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有為神農之言1者許行2,自楚之膝,踵3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孟子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原文】

有為神農之言1者許行2,自楚之膝,踵3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4。」

文公與之處。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5。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6),負耒耜而自宋之膝,日:「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膝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7)而治。

今也膝有倉稟府庫,則是厲(9)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

曰:「然。」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

曰:「否,許子衣褐。」

「許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織之與?」

曰:「否,以粟易之。」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

曰:「害於耕。」

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9)?」

曰:「然。」

「自為之與?」

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誠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捨(10)皆取諸其宮中(11)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12)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13)也。

故曰,或勞心,或勞力;;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水暢茂,禽一獸繁殖,五穀不登,禽一獸一逼一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堯獨憂之,舉舜而敷(15)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一獸逃匿。

禹疏九河,瀹濟漯(16)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得而食也。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人,雖欲耕,得乎?

「後稷(17)教民稼穡,樹藝(18)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人之內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一獸。

聖人有憂之,使契(19)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放勳(20)曰:『勞之來之(21),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

』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22)為己憂。

夫以百畝之不易(23)為己憂者,農夫也。

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

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

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彼所謂豪傑之士也。

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24)之!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925)將歸,人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

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

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

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26)之,皜皜(27)乎不可尚已。

』今也南蠻鴃(28)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人於幽谷者。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29)。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30),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31)運市,莫之或欺。

布帛長短同,則貿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32),或相什百,或相千萬。

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巨屨小屨(33)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註釋】

1神農之言:神農氏的學說。

神農是上古傳說中的人物,常與伏羹氏、燧人氏一道被稱為「三皇」。

神農氏主要的功績是教人從事農業生產,所以叫「神農」。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多托古聖賢之名而標榜自己的學說。

「農家」就假托為「神農之言」。

2許行:農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詳。

3踵(zhong):至,到。

4廛:住房。

氓:移民。

5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穿粗麻衣,靠編草鞋,織草蓆謀生。

衣(yi),動詞,穿;褐(he),粗麻短衣;屨(ju),草鞋。

(6)陳良:楚國的儒士。

陳相、陳辛:都是陳良的學生。

(7)饔飧:饔(yong):早餐;飧(Sun):晚餐。

(8)厲:病.(9)釜:金屬製的鍋;甑:用瓦做的茶飯器;爨(cuan):燒火做飯;鐵:指用鐵做的農具。

(11)捨:相當於方一言「啥」,即什麼東西、一切東西的意思。

(12)宮中:家中。

古代住宅無論貴賤都可以叫「宮」,秦漢以後才專指帝王所居為宮。

(12)大人:這裡指有地位的人,與下文「小人」相對。

(13)路:指奔波、勞累。

(15)敷:遍。

(16)瀹濟漯:瀹濟漯(yue):疏導。

濟漯(ta):濟水和漯水。

(17)後稷:相傳為周的始祖,名棄,堯帝時為農師。

(18)樹藝:種植。

(19)契(xie):人名,相傳是殷的祖先,姓子,堯帝時任司徒。

(20)放勳:堯的稱號,放是大,勳是功勞,原本是史官的讚譽之辭,後來成為堯的稱號。

(21)勞之來之:勞、來都讀為去聲,勸勉,慰勞。

(22)皋(gao)陶(yao):人名,相傳為虞舜時的司法官。

(23)易:治。

(24)倍:同「背」,背叛。

(25)治任:準備行李。

治,整治;任,負擔。

(26)秋陽以暴:秋陽,周歷七八月相當於夏歷五六月,所以這裡所說的秋陽實際相當於今天的夏陽。

暴,同「曝」,曬。

皜皜(hao):光明潔白的樣子。

(28)鴃(jue):伯勞鳥。

(29)戎狄膺,荊舒是懲:引自《詩經·魯頌·悶官》。

膺,擊退;懲,抵禦;戎秋是北方的異族;荊、舒是南方的異族。

(30)市賈不貳:賈通「價」;不貳,沒有兩樣。

(31)五尺之重:古代尺寸短,五尺約相當於現在三尺多一點。

(32)倍蓰(xi):倍,一倍;蓰,五倍。

後文的什、百、千、萬都是指倍數。

(33)巨屨小屨:粗糙的草鞋與一精一致的草鞋。

【譯文】

有一個奉行神農氏學說,名叫許行的人從楚國到滕國進見滕文公說:「我這個從遠方來的人聽說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處,成為您的百姓。」

