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直」也有講究
【原文】
葉公語孔子曰:「吾一黨一有直躬者1,其父攘羊2,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一黨一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直在其中矣。」
【註釋】
1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
2攘羊:攘,偷。
3證之:告發他。
證,告發。
【譯文】
葉公對孔子說:「我的家鄉有一個直率坦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父親。」
孔子說:「我的家鄉直率坦白的人與你所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
——直率坦白就在這裡面了。」
【讀解】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個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
換句話說,直率坦白也有一定的講究。
比如說在父子關係上,有一個孝與慈的問題。
所以,父親有什麼問題,從孝的角度出發,做兒子的就應該替他隱瞞,而不應當告發他。
反過來也是一樣,兒子犯下了什麼過錯,從慈的角度出發,做父親的也應該替他隱瞞,而不應當告發他。
這樣說來,也就不應當大義滅親了。
甚至,在法律面前,父子之間也就可以作偽證而相互包庇了。
聖人的思想顯然不合於法治的一精一神,而是從倫理道德的禮法角度思考問題的。
這也就是他在《泰伯》篇裡所說的「直而無禮則絞」。
直率而不符合禮就會尖刻傷人。
所以,一切都要以禮作為規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兒子告發父親雖然直率坦白,但因為不符合孝的禮制,因此仍然是錯誤的。
反過來說,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雖然都不直率坦白,但卻符合慈與孝的禮制。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