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列傳第六
○木華黎
木華黎,札剌兒氏,世居阿難水東。
父孔溫窟哇,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從平篾裡吉,征乃蠻部,數立功。
後乃蠻又叛,太祖與六騎走,中道乏食,擒水際橐駝殺之,燔以啖太祖。
追騎垂及,而太祖馬斃,五騎相顧駭愕,孔溫窟哇以所乘馬濟太祖,身當追騎,死之。
太祖獲免。
有子五人,木華黎其第三子也。
生時有白氣出帳中。
神巫異之,曰:「此非常兒也。」
及長,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
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事太祖,俱以忠勇稱,號掇裡班曲律,猶華言四傑也。
太祖軍嘗失利,會大雪,失牙帳所在,夜臥草澤中。
木華黎與博爾術張裘氈,立雪中,障蔽太祖,達旦竟不移足。
一日,太祖從三十餘騎行溪谷間,顧謂曰:「此中或遇寇,當奈何?」
對曰:「請以身當之。」
既而,寇果自林間突出,矢下如雨。
木華黎引弓射之,三發中三人。
其酋呼曰:「爾為誰?」
曰:「木華黎也。」
徐解馬鞍持之,捍衛太祖以出,寇遂引去。
克烈王可汗與乃蠻部讎戰,求援於太祖。
太祖遣木華黎及博爾術等救之,盡殺乃蠻之眾於按台之下,獲甲仗、馬牛而還。
既而王可汗謀襲太祖,其下拔台知之,密告太祖。
太祖遣木華黎選一精一騎夜斫其營,王可汗走死,諸部大人聞風款附。
歲丙寅,太祖即皇帝位,首命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
從容謂曰:「國內平定,汝等之力居多。
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汝等切宜體此,勿替初心。」
金之降者,皆言其主璟殺戮宗親,荒一婬一日恣。
帝曰:「朕出師有名矣。」
辛未,從伐金,薄宣德,遂克德興。
壬申,攻雲中、九原諸郡,拔之,進圍撫州。
金兵號四十萬,陣野狐嶺北。
木華黎曰:「彼眾我寡,弗致死力戰,未易破也。」
率敢死士,策馬橫戈,大呼陷陣,帝麾諸軍並進,大敗金兵,追至澮河,僵一屍一百里。
癸酉,攻居庸關,壁堅,不得入,遣別將闍別統兵趨紫荊口,金左監軍高琪引兵來拒,不戰而潰,遂拔涿州。
因分兵攻下益都、濱、棣諸城,遂次霸州,史天倪、蕭勃迭率眾來降,並奏為萬戶。
甲戌,從圍燕,金主請和,北還。
命統諸軍征遼東,次高州,盧琮、金樸以城降。
乙亥,裨將蕭也先以計平定東京。
進攻北京,金守將銀青率眾二十萬拒花道逆戰,敗之,斬首八萬餘級。
城中食盡,契丹軍斬關來降,進軍一逼一之,其下殺銀青,推寅答虎為帥,遂舉城降。
木華黎怒其降緩,欲坑之,蕭也先曰:「北京為遼西重鎮,既降而坑之,後豈有降者乎?」
從之。
奏寅答虎留守北京,以吾也而權兵馬都元帥鎮之。
遣高德玉、劉蒲速窩兒招諭興中府,同知兀裡卜不從,殺蒲速窩兒,德玉走免。
未幾,吏民殺兀裡卜,推土豪石天應為帥,舉城降,奏為興中尹、兵馬都提控。
錦州張鯨聚眾十餘萬,殺節度使,稱臨海郡王,至是來降。
詔木華黎以鯨總北京十提控兵,從掇忽闌南征未附州郡。
木華黎密察鯨有反側意,請以蕭也先監其軍。
至平州,鯨稱疾逗留,復謀遁去,監軍蕭也先執送行在,誅之。
鯨弟致憤其兄被誅,據錦州叛,略平、灤、瑞、利、義、懿、廣寧等州。
木華黎率蒙古不花等軍數萬討之,州郡多殺致所署長吏降。
進一逼一紅羅山,主將杜秀降,奏為錦州節度使。
丙子,致陷興中府。
七月,進兵臨興中。
先遣吾也而等攻溜石山,諭之曰:「今若急攻,賊必遣兵來援,我斷其歸路,致可擒也。」
又遣蒙古不花屯永德縣東候之。
致果遣鯨子東平將騎兵八千、步卒三萬,援溜石。
蒙古不花引兵趨之,馳報,木華黎夜半引兵疾馳,遇於神水縣東,夾擊之。
分麾下兵之半,下馬步戰。
選善射者數千,令曰:「賊步兵無甲,疾射之!」乃麾騎兵齊進,大敗之,斬東平及士卒萬二千八百餘級。
拔開義縣,進圍錦州。
致遣張太平、高益出戰,又敗之,斬首三千餘級,溺死者不可勝數。
圍守月餘,致憤將校不戮力,殺敗將二十餘人。
高益懼,縛致出降,伏誅。
廣寧劉琰、懿州田和尚降,木華黎曰:「此叛寇,存之無以懲後。」
