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學以致用
【原文】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1,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2;雖多,亦奚以為?」
【註釋】
1授之以政:孔子認為詩可以興、觀、群、怨、事父、事君,所以與政事有關。
2專對:獨立應對。
春秋時代的外交談判多背誦詩篇來代替語言,所以《詩經》也是外交人才的必讀書。
【譯文】
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事,卻不能處理得好;叫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應對;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讀解】
春秋時代詩與政治、外交活動密切相關,無論是處理政事還是在外事活動中,往往都會引證「詩曰」,隨口吟出,而能夠切合適用。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風氣,有點像我們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隨口引用一毛一主席語錄一樣。
它並不是要求政治家都成為詩人,更不是要求詩人來做政治家,而是因為詩裡面包含了許多豐富的知識,且有表達情感,打動人。
。
和審美、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確實可以在政治、外交等場合起到超乎尋常的作用。
尤其是經孔子刪訂的《詩經》三百篇,更是如孔子所說:「可以激發感情,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陽貨》)所以,孔子號召「小子何莫夫學《詩》?」
(同上)要求學生都要學習《詩經》。
不過,孔子從來是要求學習為應用而反對讀死書的。
正如他在《學而》篇裡強調的那樣:「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的目的是為了「行」。
如果不能「行」,你書讀得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相反,只要你能夠言談舉止得體,行為方式得當,那就如他的學生子夏所說:「雖回來學,吾必謂之學矣。」
(《學而》)
說到底,還是求實務本,。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