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 第一:【原文】昔《詩》、《書》述虞、夏之際,舜、禹受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漢書》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 第一

漢書

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 第一

(劉氏以外諸侯王)

【原文】

昔《詩》、《書》述虞、夏之際,舜、禹受禪,積德累功,治於百姓,攝位行政,孝之於天,經數十年,然後在位。

殷、周之王,乃繇-、稷,修仁行義,歷十餘世,至於湯、武,然後放殺。

秦起襄公,章文、繆、獻、孝、昭、嚴,稍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並天下。

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艱難也。

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

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俊,外攘胡、粵,有一威權,為萬世安。

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虞,-戍強於五伯,閭閻一逼一於戎狄,響應B058於謗議,奮臂威於甲兵,鄉秦之禁,適所以資豪傑而速自斃也。

是以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

書傳所記,未嘗有焉。

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今漢獨收孤秦之弊。

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

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

訖於孝文,異姓盡矣。

表略

【說明】《漢書》八表,是從《史記》的「表」發展而來。

《史記》有十表;其中,三個表記先秦,一個表記秦楚之際,六個表記漢代。

《漢書》之八表,七個表記漢代,只有一個《古今人表》記古而未記今(漢代)。

《漢書》表與《史記》表有同有異,下面說明各表時略作交待。

表與紀、傳,血脈相連。

各表之序,表明旨要,很值得注意。

製表要求胸有全局,獨運匠心,明確義例,眉目清晰。

正史之作,以製表為難,故二十四史中,無表竟達十五史。

本卷《異姓諸侯王表》,是襲取《史記》的《秦楚之際月表》及《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的內容,稍事修改而成。

它以時間為經,以王國為緯,立了漢、楚、衡山……二十欄,分別記述了漢元年一月至文帝后元七年項羽所封十八王和劉邦所封異姓八王的置廢興亡。

其中可以漢五年劉邦稱帝為分界線,分前、後兩部分。

前部分按月計事,由其按月、分欄、記事內容,可以看出它是參考了《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後部分,略加修改而成,只是突出了漢的地位。

後部分按年記事,自漢元年至文帝后元七年長沙國除為止,續記異姓諸侯王的置廢興亡,這是摘取《史記·諸侯王年表》中所記異姓諸侯王的內容而來。

本篇表序,簡要地說明立表宗旨及本表主要內容,是全篇眼目,但它未對異姓諸侯王興廢原因及歷史作用予以說明,稍欠觀變一精一神。

昔《詩》《書》述虞夏之際,舜禹受禪,積德累功,洽於百姓,攝位行政,考之於天(1),經數十年,然後在位。

殷周之王,乃繇(由)?(契)、稷(2),修仁行義,歷十餘世,至於湯武,然後放殺。

(3)秦起襄公,章文、繆(穆),獻、孝、昭、嚴(4),稍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並天下。

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艱難也。

(1)考之於天:楊樹達曰,「此當如《孟子·萬章篇》所云,謳歌訟獄以民意表之者耳。」

(2)?(xie):即「契」。

商代的始祖。

稷:後稷,周代的始祖。

(3)殺:讀曰「弒」。

(4)孝:秦孝公,用商鞅以變法。

昭:昭襄王。

嚴:莊襄王。

因避漢明帝諱,改「莊」為「嚴」。

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1),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

於是削去五等(2),墮城銷刃(3),箝語燒書(4),內鋤雄俊,外攘胡粵(越),用壹威權,為萬世安。

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虞(5),適(謫)戍強於五伯(霸),閭閻一逼一於戎狄(6),響應於謗議(7),奮臂威於甲兵。

鄉(向)秦之禁(8),適所以資豪桀(傑)而速自斃也。

是以漢亡(無)尺土之階,繇(由)一劍之任(9),五載而成帝業。

書傳所記,未嘗有焉。

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10),今漢獨收孤秦之弊。

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巧者易為力,其勢然也。

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

訖於孝文,異姓盡矣。

(1)處士:不在朝做官之士。

橫議:肆意議論。

(2)五等: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3)銷刃:銷毀兵器。

(4)箝(gū)語:謂禁民私議。

(5)不虞:意料不及。

(6)閭閻一逼一於戎狄:鄉民對秦的威脅比戎狄還嚴重。

(7)(cǎn):慘痛。

(8)向:往昔。

(9)任:用。

(10)烈:余烈。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漢書
內容簡介卷一上 高帝紀 第一上卷一下 高帝紀 第一下卷二 惠帝紀 第二卷三 高後紀 第三卷四 文帝紀 第四卷五 景帝紀 第五卷六 武帝紀 第六卷七 昭帝紀 第七卷八 宣帝紀 第八卷九 元帝紀 第九卷十 成帝紀 第十卷十一 哀帝紀 第十一卷十二 平帝紀 第十二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 第一卷十四 諸侯王表 第二卷十五 上 王子侯表 第三上卷十五 下 王子侯表 第三下卷十六 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第四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 第六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 第七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卷二十一 上 律歷志 第一上卷二十一 下 律歷志 第一下卷二十二 禮樂志 第二卷二十三 刑法志 第三卷二十四 上 食貨志 第四上卷二十四 下 食貨志 第四下卷二十五 上 郊祀志 第五上卷二十五 下 郊祀志 第五下卷二十六 天文志 第六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卷二十七 下上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卷二十七 下下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卷二十八 上 地理志 第八上卷二十八 下 地理志 第八下卷二十九 溝洫志 第九卷三十 藝文志 第十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 第一卷三十二 張耳陳餘傳 第二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 第三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 第四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 第五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 第六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 第七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 第八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 第九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 第十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第十一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 第十二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 第十三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第十四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 第十五卷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傳 第十六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 第十七卷四十八 賈誼傳 第十八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 第十九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 第二十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 第二十一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 第二十二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 第二十三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 第二十四卷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傳 第二十五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 第二十六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 第二十七上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 第二十七下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第二十八卷五十九 張湯傳 第二十九卷六十 杜周傳 第三十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 第三十一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 第三十二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 第三十三卷六十四 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第三十四上卷六十四下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第三十四下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 第三十五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第三十六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雲傳 第三十七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 第三十八卷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傳 第三十九卷七十 傅常鄭甘陳段傳 第四十卷七十一 雋疏於薛平彭傳 第四十一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 第四十二卷七十三 韋賢傳 第四十三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傳 第四十四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第四十五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傳 第四十六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 第四十七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 第四十八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 第四十九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 第五十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傳 第五十一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傳 第五十二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傳 第五十三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 第五十四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傳 第五十五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傳 第五十六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 第五十七上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 第五十七下卷八十八 儒林傳 第五十八卷八十九 循吏傳 第五十九卷九十 酷吏傳 第六十卷九十一 貨殖傳 第六十一卷九十二 遊俠傳 第六十二卷九十三 佞幸傳 第六十三卷九十四 上 匈奴傳 第六十四上卷九十四 下 匈奴傳 第六十四下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第六十五卷九十六 上 西域傳 第六十六上卷九十六 下 西域傳 第六十六下卷九十七 上 外戚傳 第六十七上卷九十七 下 外戚傳 第六十七下卷九十八 元後傳 第六十八卷九十九 上 王莽傳 第六十九上卷九十九 中 王莽傳 第六十九中卷九十九 下 王莽傳 第六十九下卷一百 上 敘傳 第七十上卷一百 下 敘傳 第七十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