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原文】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1志,是為得之。
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余黎民,一靡一有子遺2。」
信斯也,是周無遺民也。
【註釋】
1逆:揣測。
2一靡一有:沒有。
不遺;二字同義,都是「余」的意思。
【譯文】
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詩人的本意。
要通過自己讀作品的感受去推測詩人的本意,這樣才能真正讀懂詩。
如果拘於詞句,那《雲漢》這首詩說;「周朝剩餘的百姓,沒有一個留存。」
相信這句話,那就會認為周朝真是一個人也沒有了。
【讀解】
孟子是在和學生鹹丘蒙討論有關大舜的事跡時順便說到讀詩的方法問題的。
但他的這段話,尤其是關於「以意逆志」的命題,卻為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現代文學批評專家、學者們的重視。
所謂「詩言志」,語言只是載體、媒介。
因此,讀詩貴在與詩人交流思想感情。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說:「夫綴文者情一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
「情一動而辭發」是「詩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
為勰發揮的,正是孟子的讀詩法。
至於現代批評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強調鑒賞者的再創造,那就和孟子「以意運志」的讀詩法相去較遠了。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