滕文公給了他住處。

許地的門徒有幾十個人,都穿著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織蓆子謀生。

陳良的門徒陳相和他弟弟陳辛背著農具從宋國來到滕國,也進見滕文公說:聽說您施行聖人的政治,那麼,您也是聖人了,我們都願意做聖人的百姓。」

陳相見到許行後非常高興,完全拋棄了自己以前所學的而改學許行的學說。

陳相有一天去拜訪孟子,轉述許行的話說:「滕君的確是個賢明的君主,不過,他還沒有掌握真正的治國之道。

賢人治國應該和老百姓一道耕種而食,一道親自做飯。

現在滕國卻有儲藏糧食的倉庫,存放財物的倉庫,這是損害老百姓來奉養自己,怎麼能夠叫做賢明呢?」

孟子說:「許先生一定要自己種莊稼才吃飯嗎?」

陳相回答說:「對。」

「許先生一定要自己織布然後才穿衣嗎?」

回答說:「不,許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許先生戴帽於嗎?」

回答說:「戴。」

孟子問:「戴什麼帽子呢?」

回答說:「戴白帽子。」

孟子問:「他自己織的嗎?」

回答說:「不是,是用糧食換來的。」

孟子問:「許先生為什麼不自己織呢?」

回答說:「因為怕誤了農活。」

孟子問:「許先生用鍋和甄子做飯,用鐵器耕種嗎?」

回答說:「是的。」

「他自己做的嗎?」

回答說:「不是,是用糧食換的。」

孟子於是說:「農夫用糧食換取鍋、瓶和農具,不能說是損害了瓦匠鐵匠。

那麼,瓦匠和鐵匠用鍋、瓶和農具換取糧食,難道就能夠說是損害了農夫嗎?而且,許先生為什麼不自己燒窯冶鐵做成鍋、甑和各種農具,什麼東西都放在家裡隨時取用呢?為什麼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種工匠交換呢?為什麼許先生這樣不怕麻煩呢?」

陳相回答說:「各種工匠的事情當然不是可以一邊耕種一邊同時幹得了的。」

「那麼治理國家就偏偏可以一邊耕種一邊治理了嗎?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

況且,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生活資料都要靠各種工匠的產品才能齊備,如果都一定要自己親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領天下的人疲於奔命。

所以說:有的人腦力勞動,有的人一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通行天下的原則。

「在堯那個時代,天下還未太平,洪水成災,四處氾濫;草木無限制生長,禽一獸大量繁殖,穀物沒有收成,飛禽起獸危害人類,到處都是它們的蹤跡。

堯為此而非常擔憂,選拔舜出來全面治理。

舜派益掌管用火燒,益便用烈火焚燒山野沼澤的草木,飛禽走獸於是四散而逃。

大禹疏通九條河道,治理濟水、源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漢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進入長江。

這樣中國才可以進行農業耕種。

當時,禹八年在外,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前都不進去,即便他想親自種地,行嗎?

「後稷教老百姓耕種收穫,栽培五穀,五穀成熟了才能夠養育百姓。

人之所以為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養,那就和禽一獸差不多。

聖人又為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用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道理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堯說道:『慰勞他們,安一撫他們,開導他們,糾正他們,輔助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創所,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品德。

』聖人為老百姓考慮得如此之難道還有時間來親自耕種嗎?

「堯把得不到舜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舜把得不到禹和陶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

那些把耕種不好田地作為自己憂慮的,是農夫。

把錢財分給別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叫做忠,為天下發現人才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讓給人容易,為天下發現人才卻很難。

孔子說:『堯做天子真是偉大!只有天最偉大,只有堯能夠傚法天,他的聖德無邊無際,老百姓找不到恰當的詞語來讚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雖然有了這樣廣闊的天下,自己卻並不佔有它/堯和舜治理天下,難道不用心思嗎?只不過用在耕田種地上罷了。

