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吐蕃傳:吐蕃人將他們的國主稱為贊普,設置大論、小論官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吐蕃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吐蕃傳

吐蕃,原居於漢朝西羌地區,有人說他們是南涼禿髮利鹿孤的後裔,他的子孫以禿髮為國號,語音訛變為吐蕃。

吐蕃人將他們的國主稱為贊普,設置大論、小論官以管理國事。

他們的風俗是隨水草放牧而無固定居所,然而也有城郭,都城叫邏些城。

不懂時令節候,以麥熟作為一年的開頭。

唐朝時吐蕃總是成為邊境禍患。

當初,唐朝將天下劃分為十道,河西、隴右共三十三州,以涼州為最大的藩鎮。

天寶年間設置八監,有牧馬三十萬,又設置都護以控制它。

安祿山之亂時,唐肅宗在靈武,全部徵召河西戍守的士卒收復長安、洛一陽一兩京,吐蕃乘虛而入襲取河西和隴右,百萬漢人都陷於吐蕃手中。

開成年間,朝廷曾派遣使者到西域,看見甘、涼、瓜、沙等州城邑仍如以前,陷於吐蕃的漢人看到唐朝使者的旌旗旄節,都夾立道旁迎接歡呼哭泣說「:皇帝還記得陷於吐蕃的生靈百姓嗎?」

那些漢人都是天寶年間陷於吐蕃的漢人的子孫,他們的言語已小有變異,而衣服形狀還沒改變。

到五代時,吐蕃勢力已經衰弱,回鶻、一黨一項等各羌族夷人分割侵佔了他們的土地,而不要他們的人民。

正逢中原衰落動亂,不能安一撫擁有西北,只有甘、涼、瓜、沙四州經常各自與中原相來往。

甘州為回鶻人帥營所在地,而涼、瓜、沙三州將佐官吏還自稱為唐朝官吏,經常向唐朝請求指示。

到梁太祖時,常以靈武節度使兼掌河西節度,巡視按察甘、肅、威等州,然而即使有這樣名義,涼州仍然自己擁立守衛的將領。

後唐長興四年(933),涼州留後孫超派遣大將拓拔承謙及僧道士耆老楊通信等人到京師,明宗授予孫超節度使之職。

清泰元年(934),留後李文謙前來聽取指令。

以後數年,涼州人驅趕走了李文謙,靈武馮暉派牙將吳繼興取代李文謙作為留後,這是天福七年(942)。

第二年,晉高祖派涇州押牙陳延暉帶著詔書前往安一撫涼州,涼州人共同劫持了陳延暉,立陳延暉為刺史。

到漢隱帝時,涼州留後折逋嘉施前來請求指令,漢隱帝即以他為節度使。

嘉施,是涼州的土豪。

後周廣順二年(952),嘉施派人到京師買馬。

這時後周由樞密使王峻掌權,王峻的好友申師厚,小時從盜賊起家,任兗州牙將,與王峻很友好,後來王峻顯貴,申師厚穿著破衣,蓬亂著頭髮,每天等候王峻出來,在王峻馬前訴說饑寒,王峻沒有怎麼打發他。

這時嘉施等人來京師請求朝廷委派將帥,王峻即向皇上建議說,涼州深入夷狄之地,中原政一府未曾任命官吏,請招募帥府中能率領供奉官前往任職的人,一個多月,沒有人應募,於是王峻上奏起用申師厚為左衛將軍,不久又授他為河西節度使。

申師厚到涼州後,上奏推薦押衙副使崔虎心、一陽一妃谷首領沈念般等人,以及中原留在涼州的漢人子孫王延翰、溫崇樂、劉少英等為將官佐吏,又從安國鎮到涼州分立三州以控制扼守各羌族部落,任用當地酋長土豪為刺史。

然而涼州夷族漢人雜處,申師厚原本識見才器狹小之人,不能安一撫擁有民心。

到周世宗時,申師厚留下自己的兒子而逃回中原,涼州於是與中原斷絕來往。

惟獨瓜州和沙州,在整個五代時期都經常與中原相往來。

沙州,後梁開平年間,有叫張奉的節度使,自稱為「金山白衣天子」。

到後唐莊宗時,回鶻來朝見,沙州留後曹義金也派遣使者跟隨回鶻使者而來,莊宗任曹義金為歸義軍節度使,瓜、沙等州觀察使、處置使。

後晉天福五年(940),曹義金去世,兒子曹元德繼位。

到七年,沙州曹地忠、瓜州曹元深都派遣使者前來。

周世宗時,又以曹元忠為歸義軍節度使,曹元恭為瓜州一團一練使。

他們所進貢的硇砂、羚羊角、波斯錦、安西白繲、金星礬、大鵬砂、目一毛一褐、玉一團一,都以來進貢的人的名義奉獻,而沙州首領的逝世、擁立以及世代次序,史傳都失去記載。

吐蕃在梁代不見於記載。

後唐天成三年(928),回鶻王仁喻來朝見,吐蕃也派遣使者跟隨仁喻而來,從此以後吐蕃使者多次來到中原。

唐明宗曾在端明殿接見吐蕃使者,問吐蕃主帥營帳所在的地方,回答說:「西距涇州二千里。」

明宗賜給吐蕃使者虎皮,每人一張,吐蕃使者都披著虎皮拜謝,彎腰回轉,抖落了氈帽,露出亂如飛蓬的頭髮,明宗以及身邊的人見後都大笑不止。

到漢隱帝時,吐蕃仍來朝見,以後就不再來了,史書也失去了吐蕃的君主世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