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以德服人,心悅誠服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1仁者霸,霸必有大國。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詩》雲(4):『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5),此之謂也。」
【註釋】
1假:借,憑借。
2待:等待,引申為依靠。
3贍:充足。
4《詩》云:引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5思:助詞,無義。
【譯文】
孟子說:「用武力而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所以稱霸必須是大國。
用道德而實行仁義的人可以使天下歸服,使天下歸服的不一定是大國--商湯王只有方圓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圓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他,只不過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悅誠服,就像七十個弟子歸服孔子那樣。
《詩經》說:『從西從東,從南從北,無不心悅誠服。
』正是說的這種情況。」
【讀解】
與孔子在《論語。
子路》和《論語·季氏》中的有關論述一樣,都是講的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孔孟一脈相承,採用的,是攻心為上,以柔克剛的政治方針、
後世諸葛亮七擒盂獲,可以說正是活學活用孔盂思想的典型。
成都武候詞的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肖,從古知兵非好戰」其實也正是表達的這種思想。
值得提出來略加討論的是:以德服人到底還要不要力?
從歷史和現實的種種情況來看,似乎還是離不開力。
就以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情況為例,當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獲後,眾將都感到不理解,一起來問諸葛亮。
諸葛亮笑了笑說:「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東西一樣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會真正平定。」
可見,諸葛亮之所以敢於七擒七縱,還有賴於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
不然是開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為放龍歸海,放虎歸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來,以德服人還得與以力服人結合起來。
只不過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為了談。」
只有以德服人,攻心為上才能長治久安。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