除工匠優伶外,悉屠之。
拔蘇、復、海三州,斬完顏眾家奴。
鹹平宣撫薄鮮等率眾十餘萬,遁入海島。
丁丑八月,詔封太師、國王、都行省承製行一事,賜誓券、黃金印曰:「子孫傳國,世世不絕。」
分弘吉剌、亦乞烈思、兀魯兀、忙兀等十軍,及吾也而契丹、蕃、漢等軍,並屬麾下。
且諭曰:「太行之北,朕自經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
賜大駕所建九斿大旗,仍諭諸將曰:「木華黎建此旗以出號令,如朕親臨也。」
乃建行省於雲、燕,以圖中原,遂自燕南攻遂城及蠡州諸城,拔之。
冬,破大名府,遂東定益都、淄、登、萊、濰、密等州。
戊寅,自西京由太和嶺入河東,攻太原、忻、代、澤、潞、汾、霍等州,悉降之。
遂徇平一陽一,金守臣棄城遁,以前鋒拓拔按察兒統蒙古軍鎮之拒金兵,以義州監軍李廷植之弟守忠權河東南路帥府事。
己卯,以蕭特末兒等出雲、朔,攻降岢嵐火山軍。
以谷裡夾打為元帥達魯花赤,攻拔石、隰州,擊絳州,克之。
庚辰,復由燕徇趙,至滿城。
武仙舉真定來降。
權知河北西路兵馬事史天倪進言曰:「今中原粗定,而所過猶縱兵抄掠,非王者弔民之意也。」
木華黎曰:「善。」
下令禁無剽掠,所獲老稚,悉遣還田里,軍中肅然,吏民大悅。
兵至滏一陽一,金邢州節度使武貴迎降,進攻天平寨,破之。
遣蒙古不花分兵略定河北衛、懷、孟州,入濟南。
嚴實籍所隸相、魏、磁、名、恩、博、滑、浚等州戶三十萬,詣軍門降。
時金兵屯黃陵岡,號二十萬,遣步兵二萬襲濟南。
木華黎以輕兵五百擊走之。
遂會大軍,薄黃陵岡。
金兵陣河南岸,示以死戰。
木華黎曰:「此不可用長兵,當以短兵取勝。」
令騎下馬,引滿齊發,亦下馬督戰,果大敗之,溺死者眾。
進攻楚丘。
楚丘城小而固,四面皆水,令諸軍以草木填塹,直抵城下。
嚴實率所部先登,拔之。
攻下單州,圍東平,以實權山東西路行省,戒之曰:「東平糧盡,必棄城走,汝伺其去,即入城安輯之,勿苦郡縣,以敗事也。」
留梭魯忽禿以蒙古軍三千屯守之。
辛巳四月,東平糧盡,金行省忙古奔汴,梭魯忽禿邀擊之,斬七千餘級,忙古引數百騎遁去。
實入城,建行省,撫其民。
先是,郡王帶孫攻洺不下,至是遣石天應拔之。
五月,還軍野狐嶺。
宋漣水忠義統轄石珪來降,以為濟、兗、單三州都總管,予繡衣玉帶,勞之曰:「汝不憚跋涉數千里,慕義而來,尋當列奏,賜汝高爵,爾其勉之。」
京東安一撫使張琳皆來降,以琳行山東東路益都滄景濱棣等州都元帥府事。
鄭遵亦以棗鄉、莜縣降,升為元州,以遵為節度使,行元帥府事。
秋八月,從駐青塚,監國公主遣使來勞,大饗將士,由東勝渡河,西夏國李王請以兵五萬屬焉。
冬十月,復由雲中歷太和寨,入葭州,金將王公佐遁,以石天應權行台兵馬都元帥。
進取綏德,破馬蹄寨,距延安三十里止捨。
金行省完顏合達出兵三萬陣於城東,蒙古不花以騎三千覘之,馳報曰:「彼見吾兵少,有輕敵心,明日合戰,當佯敗,可以伏兵取勝也。」
從之。
夜半以大軍銜枚齊進,伏於城東十五里兩谷間。
明日,蒙古不花進兵,望見金兵,即棄鼓旗走。
金兵果追之,伏發,鼓聲震天地,萬矢齊下,金兵大敗,斬七千級,獲馬八百。
合達走保延安,圍之旬日,不下,乃南徇洛川,克鄜州。
北京權帥石天應擒送金驍將張鐵槍,木華黎責其不降,厲聲答曰:「我受金朝厚恩二十餘年,今事至此,有死而已!」木華黎義之,欲解其縛,諸將怒其不屈,竟殺之。
遂降坊州,大饗士卒。
聞金復取隰州,以軒成為經略使,於是復由丹州渡河圍隰,克之。
留合丑統蒙古軍鎮石、隰間,以田雄權元帥府事。
壬午秋七月,令蒙古不花引兵出秦隴,以張聲勢。
視山川險夷,大兵道雲中,攻下孟州四蹄寨,遷其民於州。
拔晉一陽一義和寨,進克三清巖,入霍邑山堡,遷其人於趙城縣。
薄青龍堡,金平一陽一公胡天作拒守,裨將薄察定住、監軍王和開壁降,遷天作於平一陽一。
八月,有星晝見,隱士喬靜真曰:「今觀天象,未可征進。」
木華黎曰:「主上命我平定中原,今河北雖平,而河南、秦、鞏未下,若因天象而不進兵,天下何時而定耶?且違君命,得為忠乎!」冬十月,過晉至絳,拔榮州胡瓶堡,所至望風歸附,河中久為金有,至是復來歸。
木華黎召石天應謂曰:「蒲為河東要害,我擇守者,非君不可。」
乃以天應權河東南北路陝右關西行台,平一陽一李守忠、太原攸哈剌拔都、隰州田雄,並受節制。
命天應造浮梁,以濟歸師,乃渡河拔同州,下蒲城,逕趨長安。
