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房知溫傳:年少時勇一猛有力,在本地軍隊當兵,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房知溫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房知溫傳

房知溫,字伯玉,兗州瑕丘人。

年少時勇一猛有力,在本地軍隊當兵,擔任赤甲都官健。

後梁將領葛從周鎮守兗州時,被選拔進葛的部下。

當時部將牛存節駐紮兗州,喜一愛一賭一博,常尋求有特長的人,房知溫因善於博弈被推崇,因此得以服侍左右,便與牛存節來往密切。

到王師範派劉尋佔據了兗州,梁太祖令牛存節率兵討伐,房知溫在夜晚用繩子拴著自己吊出城投奔,牛存節高興地接納了他,第二天夜晚,房知溫偷竊了四匹好馬,又進入了兗州城裡。

劉尋便提拔他做了偏將。

劉尋投降後,房知溫隸屬同州劉知俊,劉知俊把他補充為克和軍使。

劉知俊出奔岐地,他又改屬魏州楊師厚,擔任馬步軍校,後來逐漸陞遷到親隨指揮使。

接著加封檢校司空。

後唐莊宗李存勖進入魏州。

賜給他李姓,改名紹英,改任天雄軍馬步都指揮使,加官檢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衛大將軍。

莊宗平定梁州,房知溫歷任曹、貝二州刺史,臨時充任東北方蕃漢馬步都虞候,被派去戍守瓦橋關。

明宗從鄴城進入洛一陽一,房知溫與王晏球首先奔赴那裡。

明宗以總管府身份暫任房知溫為滑州兩使留後。

天成元年(926),任命為兗州節度使。

明宗即位,詔令他任北方招討,駐紮盧台軍防區。

因盧文進前來歸順,加封特進、同平章事,以獎賞他招討的功勞。

後來任命烏震為招討副使,代替房知溫回去鎮守,房知溫惱恨烏震突然到來,口出怨言,因此放縱賭一博,誘使牙兵在賭桌上殺害了烏震。

碰上副將安審通帶領騎兵隔河按兵不動,房知溫害怕安審通不幫忙,便束身渡水,又勾結安審通追殺叛亂軍隊以上奏朝廷,當時,朝廷放縱寬容房知溫,從鄴城傳下命令,殺掉了叛軍士兵家中老小輩幾萬人。

清漳水因此改變了顏色。

不久,詔令派房知溫因便去鎮守兗都,以此安定動盪的局面。

不多時,調任徐州節度使,加官兼任侍中,碰上朝廷興兵討伐高季興,任命房知溫為荊南招討使,兼理行府事務。

不久,遇上母親的喪事,服喪期起用為雲麾將軍,穿著黑色喪服率軍出征,結果無功而返。

長興年間,出任汶一陽一節制。

過了二年,出任平盧軍節度使,歷官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為東平王,食邑五千戶,實封三百戶。

天福元年(936)十二月辛巳日,死在鎮守任上。

追贈為太尉,送回安葬在瑕丘,詔令替他立神道碑。

房知溫一性一情粗獷豪放,舉止動作很少有禮可循。

常常迎送朝廷官員,也不更換軍裝。

很少言語歡笑,多放縱左右隨從侮辱賓客僚屬,事後方知荒謬,但也沒有慚愧的表現。

當初,曾經與後唐末帝在酒宴上鬧翻,用刀子相威嚇。

末帝即位,房知溫非常恐懼,末帝便封給他王的爵位來安穩他,房知溫直赴洛一陽一,申述他從前的過錯,並且感激新賜給他的恩一寵一,末帝胸懷大度,用豐厚的禮物慰藉,打發他回去。

等到回到郡治,又不停地搜刮民財,聚積幾百萬財貨,在城南修建了府宅,出去時以樂一妓一伶人相隨從,想去哪就去哪,全不把國家政事作為自己的工作。

有個名叫顏絗的幕僚,是個正直的士人,委婉地向他陳述利害,房知溫不採納他的勸諫。

到高祖樹立義旗進入洛一陽一,房知溫不僅不馬上前去獻禮,還在軍帳之下炫耀武力。

顏絗嚴肅地對他說:「末帝富貴擁有天下,力量雄厚,關於打仗,哪裡是明公你可以匹敵的?然而天命有定,過不了多久唐室就將變為灰燼。

如今青州拖延,不繳納貢禮,憑什麼求取安穩?成千上百的武將,不足以作為依靠,我深深地替大王你擔憂。」

房知溫於是馳馬向高祖上表致賀,青州才得以安寧。

不久,因陶醉酒色釀成疾病而死,他的部下將領分佔了他所收刮的財貨,照例成為富豪之家。

顏絗又勸說房知溫的兒子房彥儒進獻錢貨十萬貫,以資助國家的開銷,朝廷任命房彥儒為沂州刺史,房知溫的家人有幸得以保全,全靠顏絗的力量。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