,因而投奔魏州軍中。

王殷自己說出生在魏州的開元寺,長大後參軍,逐漸升為偏將。

後唐同光末年,任華州馬步軍副指揮使,因而安家華州。

天成年間,調任靈武都指揮使。

清泰年間,張令昭佔據鄴城反叛,王殷跟隨范延光討伐他,王殷帶頭冒著弓矢炮石,首先登上城牆,因功授予祁州刺史,不久改任原州刺史。

王殷本一性一謙恭好禮,服事母親因孝順而聞名,每當與別人結交時,來去都要首先稟告母親,母親不答應,王殷就必不往來,即使在軍旅之中,交遊也不蕪雜。

當他做刺史時,政事稍為不佳,母親覺察後,就要王殷站在堂前,責問並用棍子打他。

後晉天福年間,王殷服母喪,不久晉高祖詔令王殷除喪任職,擔任憲州刺史,王殷呈上奏章推辭說:「臣是一位末將,出入對國家都無關緊要。

臣本是北地人,遭逢國家戰亂,從小遭遇喪父之痛,靠母親撫養訓導,才得以長大成一人,我不忍心這麼快就脫一下喪服,遠離母親的墳墓,叩請皇上准許我服完母喪。」

晉高祖嘉獎他的孝行並答應了他。

晉少帝即位,正逢上王殷服喪期滿,便召王殷典掌禁軍,後遷升到奉國右軍都指揮使。

後漢高祖登上帝位,王殷跟隨高祖到鄴下討伐杜重威,王殷與劉詞都身先士卒奮力戰鬥,被箭射中了頭部,很久,才從口中取出折斷了的箭頭,因此漢高祖表彰他。

乾佑末年,遷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遙任夔州節度使,遇上契丹侵犯邊境,派王殷領兵屯守澶州。

到李業等人作亂時,漢隱帝下密詔令澶州主帥李洪義謀害王殷,李洪義怕事情不能成功,反將事變告訴王殷,王殷與李洪義共同派人到鄴都,請周太祖郭威赴京平定內亂。

王殷跟從太祖平定京師,被授予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太祖即位,任王殷為天雄軍節度使,加封為同平章事,依舊典掌禁軍。

王殷赴任鎮守,讓侍衛司局跟從,凡黃河以北各鎮有戍守部隊的地方,都受王殷的指揮。

又在民間千方百計搜括財富,太祖聽到後厭惡他,因而派使者告訴他說:「我離開鄴都時,倉庫儲存了不少財物,您與國家同為一體,隨您要多少都取傍您,何必擔心缺少財富呢。」

廣順二年(952)夏天,太祖征討兗州回來,王殷在路旁迎拜,太祖賜宴後就走了。

當王峻犯罪法辦後,太祖派自己的兒子飛龍使郭從誨前往鄴都,令他口頭傳告王峻的罪惡,以安王殷的心。

廣順三年秋,因永壽節上表請求進京謁見太祖,太祖雖答應了他的請求,但又怕王殷圖謀不軌,旋即派使者去阻止他。

何福進在鎮州,一向憎惡王殷的專橫,何福進入朝時,摘錄王殷的一陰一私上奏太祖,太祖於是懷疑王殷。

同年冬天,因為不久太祖將在南郊祭天,王殷從藩鎮進京朝見,太祖令他依舊負責朝廷內外的巡邏警衛。

王殷進進出出,跟隨的部下不下數百人,又因為他儀態身材威武偉岸,看見他的人無不懼怕。

一天,王殷急匆匆入宮上奏說:「郊祭就在眼前,軍民大量聚集,臣在城外設防警備,請酌量增撥士兵武器,以防備發生不測之事。」

太祖為難。

這時,朝廷內外都因為太祖患病,走路都逐漸艱難,長久不上朝聽政,而又迫近郊祭大禮,王殷有威脅皇上的勢頭,都為之擔憂。

太祖於是竭力扶病坐在滋德殿,等王殷進來問候時,就令抓住他,立即下令流放他,等他出了都城,又立即殺了他,大家心裡才安定。

這年春末時,鄴城寺廟中懸掛著的鍾斷了繩子掉下來,又有火光從幡旗上出現。

王殷入京朝見時,鄴都人在離亭為他餞行,王殷上馬時腳踩空了馬鐙,翻下來摔倒在地,人們都驚愕認為不吉利,後果然遭禍。

太祖又立即令澶州主帥鄭仁誨趕赴鄴都,王殷的二兒子是衙內指揮使,不出來迎候拜見,鄭仁誨誅殺了他,把王殷的家屬遷往登州。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