金京兆行省完顏合達擁兵二十萬固守,不下。
乃分麾下兀胡乃、太不花兵六千屯守之。
遣按赤將兵三千斷潼關,遂西擊鳳翔。
月餘不下,謂諸將曰:「吾奉命專征,不數年取遼西、遼東、山東、河北,不勞餘力;前攻天平、延安,今攻鳳翔皆不下,豈吾命將盡耶!」乃駐兵渭水南,遣蒙古不花南越牛嶺關,徇宋鳳州而還。
時中條山賊侯七等聚眾十餘萬,伺大兵既西,謀襲河中。
石天應遣別將吳權府引兵五百夜出東門,伏兩谷間,戒之曰:「候賊過半,急擊之,我出其前,爾攻其後,可克也。」
吳權府醉酒失期,天應戰死。
城陷,賊燒燬廬舍,殺掠人民,還走中條。
先鋒元帥按察兒邀擊,敗之,斬數萬級,侯七復遁去。
木華黎以天應子斡可襲領其眾。
癸未春,師還,浮梁未成,顧諸將曰:「橋未畢工,安可坐待乎!」復攻下河西堡寨十餘。
三月,渡河,還聞喜縣,疾篤,召其弟帶孫曰:「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擐甲執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討,無復遺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薨,年五十四。
厥後太祖親攻鳳翔,謂諸將曰:「使木華黎在,朕不親至此矣。」
至治元年,詔封孔溫窟哇推忠效節保大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宣;木華黎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武。
子孛魯嗣。
孛魯,沈毅魁傑,寬厚一愛一人,通諸國語,善騎射,年二十七,入朝行在所。
時太祖在西域,夏國主李王一陰一結外援,蓄異圖,密詔孛魯討之。
甲申秋九月,攻銀州,克之,斬首數萬級,獲生口馬駝牛羊數十萬,俘監府塔海,命都元帥蒙古不華將兵守其要害而還。
乙酉春,復朝行在所。
同知真定府事武仙叛,殺都元帥史天倪,脅居民遁於雙門寨。
仙弟質於軍中,挈家逃歸,遣撒寒追及於紫荊關,斬之,命天倪弟天澤代領帥府事。
丙戌夏,詔封功臣戶口為食邑,曰十投下,孛魯居其首。
宋將李全陷益都,執元帥張琳送楚州。
秋九月,郡王帶孫率兵圍全於益都。
冬十二月,孛魯引兵入齊,先遣李喜孫招諭全,全欲降,部將田世榮等不從,殺喜孫。
丁亥春三月,全突圍欲走,邀擊大敗之,斬首七千餘級,自相蹂踐溺死不可勝計。
夏四月,城中食盡,全降。
諸將皆曰:「全勢窮出降,非心服也,今若不誅,後必為患。」
孛魯曰:「不然,誅一人易耳。
山東未降者尚多,全素得人心,殺之不足以立威,徒失民望。」
表聞,詔孛魯便宜處之。
乃以全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鄭衍德、田世榮副之,郡縣聞風款附,山東悉平。
時滕州尚為金守,諸將或言炎暑未可進攻,孛魯曰:「主上親督大軍,平定西域數年,未聞當暑不戰,我等安敢自逸乎!」遂促進兵。
金兵出戰,敗之,斬三千餘級,其餘老幼開門出降,以州屬石天祿。
俾先鋒元帥蕭乃台統蒙古軍屯濰、兗,課課不花以兵三千屯濰、沂、莒,以備宋。
千戶按札統大軍駐河北,備金。
九月,師還,至燕,獵於昌平,民持牛酒以獻,卻之。
及還,賜館人銀數百兩。
聞太祖崩,趨赴北庭,哀毀遘疾。
戊子夏五月薨,年三十二。
至治元年,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定。
子七人:長塔思,次速渾察,次霸都魯,次伯亦難,次野蔑干,次野不幹,次阿里乞失。
塔思,一名查剌溫,幼與常兒異,英才大略,綽有祖風。
木華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兒也。」
及長,每語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當效死行陣間,以圖報稱,安能委一靡一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勳業哉!」年十八襲爵,遂至雲中。
庚寅秋九月,叛將武仙圍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仙聞之,退軍十餘里。
