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對症下藥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所行諸,子日,『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
子日:「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1,故退之。」
【註釋】
1兼人:好勇過人。
【譯文】
子路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怎麼能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呢?」
冉有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冉求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卻說『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
我不理解您為什麼這樣,所以冒昧地請教。」
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鼓勵他勇進;仲由平時好勇過人,所以我讓他謙退。」
【讀解】
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既是因材施教.也是。
在《雍也》篇裡,孔子曾經批評冉求畫地為牢,裹足不前,對於道德學問抱退縮的態度,所以在這裡繼續鼓勵他前進。
《公冶長》篇曾經記載說,子路聽到什麼還未能行動起來,就又唯恐聽到什麼。
《顏淵》篇說子路沒有什麼拖延未兌現的諾言。
這些都反映出子路急躁冒進的一性一格,所以孔子要在這裡壓壓他。
告訴他說,你的父親和兄長都還在世.聽到什麼應該先問問他們的意見,然後才行動,而不要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
可見,在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話並不都是兩面派的行為。
這正如一個做領一導一人的,在勤奮敬業的員工面前勸他注意休息,在偷一奸一耍滑的員工面前要求他勤奮工作,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歸結起來,這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手段,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價值。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