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四:道這種虛無妙氣雖無形象、無端倪、不可見,卻無所不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釋義》四

道德經釋義

「道沖,而用之或似不盈。」

道這種虛無妙氣雖無形象、無端倪、不可見,卻無所不在,無所不備,體十性十圓滿,妙用無窮。

「淵兮,似萬物之宗。」

它深不可測,廣不可量,似有非有,似無非無,卻是萬物生化之母,主宰萬物的宗主。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不顯聰明才智,不露稜角鋒芒,猶若渾十圓之球體。

萬事萬物,莫不有對,大干世界,無處沒有矛盾、沒有紛爭。

道則若和氣藥、潤十滑劑,處處起消除矛盾、和解糾紛之作用,造成宇宙的和諧輿統一。

天下事物,十陰十陽十剛柔,美醜善惡,是非曲直,各具其十性十。

道則含光內斂,體十性十圓明,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在美為美,在丑為丑,超脫一切,又內涵於一切事物之中,不局限於一個方面。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大道之妙氣無形象、無方位、無終始,好像根本就不存在,其實它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宇宙本根。

這說明道是自固以存、自根自本的自然存在物。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釋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