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董璋傳: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在豪士李七郎那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董璋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董璋傳

董璋,原是梁朝的驍將。

年幼時和高季興、孔循一起在豪士李七郎那裡當童僕。

李七郎原名叫李讓,曾以厚禮賄賂梁太祖,梁太祖一寵一愛一他,因而收為義子,賜姓朱,名友讓。

董璋長大後,得以在梁太祖帳下做事,後以軍功升為列校。

梁龍德末年(923),潞州李繼韜與梁朝結交。

這時潞州將領裴約正帶兵守澤州,不聽李繼韜的命令,據城固守。

梁末帝派董璋攻陷澤州,便授任澤州刺史。

這一年,莊宗進入汴州,董璋前來朝見,莊宗素來聽說他的名聲,待他很優厚,不久令他仍赴任以前官職,一年後被替代而歸。

這時郭崇韜當權,對待董璋尤其優厚。

同光三年(925)夏天,任命為..州留後,三年秋天,正式授予旄鉞任..州節度使。

九月,莊宗大舉發兵討伐蜀國,以董璋為行營右廂馬軍步軍都虞候。

這時郭崇韜任招討使,凡有軍機大事,都要召董璋參議決定。

這年冬天,蜀國平定,任董璋為劍南東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天成初年,加任檢校太傅。

二年,加同平章事。

這時安重誨當權治國,採納一奸一邪的計謀,說孟知祥一定不會為國家所使用,只有董璋生一性一忠義,可以特別予以一寵一任,命令他去謀取孟知祥。

加上董璋的兒子董光業任宮苑使,在朝廷勾結勢力,大力宣揚董璋的好處、孟知祥的壞處。

恩一寵一如此優厚,所以董璋更加放縱他的暴虐。

起初,奉使到東川的人,都說董璋對朝廷不恭敬。

四年夏天,明宗商議祭天的事,派客省使李仁矩帶詔書告訴兩川,又派安重誨寫信給董璋,徵收進貢物品,約好以五十萬為數目,不久董璋申訴說地方狹小、百姓貧窮,只答應進貢十萬而已。

第二天,董璋在衙署設宴招待李仁矩,到了中午李仁矩還沒來,董璋派人打聽,李仁矩正摟著娼婦和朋友在驛亭喝酒。

董璋大怒,立即帶數百人,拿著兵器,突然闖入驛中,令打開大門,李仁矩惶恐害怕,走進閣中,很久才被帶出來。

董璋坐著,要李仁矩站在台階下,手指著他罵道「:我當魏博都監時,你只不過是一個通風報信的小將,現在我是藩鎮諸侯,你接受君王使命,我擺設宴席迎接你這使臣,怎麼敢到中午還不來,自己在這裡狎一妓一胡鬧,豈不是對國事太不恭敬了!西川能殺了客省使李嚴,難道我就不能殺了你嗎?」

於是用目光向身邊人示意,讓他們抓住李仁矩捆起來,李仁矩流淚拜告才免於一死。

董璋騎馬回到衙署,撤掉宴席不招待他了,李仁矩回朝廷覆命,更是說董璋橫行不法。

沒多久,安重誨上奏任李仁矩為閬州一團一練使,不久又升為節度使。

長興元年(930)夏天,明宗祭天典禮結束後,加封董璋為檢校太尉。

這時兩川刺史曾以士兵做牙軍,小郡不止五百人,董璋已有點懷疑,等到聽說任命李仁矩鎮守閬州,董璋因此決定謀反。

又先寫信給兒子董光業說「:朝廷劃割我的屬郡另設節度使管理,駐兵三千,一定要殺我了。

你找朝中大員傳我的話,如果朝廷再發一兵進入斜谷,我就一定造反,和你告別了。」

董光業把信給樞密承旨李虔徽看。

碰上朝廷又派朝中使者荀鹹紜帶兵去閬州,董光業對李虔徽說:「荀鹹紜還沒到,我父親一定已經反了。

我自己沒什麼可惜的,擔心的是煩勞朝廷去征討。

請停止荀鹹紜之行,我父親必定會像平常一樣。」

安重誨沒同意。

荀鹹紜沒到閬州,董璋就已擅自追捕綿州刺史武虔裕,關在衙署。

武虔裕是安重誨的心腹,所以先關起來。

五月,董璋把檄文傳送到利、閬、遂州,責備他們在朝廷離間。

接著帶兵攻陷閬州,抓獲節度使李仁矩、軍校姚洪等殺掉。

在這之前,董璋想謀反,先派使者帶厚禮給孟知祥,請求結為親家。

並且說受朝廷猜忌,將被替下,離開這裡就會喪家,留下又會招來討伐,地方小兵力少,獨自承受不了,願以小兒子娶對方女兒。

這時孟知祥也對朝廷有二心,因而答應援助他。

不久孟知祥出兵包圍遂州,所以董璋攻打閬州才可以恣意而為。

這年秋天,朝廷下詔削奪董璋現任官爵,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東川行營招討使,率兵討伐。

董璋的兒子一宮苑使董光業以及一族人被一起在洛一陽一殺掉。

石敬瑭率師進討時,因糧草運輸跟不上,回師。

明宗正採取懷柔政策,便放西川進奏官蘇願、東川軍將領劉澄各回本道,沒有另外的詔旨,只說「:兩地務必求得安定。」

這時孟知祥的親屬在首都的都沒出事,便派使者告訴董璋,想聯名上表稱謝。

董璋怒道:「西川保存了弟侄,便想再和朝廷通好,我的子孫已死了,還有什麼稱謝的!」從此董璋疑心孟知祥背叛自己,開始有隔閡了。

長興三年(932)四月,董璋率一萬多人襲擊孟知祥,孟知祥和各位將軍帶兵抵抗,在漢州的彌牟鎮交戰。

董璋大敗,只剩幾十人又逃奔回東川。

起先,前西川陵州刺史王暉受董璋邀請,住在東川。

到這時因董璋失敗,帶眾人殺了他,把他的首級送到西川。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