大兵未至,塔思率十餘騎覘賊形勢,仙恐有伏,不敢犯。
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擊之。」
是夜五鼓,金將移剌蒲瓦來襲,我師與戰不利,退守沁南。
賊還攻潞州,城陷,主將任存死之。
冬十月,帝親征,遣萬戶因只吉台與塔思復取潞州,仙夜遁,邀擊之,斬首七千餘級,以任存侄代領其眾。
十一月,帝攻鳳翔,命塔思守潼關以備金兵。
河中自石天應死,復為金有。
辛卯,帝親攻拔之,金元帥完顏火燎遁,塔思追斬之。
壬辰春,睿宗與金兵相拒於汝、漢間,金步騎二十萬,帝命塔思與親王按赤台、口溫不花合軍先進渡河,以為聲援。
至三峰山,與睿宗兵合。
金兵成列,將戰,會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鋒,諸軍繼進,大敗金兵,擒移剌蒲瓦。
完顏合達單騎走鈞州,追斬之,遂拔鈞州。
三月,帝北還,詔塔思與忽都虎統兵,略定河南,諸郡皆降,惟汴京、歸德、蔡州未下。
塔思遣使請曰:「臣之祖父,佐興大業,累著勳伐。
臣襲世爵,曾無寸效,去歲復失利上一黨一,罪當萬死,願分攻汴城一隅,以報陛下。」
帝壯其言,命卜之,不利,乃止。
癸巳秋九月,從定宗於潛邸,東征,擒金鹹平宣撫顏萬奴於遼東。
萬奴自乙亥歲率眾保東海,至是平之。
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
時諸王大會,帝顧塔思曰:「先皇帝肇開大業,垂四十年。
今中原、西夏、高麗、回鶻諸國皆已臣附,惟東南一隅,尚阻聲教。
朕欲躬行天討,卿等以為何如?」
群臣未對,塔思對曰:「臣家累世受恩,圖報萬一,正在今日。
臣雖駑鈍,願仗天威,掃清淮、浙,何勞大駕親臨不測之地哉!」帝悅曰:「塔思雖年少,英風美績,簡在朕心,終能成我家大事矣。」
賜黃金甲、玻璃帶及良弓二十,命與王子曲出總軍南征。
乙未冬,拔棗一陽一。
曲出別徇襄、鄧,塔思引兵攻郢。
郢瀕漢江,城堅兵一精一,且多戰艦。
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達魯花赤劉拔都兒將死士五百,乘筏進擊。
引騎兵沿岸迎射,大破之,溺死者過半,余皆走郢,壁堅,不能下,俘生口、馬牛數萬而還。
丙申冬十月,復出鄧州,遂至蘄、黃。
蘄州遣使獻金帛、牛酒犒師,請曰:「宋小一柄一也,進貢大朝有年矣。
惟王以生靈為念。」
乃捨之。
遂進拔符鎮、六安縣焦家寨。
丁酉秋九月,由八柳渡河,入汴京。
守臣劉甫置酒大慶殿。
塔思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處此。」
遂宴於甫家。
冬十月,復與口溫不花攻光州,主將黃舜卿降。
口溫不花別略黃州。
塔思攻大蘇山,斬首數千級,獲生口、牛馬以千數。
戊戌春正月,至安慶府,官民皆遁於江東。
至北峽關,宋汪統制率兵三千降,遷之尉氏。
三月,朝行在所。
秋九月,帝宴群臣於行宮,塔思大醉。
帝語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冬十二月,還雲中。
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
子碩篤兒幼,弟速渾察襲。
碩篤兒既長,詔別賜民三千戶為食邑,得建國王旗幟,降五品印一、七品印二,付其家臣,置官屬如列侯故事。
碩篤兒薨,子忽都華襲。
忽都華薨,子忽都帖木兒襲。
忽都帖木兒薨,子寶哥襲。
寶哥薨,子道童襲。
速渾察,一性一嚴厲,賞罰明信,人莫敢犯。
與兄塔思從太宗攻鳳翔有功。
將兵抵潼關,與金人戰屢捷。
既滅金,皇子闊出攻宋棗一陽一,入郢,速渾察皆與焉。
歲己亥,塔思薨,速渾察襲爵,即上京之西阿兒查禿置營,總中都行省蒙古、漢軍。
凡他行省監鎮事,必先白之,定其可否,而後上聞。
帝嘗遣使至,見其威容凜然,倜儻有奇氣,所部軍士紀綱整肅,還朝以告。
帝曰:「真木華黎家兒也。」
他國使有至者,每見皆倉皇失次,不能措辭,必慰撫良久,始得盡其所欲言。
左右或諫曰:「諸王百司既莫敢越,而復示之以威,使人怖畏,盍少加寬恕以待之。」
速渾察曰:「爾言誠是也,然時有不同,寬猛各有所宜施。
天下初附,民心未安,萬一守者自縱,事變忽起,悔之晚矣。」
尋薨。
