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四十六:恬淡無為的自然之道行於天下,各國必安守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釋義》四十六

道德經釋義

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恬淡無為的自然之道行於天下,各國必安守本分,無爭無戰,和平相處,馬亦守其本份,事農耕田,引重致遠,為正常的人生效力。

天下無此無為之道,人失其常,物棄其份,各國必爭城掠地,互相攻伐,互相殘殺,戰火不息,馬亦棄份,長年作戰與郊外。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所有這些興兵動戰、傷殘百姓的罪惡,皆由私慾過甚、貪得無厭引起。

因而,災禍沒有大於不知止足的,罪過沒有大於貪得無厭的。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只有具有知足之心的人,才會經常感到滿足,而不去侵奪別人,避免咎禍和罪過。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釋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