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爾反爾
【原文】
鄒與魯拱1。
穆公2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4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5,壯者散而之對方者,幾(6)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
君無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註釋】
1鄒與魯拱:鄒國與魯國交戰。
昭,爭吵,衝突,交戰。
2穆公:即鄒穆公。
孟子是鄒國人,所以穆公問他。
3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裝,「之』」指「有司」。
意思是「沒有人為他們而死。」
4疾:憎恨。
5轉:棄一屍一的意思。
(6)幾:接近,差不多。
(7)曾子:即孔子的學生曾參。
(8)尤:動詞,責備、歸罪。
【譯文】
鄒國與魯國交戰。
鄒穆公對孟子說:「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而犧牲的。
殺他們吧,殺不了那麼多;不殺他們吧,又實在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
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災荒年歲,您的老百姓,年老體弱的棄一屍一於山溝,年輕力壯的四處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裡堆滿糧食,貨庫裡裝滿財寶,官吏們卻從來不向您報告老百姓的情況,這是他們不關心老百姓並且還殘害老百姓的表現。
曾子說:『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
』現在就是老百姓報復他們的時候了。
您不要歸罪於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領一導一人,肯為他們的長官而犧牲了。」
【讀解】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
也就是「一報還一報」,近於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
但後世演變為成語「」,則成了言行前後矛盾,此一時,彼一時,反覆無常的意思了。
在孟子這裡,實際上還是說的君與民、官與民的關係問題。
孟子的意思很簡單,普通老百姓看到當官的戰死而見死不救固然是不對,但當老百姓災荒年歲餓死或逃荒時,你當官的見死不救就對嗎?當官不為民作主,又要你這當官的來幹什麼呢?說到底,就是我們常說的「你不仁,我不義」,一報還一報,也就是曾子所說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話說回來,只要你當官的施行仁政關心加民眾的疾苦,那麼,自然就會出現「你仁我義」的情況,那還是叫做一報還一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所以,「」的思想其實與《易經》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相通的。
善惡都是報應。
當然,這裡的報應不是佛教神秘意義上的來世因果報應,而是現世現報,不是天報神報,而是人報。
但其因果關係卻是存在無疑的。
引申開來,當然不只是君與民、官與民之間才有這種關係,就是我們平常的人際交往中,也同樣存在著這種關係。
我們周圍的多人,不就是因為沒有善處這種關係而弄得來「你不仁,我有義」,今天你打我一個小報告,明天我戳你一下脊樑骨,關鍵時間讓你丟人現眼,下不了台。
就這樣愈演愈烈,最後釀成公衝突,甚至大打出手,鬧出事端來的也不鮮見。
遇到這種事情,最後解決的時候追根溯源,多半會發現正是「」所致。
甚至我們偶爾看新聞報道某個殺人案件,其事端也正是起於「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後果如此嚴重,難怪得曾子在說這句話時一再提醒我們:「成之戒之!」難道我們不應當「戒之」嗎?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