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君子本色,表裡如一: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孟子》君子本色,表裡如一

孟子

君子本色,表裡如一

【原文】

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一性一不存焉。

君子所一性一,雖大行1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一性一,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2,見於面,盎3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註釋】

1大行:指理想、抱負行於天下。

2睟(sUi)然:顏色潤澤。

(3)盎(ang):顯露。

【譯文】

孟子說:「擁有廣闊的土地、眾多的人民,這是君子所想望的,但卻不是他的快樂所在;立於天下的中央,安定天下的百姓,這是君子的快樂,但卻不是他的本一性一所在。

君子的本一性一,縱使他的抱負實現也不會增加,縱使他窮困也不會減少,因為他的本分已經固定。

君子的本一性一,仁義禮智植根於內心,外表神色清和潤澤,呈現於臉面,流一溢於肩背,充實於四肢,四肢的動作,不用言語,別人也能理解。」

【讀解】

治國平天下是人間的賞心樂事,也是儒學外治(與內修相應)的最高境界。

但對於真正的君子來說,窮達都是身外事,只有仁義禮智根於心,清和潤澤顯於外才是本一性一所在。

孟子所描述的,是一個胸懷高遠,雍容大度的儒雅君子!外在形象與內在靈魂統一,表裡如一,通體流一溢著生命的光輝。

想來,即便在儒教中,這也不過是一個理想人物罷了!

因為他已超越了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就像尼采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站在高高的山上,睥睨著人類。

但他不是超人,因為他並沒有離開人間,沒有上過查拉圖斯特拉那座山。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孟子
孟子簡介以義治國,何必言利與民同樂父母官的職責仁者無敵誰能統一天下衣食足而知禮儀君子遠庖廚不為與不能緣木求魚小勇與大勇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貪財好色怎麼辦?王顧左右而言他聽聽國人怎麼說民悅則取之,民不悅則不取進也民心,退也民心出爾反爾兩大之間難為小公孫丑上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德服人,心悅誠服惡濕居下,自作自受政策開放,國家興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選擇職業,不可不慎從聞過則喜到與人為善公孫丑下賢才可拜不可召當受則受,當辭則辭無官無責,進退有餘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官場與商場中的壟斷現象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膝文公上上行下效的實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滕文公下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不由其道,鑽穴之徒動機與效果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脅肩謅笑,病於夏畦偷雞賊的邏輯廉潔與酸腐離婁上仁得天下,不仁則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有恆言,天下國家水清濯纓,水濁濯足為淵驅魚,為叢驅雀自暴自棄,豈不哀哉不要捨近求遠,捨易求難真誠是立身之本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嫂溺,援之以手毀譽不必太在意好為人師的毛病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婁下君臣之道,恩義為報中養不中,才養不才有所不為,而後有為言人不善,如後患何?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深造的目的在於自得博學詳說,將以返約以善養人,能服天下。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人與禽獸的差別有多大?兩可之間,最是為難逢蒙殺羿,羿也有過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愛人者人恆愛之不孝有五,不顧父母齊人有一妻一妾萬章上君子也難免受騙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君權誰授?萬章下友其德也,不可有挾位卑莫言高知人論世勸君不聽怎麼辦?告子上(1)告子上(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口之於味,有同嗜焉操則存,捨則亡一暴十寒與專心致志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學問之道,求其放心憂指忘心,捨本逐末飲食之人,養小失大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天爵」與「人爵」自尊自貴,才是真貴杯水車薪,應怪自己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仁義是和平的前提富國強兵與仁義道德無過無不及原則的運用以鄰為壑,仁人所惡君子不亮,惡乎執?好善足以治天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亦多術盡心上莫非命也,順受真正「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萬物旨備於我矣隨波逐流,平庸之人無恥之恥,無恥矣恥之於人大矣古之賢士,樂道忘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良能良知,通行天下操心虛患,多能通達大人者正己而物正君子有三樂君子本色,表裡如一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觀於海者難為水為誰辛苦為誰忙?舉一廢百,賊道也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掘井九軔不及泉,猶為棄井君子不素餐士尚志道德兩難怎麼辦?地位對人的重要影響養而不愛如養豬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以道殉身與以身殉道求教必須虛心真進銳者,其退速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智仁難遍,當務之急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介然用之,茅塞頓開再作馮婦珠玉者,殃必及身小才招禍,從政危險言語之盜,君子警惕人病捨其田而芸人之田說大人,則藐之養心莫善於寡慾狂者、狷者與好好先生(1)狂者、狷者與好好先生(2)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