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到底該不該做官?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1,以杖荷莜2。
子路間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3,孰為夫子?」
植4其杖而芸5。
子 路拱而立。
止(6)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7)之,見(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隱者也。」
使子路反(9)見之。
至, 則用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 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
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註釋】
1丈人:老人,與長沮、桀溺等一樣為隱士。
2以杖荷莜: 杖,枴杖;莜,鋤草的農具。
3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即手腳四 肢;四肢不勞動,五穀也不能分辨。
這是老人責備孔子的話。
4植:插 立。
5芸:同「耘」,除草。
(6)止:留。
(7)食(si):給人吃。
(8)見(xian):使見。
這句說老人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子路。
(9)反:同 「返」。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周遊,有一天掉在了後面,遇到一位老人,用 枴杖扛著除草的農具。
子路問道:「您見到我的老師了嗎?」
老人 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
說完便把枴杖插在。
地上鋤起草來。
子路恭敬地拱手站在一邊。
於是老人便留下子路 住宿,殺雞做飯款待他食用,還介紹自己的兩個兒子見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一行,並把自己昨天的經歷告訴了 孔子。
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
讓子路返回去再拜見他。
子路 返回去時,老人卻己離家出走。
子路只好對他的兩個兒子說:「不 做官是不合乎道義的。
長幼之間的關係都不可廢棄,君臣之間的 大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一個人想潔身自好卻搞亂了最重要的倫 常關係,君子做官,是為了推行道義。
至於理想的主張難以實孔 那是我們早已知道的了。」
【讀解】
子路去向老人打聽自己老師的行蹤,老人的回答竟像是打隱 語,既不說看見了,也不說沒有看見,而是反問說:「四肢不勞動, 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
那麼,老人到底看見了孔子沒有呢?不僅看見了,而且還很 瞭解,不然怎麼會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來加以概括呢?何 況,子路並沒有說出自己老師的名字,他也連問都沒問一下怎 麼就知道子路要找的是誰呢?
因為樊遲請求學種莊稼,遭到過孔子的嚴厲批評(《子路》), 又因為孔子還說過「君子謀道不謀食」(《衛靈公》)之類的話,所 以老人譴責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算是為「小人哉,樊須也!」出了一口氣。
這是題外的話,題內的話則是那老人的確很瞭解孔子,所以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夫而是一個不尋常的隱士,也正因為他是一個不尋常的隱士,知道孔子還會讓子路再返回來和自己談 話,所以才提前離家出走,讓子路撲了一個空,就像那接輿不願意孔子和他談論一樣。
但子路畢竟是子路,就算是你走了,該說的話他還是要說,不 是時你的兒子說也罷,還是對躲在屋後偷一聽的你說也罷。
子路所說的話當然是孔子的思想。
歸結起來有如下凡個要點: 一、官還是應該做的。
二、不能因為自己要潔身自好便破壞君臣 之間的倫常關係。
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義以達其道」,努力 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罷了。
四。
至於政治理想很難實現,這是我 們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吧。
這些思想都是孔子在其它地方反覆多次表達過的,並沒有什 麼新的東西。
子路在這裡轉述,是針對那隱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勸他不要隱居,而應該出來為社會,為國家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為 拯救這個變亂的世道而作一份貢獻。
當然,有一點是必須要特別搞清楚的。
子路勸人做官,絕不 是勸人去出風頭,爭權奪利,撈個人的好處,而是「行其義也」。
為社會大眾謀利益作出自我犧牲。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官也就是 以民的公務員。
這種官,子路認為應該做,孔子也認為應該做,我們又何嘗 不認為應該做呢?不僅現在沒有做官的人應該做,現在已經做官 的人,不是更應該朝這方面做嗎?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