延祐三年,贈宣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為東平郡王,謚忠宣。
子四人:曰忽林池,襲王爵;曰乃燕;曰相威;曰撒蠻。
相威自有傳。
乃燕,一性一謙和,好學,以賢能稱。
速渾察既薨,憲宗擇於諸子,命乃燕襲爵。
乃燕力辭曰:「臣有兄忽林池當襲。」
帝曰:「朕知之,然柔一弱不能勝。」
忽林池亦固讓,乃燕頓首涕泣力辭,不得命,既而曰:「若然,則王爵必不敢受,願代臣兄行軍國之事。」
於是忽林池襲為國王,事無鉅細,必與乃燕謀議,剖決一精一當,無所擁滯。
世祖在潛籓,常與論事。
乃燕敷陳大義,又明習典故。
世祖謂左右曰:「乃燕後必可大用。」
因號之曰薛禪,猶華言大賢也。
乃燕雖居顯要,而小心謹畏,每誨群從子弟曰:「先世從太祖皇帝出入矢石間,被堅執銳,斬將搴旗,勤勞四十餘年,遂成功名。
以故一家蒙恩深厚,可謂極矣。
慎勿驕惰,以墮先王之名,爾曹戒之。」
病卒。
世祖聞之,為之悲悼。
至正八年,贈中奉大夫、遼一陽一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魯郡公。
子二人:曰碩德,曰伯顏察兒。
碩德,通敏有幹才。
世祖即位,入宿衛,典朝儀,後同知通政院事。
嘗言遼東斡拙、吉烈滅二種民數為寇,宜遣近臣諭之。
帝方難其人,僉曰:「惟碩德元勳世胄,可使。」
帝深然之,以問碩德,對曰:「先臣從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辭險艱,以立勳業。
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戇,願請行。」
帝大喜,賜御衣,錫燕以行。
碩德至,集諸萬戶陳兵衝要,詰其渠魁誅之。
脅從者皆降。
帝大悅,賞賚有差。
後從征乃顏及使西域,屢建殊勳。
卒,贈推忠宣惠寧遠功臣,謚忠敏,加贈資善大夫、嶺北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上護軍,追封魯郡公。
霸突魯,從世祖征伐,為先鋒元帥,累立戰功。
世祖在潛邸,從容語霸突魯曰:「今天下稍定,我欲勸主上駐驛回鶻,以休兵息民,何如?」
對曰:「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
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
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驛之所,非燕不可。」
世祖憮然曰:「非卿言,我幾失之。」
己未秋,命霸突魯率諸軍由蔡伐宋,且移檄諭宋沿邊諸將,遂與世祖兵合而南,五戰皆捷,遂渡大江,傅於鄂。
會憲宗崩於蜀,阿里不哥構亂和林,世祖北還,留霸突魯總軍務,以待命。
世祖至開平,即位,還定都於燕。
嘗曰:「朕居此以臨天下,霸突魯之力也。」
師還,中統二年卒於軍。
大德八年,追贈推誠宣力翊衛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東平王,謚武靖。
夫人帖木倫,昭睿順聖皇后同母兄也。
子四人:長安童,次定童,次霸都虎台;他姬子曰和童,襲國王。
安童別有傳。
塔塔兒台,孔溫窟哇第三子帶孫郡王之後。
父曰忙哥,從憲宗征伐,累立戰功。
歲己未,攻合州,會憲宗崩,命塔塔兒台護靈駕赴北。
會阿里不哥叛,拘留數日,逃歸,追騎執以北還,將殺之,親王阿速台、玉龍塔思曰:「塔塔兒台乃太師國王之裔,不可殺也。」
遂獲免。
至元元年,從阿速台來歸,世祖嘉之,授懷遠大將軍,佩金虎符,世襲東平達魯花赤。
命宿衛士四十人,給驛送之官所。
蒞官一紀,鎮靜不擾,鄆人賴之以安。
卒年四十二,子四人。
只必,幼嗜讀書,習翰墨。
至元十四年監東平,官少中大夫,多善政,以清白稱。
嘗出家藏書二千餘卷,置東平廟學,使學徒講肄之。
尋授嘉議大夫、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使,改浙西。
大德四年入覲,賜金段十匹。
明年春卒,年五十一。
子三人,皆早喪。
自只必除按察使,弟禿不申嗣其職。
禿不申,一性一淳靖,喜怒不形,知民疾苦,而能以善道之。
旱嘗致禱,即雨。
歲饑,請於朝,發廩以賑之。
睦同僚,興學校。
