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
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此章中心在於闡明修真養性的要旨。
「營魄」指魂魄,實指人身中的元神和元精。
元神屬陽,輕清易飛而上行,元精屬陰,重濁易凝而下行。
二者相反而互補。
先天元神本為清靜,因後天慾念所擾而散亂不安。
若祛除妄念,清心寡慾,則神自清靜,元精也會自安。
「載」是元神元精同載於一車(喻搏入爐鼎之內),含有抱一不離,互為運轉之意。
道教丹經《悟真篇》第一首詩云:「先把乾坤為鼎器,次將烏兔藥來烹,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
這也是說煉養時必須首先在體內安爐立鼎,「鍛煉精華」,使魂魄合和抱一,聚結成丹。
此可謂「清靜真一,不二法門」。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專」是指專一之意。
常人因私慾妄念所擾,心神散亂不能專一,在無意之中導致其氣粗暴、神氣不合、母子失守、陰陽不交、坎離分居、先天與後天脫離關係。
因此,人在煉養時,必須心神專一,調和呼吸,由粗淺到深長,由強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嬰兒。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滌除」是灑掃清除之意。
「玄覽」是洞觀無礙之意。
"疵"是弊病。
欲修真養性,必須清除心界一切雜念,使先天圓明的體性重現。
《清靜經》中說:「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又說:「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
皆強調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靜神心。
還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觀無礙。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民」此處指人身中之精氣。
「國」指大的整個軀體。
愛惜精氣,強健身體,必須從自然無為入手。
無為自然心虛,心虛自然神凝,神凝自然氣聚。
神凝氣聚,自然精氣自調,百骸自理,九竅通暢,六腑調泰,五臟清涼,內無憂傷,外無邪侵,身康體壯,精足神旺。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指人的心淵性海。
「開闔」指一動一靜。
「雌」指柔和清靜。
先天性動(開),後天情慾即生。
後天情慾靜(闔),先天之性即現。
人生天地之間,必然運心應物。
然而,在舉心運念時,不能讓情慾障蔽本性,而應以清靜無為處之。
《清靜經》曰:「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道教養生要義《呂祖百字碑》云:「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這些都強調,修真養性的根本在於」守雌」、清靜無為。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心淵純淨,不被情染;性海圓明,不為物牽。
猶若皓月當空,無處不照,無處不明,此可謂明自四達。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心性與天地同體,清靜圓明,「無為而化。
生育萬物,不以為自有;順自然施化,不以為己之功;雖為萬物之長,而不自以為主。
此謂深不可識、高不可稽、廣不可量、遠不可睹者之上德。」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