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嫂溺,援之以手
【原文】
淳於髡1曰:「男一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一女授受不親,禮也;者,權2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子欲手援天下乎?」
【註釋】
1淳於髡(kun):齊國著名辯士,曾在齊威王、齊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官。
事跡見於《戰國策·齊策》、《史記·孟荀列傳》、《史記·滑稽列傳》等。
2權:本指秤錘,衡量輕重。
引申為衡量輕重而變通處理,即變通之意。
【譯文】
淳於髡問:「男一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嗎?」
孟子說:「是的。」
淳於髡又問:「那麼,假如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拉她嗎?」
孟子說:「嫂嫂掉在水裡而不去拉,這簡直是豺狼!男一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拉她,這是通權達變。」
淳於髡說:「現在整個天下都掉在水裡了,先生不去救援,這又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整個天下掉在水裡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在水裡,用手去拉就可以了——您難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嗎?」
【讀解】
男一女授受不親是中國古代禮制中一條微妙的牽涉一性一心理問題的規定。
由於有這一條規定,當「嫂溺」的時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了。
想來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一女授受不親」的規定,恐怕也沒有讀到過淳於一黨一先生與孟子的對話,不然的話,倒正好可以作為一份一性一心理分析的村料了。
我們既不是博士的學生,當然也沒有辦法來進行這方面加析只好從淳於髡先生與孟子的一精一采對白方面來欣賞了。
孟子雖是亞聖,但這淳於髡先生也非常了得,人雖矮小,其貌不揚,但太史公在《史記》裡稱他「滑稽多群,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是當時齊國准外交部長級的人物,幽默詼諧的國際名士。
且看他問孟子的問題,出語不凡,神出鬼沒而又直釘本質。
稍有反應不過來,不弄得你尷尬無措,「顧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亞聖畢竟是聖人級的高手,群才無礙。
只需略施機鋒轉語,以「權」釋『札」,便出人意表又合於情理地回答了對手的詰難,令人不得不服。
通權達變,智者風範。
而我們在前面的若干篇章中已經知道,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都非常重視這種原則一性一和靈活一性一相統一的通權達變一精一神。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