「我只聽說過用中原的一切來改變邊遠落後地區的,沒有聽說過用邊遠落後地區的一切來改變中原的。

陳良本來是楚國的人,喜一愛一周公、孔子的學說,由南而北來到中原學習。

北方的學者還沒有人能夠超過他。

他可以稱得上是豪傑之士了。

你們兄弟跟隨他學習幾十年,他一死,你們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時候,門徒們都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後,大家才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臨走的時候,都去向子貢行禮告別,相對而哭,泣不成聲,然後才離開。

子貢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築屋,獨自守墓三年,然後才離開。

後來,子夏、子張、子游認為有若有點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禮來尊敬他,他們希望曾子也同意。

曾子說:『不可以.就像曾經用江漢的水清洗過,又在夏天的太陽下曝曬過,潔白無暇。

我們的老師是沒有誰還能夠相比的。

』如今這個怪腔怪調的南方蠻幹,說話誹謗先王的聖賢之道,你們卻背叛自己的老師而向他學習,這和曾子的態度恰恰相反。

我只聽說過從幽暗的山溝飛出來遷往高大的樹木的,從沒聽說過從高大的樹木飛下來遷往由暗的山溝的。

《魯頌》說:『攻擊北方的戎狄,懲罰南方的荊舒。

』周公尚且要攻擊楚國這樣的南方蠻幹,你們卻去向他學習,這簡直是越變越壞了埃」

陳相說:「如果聽從許先生的學說,市場價格就會統一,人人沒有欺詐,就是打發一個小孩子去市場,也不會被欺騙。

布匹絲」綢的長短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麻線絲綿的輕重一樣,價格也就一樣;五穀的多少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鞋子的大小一樣,價格也就一樣。」

孟子說:「各種東西的質量和價格不一樣,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萬倍。

您想讓它們完全一樣,只是搞亂天下罷了。

一雙粗糙的鞋子與一雙榆致的鞋子價格完全一樣,人們難道會同意嗎?聽從許先生的學說,是率領大家走向虛偽,怎麼能夠治理好國家呢?

【讀解】

這一章文字很長,內容卻並不算太複雜。

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主子對當時流行的農家學說的有力批駁,又可以把它看作是孟子對於社會分工問題的系統論述。

社會分工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文明的表現。

從理論上說,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分工,這是不可阻檔的歷史趨勢;社會分工又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原始社會中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的分離,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在原始社會末期,又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

更進一步,隨著人類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而這種分工的出現,就必然導致統治胡被統治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甚至,壓迫者與被壓迫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言以蔽之,也就走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的出現。

這種分工和矛盾對立的出現,從人類發展的總體上來看.』材的,不可轉移的必然趨勢,但從局部的階段一性一的角度來看一是充滿了尖銳鬥爭,充滿了暴力和邪惡。

正是面對這種令人困惑的複雜情況,思想家們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許行的農家學說就是這些各種各樣觀點中的一種。

他把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歸咎於社會分工,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格而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辦法。

他不僅從理論上這樣認為,而且還身一體力行地進行實踐,率領弟子「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他的這種觀點和做法怪異而新鮮,吸引了不少人,就連一向奉行儒家學說的陳相兄弟也從宋國趕來滕國,成為許行的門徒。

陳相兄弟不僅背叛了師門,而且還公然去拜訪孟子,宣揚自己新學到的農家學說。

孟子當然不會容忍陳相兄弟的行為,也不能不對許行的學說展開批駁。

於是又使出了自己一貫擅長的推謬手法,一問一答,把許行及其門徒的做法推到了極其荒唐的程度,迫使陳相承認「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實際上就承認了社會分工的合理一性一。

孟子這才展開自己的正面論述。

首先提出他那一段著名的論斷:「或勞心,或勞力;;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然後再「言必稱堯舜」,以堯舜等古代聖王的事跡來論證社會分工的必要一性一。

最後,在駁倒了許行的觀點和做法以後,孟子展開了對於陳相兄弟背叛師門,拋棄儒學的行為的鞭撻。

情況非常清楚,孟子所提出的「」論斷是講的社會分工問題。

而且,《左傳·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經說過:「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

所以,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在孟子的時代早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現象,他不過是對這種現象加以概括,而在「或勞心,或勞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為「」的著名「公式」而已。

由此,一方面的確為後世的統治者提一供了理論依據,另一方面。

孟子又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言人而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被批倒批臭。