加太中大夫。
士民刻石,紀其政績雲。
卒年五十一。
子五人:長不老赤,次塔實脫因,次阿魯灰,次完者不花,次留住馬。
皆以次嗣為東平達魯花赤。
脫脫,祖嗣國王速渾察,沈深有智略。
嘗奉命征討,所向克捷。
父撒蠻,幼穎異,自襁褓時,世祖撫育之若子。
嘗挾之南征,同舟濟大江,慮其有失,系之御榻。
及長,常侍左右。
帝嘗詔之曰:「男一女異路,古制也,況掖庭乎。
禮不可不肅,汝其司之。」
既而近臣孛羅銜命遽出,行失其次。
撒蠻怒其違禮,執而囚之別室。
帝怪其久不至,詢知其故,命釋其罪。
撒蠻因進曰:「令自陛下出,陛下乃自違之,何以責臣下乎?」
帝曰:「卿言誠是也。」
由是有意大任之。
會以疾卒,不果,年僅一十有七。
脫脫幼既失怙,其母孛羅海篤意教之,孜孜若恐不及。
稍長,直宿衛,世祖復親誨導,尤以嗜酒為戒。
既冠,儀觀甚偉。
喜與儒士語,每聞一善言善行,若獲拱璧,終身識之不忘。
至元二十四年,從征乃顏。
帝駐驛於山巔,旌旗蔽野。
鼓未作,候者報有隙可乘,脫脫即擐甲率家奴數十人疾馳擊之。
眾皆披一靡一不敢前。
帝望見之,大加嗟賞,遣使者勞之,且召還曰:「卿勿輕進,此寇易擒也。」
視其刀已折,馬已中箭矣。
帝顧謂近臣曰:「撒蠻不幸早死,脫脫幼,朕撫而教之,常恐其不立,今能如此,撒蠻可謂有子矣。」
遂親解佩刀及所乘馬賜之。
由是深加器重,得預聞機密之事。
其後哈丹復為亂,成宗時在潛邸,督師往征之。
脫脫引眾率先躍馬蹙之,其眾大潰。
脫脫馬陷於淖泥中,哈丹兵復進挑戰,脫脫弟阿老瓦丁奮戈衝擊,遂大敗之。
成宗即位,其一寵一顧為尤篤,常侍禁闥,出入惟謹,退語家人曰:「我昔親承先帝訓,飭令毋嗜飲,今未能絕也。
豈有為人知過而不能改者乎!自今以往,家人有以酒至吾前者,即痛懲之。」
帝聞之,喜曰:「扎剌兒台如脫脫者無幾,今能剛制於酒,真可大用矣。」
即拜資德大夫、上都留守、通政院使、虎賁衛親軍都指揮使,政令嚴肅,克修其職。
三年,朝議以江浙行省地大人眾,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鎮之。
進拜榮祿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有旨,命中書祖道都門外以餞之。
始至,嚴飭左右,毋預公家事,且戒其掾屬曰:「僕從有私囑者,慎勿聽。
若軍民諸事,有關於利害者,則言之。
當言而不言,爾之責也;言而不聽,我之咎也。」
聞者為之悚慄。
時硃清、張瑄以海運之故,致位參知政事,恃其勢位,多行不法,恐事覺,以黃金五十兩、珠三囊賂脫脫,求蔽其罪。
脫脫大怒,系之有司,遣使者以聞。
帝喜曰:「脫脫我家老臣之子孫,其志固宜與眾人殊。
」賜內府黃金五十兩,命回使一寵一賚之。
有豪民白晝殺人者,脫脫立命有司按法誅之,自是豪猾屏息,民賴以安。
帝以浙民相安之久,未及召還,大德十一年,卒於位,年四十四。
子朵兒只,別有傳。
○博爾術
博爾術,阿兒剌氏。
始祖孛端察兒,以才武雄朔方。
父納忽阿兒闌,與烈祖神元皇帝接境,敦睦鄰好。
博爾術志意沉雄,善戰知兵,事太祖於潛邸,共履艱危,義均同氣,征伐四出,無往不從。
時諸部未寧,博爾術每警夜,帝寢必安枕。
寓直於內,語及政要,或至達旦。
君臣之契,猶魚一水也。
初,要兒斤部卒盜牧馬,博爾術與往追之,時年十三,知眾寡不敵,乃出奇從旁夾擊之,盜捨所掠去。
即戰於大赤兀裡,兩軍相接,下令殊死戰,跬步勿退。
博爾術繫馬於腰,跽而引滿,分寸不離故處,太祖嘉其勇膽。
又嘗潰圍於怯列,太祖失馬,博爾術擁帝累騎餌馳,頓止中野。
會天雨雪,失牙帳所在,臥草澤中,與木華黎張氈裘以蔽帝,同夕植立,足跡不移,及旦,雪深數尺,遂免於難。
篾裡期之戰,亦以風雪迷陣,再入敵中,求太祖不見,急趨輜重,則帝已還臥憩車中,聞博爾術至,曰:「聰天讚我也。」
丙寅歲,太祖即皇帝位,君臣之分益密,嘗從容謂博爾術及木華黎曰:「今國內平定,多汝等之力,我之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汝等宜體此勿替。」
遂以博爾術及木華黎為左右萬戶,各以其屬翊衛,位在諸將上。
皇鬃察哈歹出鎮西域,有旨從博爾術受教,博爾術教以人生經涉險阻,必獲善地,她過無輕捨止。
太祖謂皇子曰:「朕之教汝,亦不逾是。」
未幾,賜廣平路戶一亡七千三百有奇為分地。
以老病薨,太祖痛悼之。
