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李繼韜傳:李嗣昭死後,莊宗詔令李嗣昭的各位兒子扶喪回到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李繼韜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李繼韜傳

李繼韜,小名叫留得,小時候驕橫無賴。

李嗣昭死後,莊宗詔令李嗣昭的各位兒子扶喪回到太原辦理喪事,幾個兒子違抗詔令,派父親的幾千牙兵扶喪回到潞州。

莊宗令李存渥騎馬追上他們宣告他的旨意,兄弟幾個都很憤怒,要殺害李存渥,李存渥逃走得以免禍。

李繼韜的哥哥李繼儔是李嗣昭的嫡長子,應當世襲父親的官爵,但他柔一弱不勇武。

還在服喪期間,李繼韜就詐令三軍劫持自己做留後,把大哥李繼儔囚禁在另外的房子裡,將事情上報朝廷。

莊宗不得已,任命他為安義軍兵馬留後。

此時軍中糧餉不足,租庸計度請求潞州轉運五萬米糧貯藏到相州,李繼韜推辭說經費不足,請求只轉運三萬。

幕客魏琢、牙將申蒙,趁進來稟告公事之機,常常用一奸一謀遊說李繼韜,說「:朝廷沒人,終將被河南汴人吞併,只不過早晚的事罷了。」

於是一陰一謀叛亂。

內官張居翰這時任昭監臨軍,莊宗將登位時,詔令他到鄴都。

潞州節度判官任圜這時在鎮州,也奉詔令到鄴都。

魏琢、申蒙對李繼韜說「:國家急召這二人,事情可以猜測出緣由來。」

弟弟李繼遠,十五六歲,對李繼韜說「:兄有百萬家財,倉庫儲備夠用十年,應為自己打算,不要受人制約。」

李繼韜說「:定哥認為怎麼辦好呢?」

說「:申蒙說的很對。

河北比不過河南,不如和大梁結盟,後唐正處於多事的時候,哪裡顧得上討伐我們?沒有比這計謀更好的了。」

於是李繼韜令李繼遠帶一百多騎兵詐稱到晉、絳二地抓生口,遂到汴州。

後梁皇帝見了十分高興,便令董璋帶兵接應他們,在潞州南邊紮營,加授李繼韜同平章事,改昭義軍為匡義軍。

李繼韜把兩個一愛一子送到汴州做人質。

等到莊宗平定河南後梁以後,李繼韜惶恐不安,想不出計策,準備脫身去契丹,恰逢有詔書赦免他,便帶上數十萬兩銀錢,隨其母親楊氏朝見莊宗,指望靠賄賂免予處罰。

將要出發時,其弟李繼遠說「:兄去還是不去,利害都是一樣的。

已經有反叛的名聲,還有什麼臉見天下人!不如挖深溝建堅壁,坐食積存的糧食,還可以苟延幾年時間,如去朝廷則活不了幾天了。」

有人說「:您的先世對國家有大功,主上就是您的叔父,弘農夫人還健在,可望得到保全。」

李繼韜到京城後,送厚禮賄賂宦官、伶人,言事的人異口同聲地說「:留後您本來沒有惡意,是受一奸一人惑亂造成的。

李嗣昭是國家親近賢人,不可以沒有後代。」

楊夫人也到宮中哀求劉皇后,皇后常常在莊宗跟前哭訴先人之功,以感動莊宗,所以原諒了他。

在京一個多月,多次隨從莊宗打獵遊玩,恩一寵一如故。

李存渥則呵斥詆毀他,李繼韜心中不安,又賄賂伶人、宦官,請求回到本鎮,莊宗不答應。

李繼韜暗地令僕人寫信告訴李繼遠,讓他在軍城變亂,指望天子派自己去安一撫。

事情洩漏,李繼韜在天津橋南被斬首。

兩個兒子幼年時送到汴州做人質,莊宗收復汴州城時得到他們,撫一摸一著他們的背說:「你們這麼年幼,就能幫助父親造反,長大了還會做出什麼來?」

到這時也被殺了。

又派使者前往潞州誅殺李繼遠,把他的首級送往朝廷,任命李繼儔臨時主管潞州軍政事務,李繼達兼軍城巡檢。

沒過多久,莊宗詔令李繼儔到朝廷,這時李繼儔把李繼韜所蓄養的婢僕珍玩之類全部佔為己有,每日挑選玩一弄,沒按時上路。

李繼達憤怒地對人說「:我二哥被判罪,父子被殺,大哥不仁,一點都沒動心,卻玩一弄二哥的妻妾,聚斂錢財,我慚愧羞恥難以見人,生不如死。」

於是穿著喪服,帶領幾百騎兵坐在戟門,大喊:「跟我反了!」立即令人斬下李繼儔的頭,投到戟門裡面。

副使李繼珂聽說有叛亂,募集市民一千多人攻打城門。

李繼達登上城樓,知道大事不好了,打開子城東門,回到家中,把家裡人都殺了,帶一百多騎兵殺出潞城門,準備投奔契丹。

走了不到十里,手下人逃散,自己在路邊自一殺。

天成初年,李繼能任相州刺史,母親楊氏死於太原,李繼能、李繼襲奔喪服喪。

李繼能鞭打母親管收藏的婢女,追索金銀,因而鞭打致死,那婢女的家人告狀,說李繼能聚集兵甲預謀作亂,李繼能、李繼襲都被處死。

李嗣昭幾個兒子自相殘殺,幾乎死盡,只有李繼忠一人僅僅保全一性一命而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