其實,我們在這裡已經知道,孟子的原意倒不是論述統治與被統治的問題。

陰差陽錯,這個畢生為「民」請命,呼籲當政者實施仁政的人倒成了統治階級的代言人。

平心而論,關鍵是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問題。

如果從局部的階段一性一的角度去看,許行的學說主張統治者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確也是有一定意義因而具有吸引力的。

可是,如果從人類歷史發展的總體和全程來看,他的觀點和做法就是非常荒唐而可笑的了,而且,越是進入文明發達的現代社會,就越是近乎寓言般可笑了。

我們令天有誰會想到要自己造一台電視機然後才來看,自己造一輛汽車然後才來開呢?那不被認為是瘋子才怪。

同理,從總體和全程的角度來看,「」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反動透頂的學說,而是人類社會發展階段中的現象概括。

如果我們還歷史背景以真實,從孟子說這話的具體情況來理解,也就是從社會分工問題的角度來理解,那就沒有什麼可怪的了。

就現有文獻來看。

《漢書·藝文志》雖曾著錄《神農》二十篇,但已經散失。

所以真正要研究農家學派,《孟子》本章還是極為重要的資料。

這也是值得順便一提的。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孟子
孟子簡介以義治國,何必言利與民同樂父母官的職責仁者無敵誰能統一天下衣食足而知禮儀君子遠庖廚不為與不能緣木求魚小勇與大勇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貪財好色怎麼辦?王顧左右而言他聽聽國人怎麼說民悅則取之,民不悅則不取進也民心,退也民心出爾反爾兩大之間難為小公孫丑上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德服人,心悅誠服惡濕居下,自作自受政策開放,國家興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選擇職業,不可不慎從聞過則喜到與人為善公孫丑下賢才可拜不可召當受則受,當辭則辭無官無責,進退有餘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官場與商場中的壟斷現象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膝文公上上行下效的實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滕文公下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不由其道,鑽穴之徒動機與效果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脅肩謅笑,病於夏畦偷雞賊的邏輯廉潔與酸腐離婁上仁得天下,不仁則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有恆言,天下國家水清濯纓,水濁濯足為淵驅魚,為叢驅雀自暴自棄,豈不哀哉不要捨近求遠,捨易求難真誠是立身之本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嫂溺,援之以手毀譽不必太在意好為人師的毛病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婁下君臣之道,恩義為報中養不中,才養不才有所不為,而後有為言人不善,如後患何?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深造的目的在於自得博學詳說,將以返約以善養人,能服天下。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人與禽獸的差別有多大?兩可之間,最是為難逢蒙殺羿,羿也有過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愛人者人恆愛之不孝有五,不顧父母齊人有一妻一妾萬章上君子也難免受騙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君權誰授?萬章下友其德也,不可有挾位卑莫言高知人論世勸君不聽怎麼辦?告子上(1)告子上(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口之於味,有同嗜焉操則存,捨則亡一暴十寒與專心致志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學問之道,求其放心憂指忘心,捨本逐末飲食之人,養小失大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天爵」與「人爵」自尊自貴,才是真貴杯水車薪,應怪自己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仁義是和平的前提富國強兵與仁義道德無過無不及原則的運用以鄰為壑,仁人所惡君子不亮,惡乎執?好善足以治天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亦多術盡心上莫非命也,順受真正「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萬物旨備於我矣隨波逐流,平庸之人無恥之恥,無恥矣恥之於人大矣古之賢士,樂道忘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良能良知,通行天下操心虛患,多能通達大人者正己而物正君子有三樂君子本色,表裡如一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觀於海者難為水為誰辛苦為誰忙?舉一廢百,賊道也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掘井九軔不及泉,猶為棄井君子不素餐士尚志道德兩難怎麼辦?地位對人的重要影響養而不愛如養豬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以道殉身與以身殉道求教必須虛心真進銳者,其退速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智仁難遍,當務之急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介然用之,茅塞頓開再作馮婦珠玉者,殃必及身小才招禍,從政危險言語之盜,君子警惕人病捨其田而芸人之田說大人,則藐之養心莫善於寡慾狂者、狷者與好好先生(1)狂者、狷者與好好先生(2)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