大德五年,贈推忠協謀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廣平王,謚武忠。
子孛欒台,襲爵萬戶,贈推誠宣力保順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圭平王,謚忠定。
孫玉昔帖木兒。
玉昔帖木兒,世祖時嘗一寵一以不名,賜號月呂魯那演,猶華言能官也。
弱冠襲爵,統按台部眾,器量宏達,莫測其際。
世祖聞其賢,驛召赴闕,見其風骨龐乎,解御服銀貂賜之。
時重太官內膳之選,特命領其事。
侍宴內殿,玉昔帖木兒起一性一酒,詔諸王妃皆為答禮。
至元十二年,拜御史大夫。
時江南既定,益封功臣後,遂賜全州清湘縣戶為分地。
其在中台,務振宏綱,弗親細故。
興利之臣欲援金就制,並憲司入漕府;當政者又請以郡府之吏,互照憲司檢底。
玉昔帖木兒曰:「風憲所以戢一奸一,若是,有傷監臨之體。」
其議乃沮。
遇事廷辯,吐辭鯁直,誓祖每為之霽威。
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顏叛東鄙,世祖躬行天討,命總戎者先之。
世祖至幫道,玉昔帖木兒已退敵,僵一屍一覆野,數旬之間,三戰三捷,獲乃顏以獻。
詔選誠輿橐駝百蹄勞之。
謝曰:「天威所臨,猶風偃草,臣何力之有。」
世祖還,留吁昔帖木兒剿其餘一黨一,乃執其酋金家奴以獻,戮其同惡數人於軍前。
明年,乃顏之遺孽哈丹禿魯干復叛,再命出師,兩與之遇,皆敗之,追及兩河,其眾大衄,遂遁。
時已盛冬,聲言俟春方進,乃倍道兼行過黑龍江,搗其巢一穴一,殺戮殆盡。
哈丹禿魯干莫知所終,夷其城,撫其民而還。
詔賜內府七寶冠帶以旌之,加太傅、開府儀同三司。
申命御邊杭海。
二十九年,加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
宗王帥臣鹹稟命焉。
特賜步輦入內。
位望之崇,廷臣無出其右。
三十年,成宗以皇孫撫軍北邊,玉昔帖木兒輔行,請授皇孫以儲闈舊璽,詔從之。
三十一年,世祖崩,皇孫南還。
宗室諸王會於上都。
定策之際,玉昔帖木兒起謂晉王甘麻剌曰:「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虛, 宗祧不可乏主。
疇昔儲闈符璽既有所歸,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
甘麻剌遽曰:「皇帝踐祚,願北面事之。」
於是宗親大臣合辭勸進,玉昔帖木兒復坐,曰:「大事已定,吾死且無憾。」
皇孫遂即位。
進秩太師,賜以尚方玉帶寶服,還鎮北邊。
元貞元年冬,議邊事入朝,兩宮錫宴,如家人禮。
賜其妻禿忽魯宴服,及他珍寶。
十一月,以疾薨。
大德五年,詔贈宣忠同德弼亮功臣,依前太師、開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御史大夫,追封廣平王,謚曰貞憲。
子三人:木剌忽,仍襲爵為萬戶;次脫憐;次脫脫哈,為御史大夫。
○博爾忽
博爾忽,許兀慎氏,事太祖為第一千戶,歿於敵。
子脫歡襲職,從憲宗四征不庭,有拓地功。
子失裡門,鎮徼外,從征六詔等城,亦歿於兵。
子月赤察兒,一性一仁厚勤儉,事母以孝聞。
資貌英偉,望之如神。
世祖雅聞其賢,且閔其父之死,年十六,召見。
帝見其容止端重,奏對詳明,喜而謂曰:「失烈門有子矣。」
即命領四怯薛太官。
至元十七年,長一怯薛。
明年詔曰:「月赤察兒秉心忠實,執事敬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曉暢朝章,言輒稱旨,不可以其年少而弗升其官。
可代泉真為宣徽使。」
二十六年,帝討叛者於杭海,眾皆陣,月赤察兒奏曰:「丞相安童、伯顏,御史大夫月呂祿,皆已受命征戰,三人者臣不可以後之。
今勍賊逆命,敢御天戈,惟陛下憐臣,使臣一戰。」
帝曰:「乃祖博爾忽,佐我太祖,無征不在,無戰不克,其功大矣。
卿以為安童輩與爾家同功一體,各立戰功,自恥不逮。
然親屬橐鞬,恭衛朝夕,爾功非小,何必身踐行伍,手事斬馘,乃快爾心耶!」
二十七年,桑哥既立尚書省,殺異己者,箝天下口,以刑爵為貨,既而紀綱大紊。
尚書平章政事也速答兒,太官屬也,潛以其事白月赤察兒,請奏劾之。
桑哥伏誅,帝曰:「月赤察兒口伐大一奸一,發其蒙蔽。」
