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五十二: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釋義》五十二

道德經釋義

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有一個統一的、共同的起始。

這個起始,就是產生萬事萬物的本根。

如果認識並掌握了這個本根,就可以理解由此而產生的萬事萬物。

遵循這個本根的原則,終身不會有危險。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為口,門為眼。

虛無大道,無色無聲,無臭無味。

色、聲、味、臭之有形有象者,皆非「道」之體十性十。

若貪求色聲美味,追逐名利地位、逐末忘本,必背道失道,終身不可救藥;若清心寡慾,閉目塞口,不追逐這些身外之物而恬淡自養,積十精十累氣,固根抱本,則可延年益壽,終身不會有病災。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而著發展而成的。

只有謹察事物至微之原始,而不是忘本逐末,才算明智。

柔十弱謙下是「道」之妙用,它可制十服任何剛強之事物,水就是一例。

只有持守柔十弱的人,才算是最剛強者。

柔能克剛,十陰十能勝十陽十,柔十弱勝剛強。

發揮內涵著的光和熱,遇事有先見之明,就不會帶來危險和禍殃。

這就是守本固根的「常道」。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釋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