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隨波逐流,平庸之人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譯文】
孟子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習慣了不想想為什麼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是平庸的人。」
【讀解】
在黑格爾哲學中,這樣的人是處於「自在」狀態的人,尚沒有達到「自為」的程度。
所謂「自在」狀態,就是缺乏「自覺」的主體意識,不能自己認識自己。
所謂『咱為」,就是具有獨立的主體意識,幾事都要問個「為什麼」,做一件事,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在生活中不斷反省,認識自己。
如此一對照,孟子所說的「眾也」當然也就是「自在」狀態的人了。
當然,這個「自在」的概念,不是我們平常所說「自一由自在」的意思。
在們今天的生活中,這種人被視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鐘,隨波逐流混日子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子慣成自然」,在實際生活中,有多少人真能凡事都問個為什麼呢,?
「認識你自己!」古希臘智者的確這樣提醒過我們。
可當你每天蹬著自行車在上班的人流中「隨波逐流,時,你想過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嗎?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