乃以沒入桑哥黃金四百兩、白金三千五百兩,及水田、水磑、別墅賞其清強。
桑哥既敗,帝以湖廣行省西連番洞諸蠻,南接交趾島夷,延袤數千里,其間土沃人稠,畬丁、溪子善驚好鬥,思得賢方伯往撫安之。
月赤察兒舉哈剌哈孫答剌罕以為行省平章政事,凡八年,威德交孚,洽於海外;入為丞相,天下稱賢。
世以月赤察兒為知人。
二十八年,都水使者請鑿渠西導白浮諸水,經都城中,東入潞河,則江淮之舟既達廣濟渠,可直泊於都城之匯。
帝亟欲其成,又不欲役其細民,敕四怯薛人及諸府人專其役,度其高深,畫地分賦之,刻日使畢工。
月赤察兒率其屬,著役者服,一操一畚鍤,即所賦以倡。
趨者雲集,依刻而渠成,賜名曰通惠河,公私便之。
帝語近臣曰:「是渠非月赤察兒身率眾手,成不速也。」
成宗即位,制曰:「月赤察兒盡其誠力,深其謀議,抒忠於國,流惠於人,可加開府儀同三司、太保、錄軍國重事、樞密、宣徽使。」
大德四年,拜太師。
初,金山南北,叛王海都、篤娃據之,不奉正朔垂五十年,時入為寇。
嘗命親王統左右部宗王諸帥,屯列大軍,備其衝突。
五年,朝議北師少怠,紀律不嚴,命月赤察兒副晉王以督之。
是年,海都、篤娃入寇。
大軍分為五隊,月赤察兒將其一。
鋒既交,頗不利。
月赤察兒怒,被甲持矛,身先陷陣,一軍隨之,出敵之背,五軍合擊,大敗之。
海都、篤娃遁去,月赤察兒亦罷兵歸鎮。
厥後篤娃來請臣附。
時武宗亦在軍,月赤察兒遣使詣武宗及諸王將帥議曰:「篤娃請降,為我大利,固當待命於上。
然往返再閱月,必失事機。
事機一失,為國大患,人民困於轉輸,將士疲於討伐,無有已時矣。
篤娃之妻,我弟馬兀合剌之妹也,宜遣使報之,許其臣附。」
眾議皆以為允。
既遣,始以事聞,帝曰:「月赤察兒深識機宜。」
既而馬兀合剌覆命,由是叛人稍稍來歸。
十年冬,叛王滅裡鐵木兒等屯於金山,武宗帥師出其不意,先逾金山,月赤察兒以諸軍繼往,壓之以威,啖之以利,滅裡鐵木兒乃降。
其部人驚潰,月赤察兒遣禿滿鐵木兒、察忽將萬人深入,其部人亦降。
察八兒者,海都長子也,海都死,嗣領其眾,至是掩取其部人,凡兩部十餘萬口。
至大元年,月赤察兒遣使奏曰:「諸王禿苦滅本懷攜貳,而察八兒遊兵近境,叛一黨一素無悛心,倘合謀致死,則垂成之功顧為國患。
臣以為昔者篤娃先眾請和,雖死,宜遣使安一撫其子款徹,使不我異。
又諸部既已歸明,我之牧地不足,宜處諸降人於金山之一陽一,吾軍屯田金山之北,軍食既饒,又成重戍,就彼有謀,吾已搗其腹心矣。」
奏入,帝曰:「是謀甚善,卿宜移軍阿答罕三撒海地。」
月赤察兒既移軍,察八兒、禿苦滅果欲奔款徹,不見納,去留無所,遂相率來降,於是北邊始寧。
帝詔月赤察兒曰:「卿之先世,佐我祖宗,常為大將,攻城戰野,功烈甚著。
卿乃國之元老,宣忠底績,靖謐中外。
朕入繼大統,卿之謀猷居多。
今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以卿為右丞相,依前太師、錄軍國重事,特封淇一陽一王,佩黃金印。
宗籓將領,實瞻卿麾進退。
其益懋乃德,悉乃心力,毋替所服。」
四年,月赤察兒入朝,帝宴於大明殿,眷禮優渥。
尋以疾薨於第。
詔贈宣忠安遠佐運弼亮功臣,謚忠武。
塔察兒,一名奔盞,居官山。
伯祖父博爾忽,從太祖起朔方,直宿衛為火兒赤。
火兒赤者,佩橐鞬侍左右者也。
由是子孫世其職。
博爾忽從太祖平諸國,宣力為多,當時與木華黎等俱以功號四傑。
塔察兒,其從孫也,驍勇善戰,幼直宿衛。
太祖平燕,睿宗監國,聞燕京盜賊恣意殘殺,直指富庶之家,載運其物,有司不能禁。
乃遣塔察兒、耶律楚材窮治其一黨一,誅首惡十有六人,由是巨盜屏跡。
太宗伐金,塔察兒從師,授行省兵馬都元帥,分宿衛與諸王軍士俾統之,下河東諸州郡,濟河,破潼關,取陝洛。
辛卯,從圍河中府,拔之。
壬辰,從渡白坡。
時睿宗已自西和州入興元,由武關出唐、鄧,太宗以睿宗與金兵相持久,乃遣使約期,會兵合進。
即詔發諸軍至鈞州,連日大雪,睿宗與金人戰於三峰山,大破之。
詔塔察兒等進圍汴城。
金主即以兄子曹王訛可為質,太宗與睿宗還河北。
塔察兒復與金兵戰於南薰門。
癸巳,金主遷蔡州,塔察兒復帥師圍蔡。
甲午,滅金,遂留鎮撫中原,分兵屯大河之上,以遏宋兵。
丙申,破宋光、息諸州,事聞於朝,以息州軍民三千戶賜之。
戊戌卒。
子別裡虎,嗣為火兒赤。
憲宗即位,歲壬子,襲父職,總管四萬戶蒙古、漢軍,攻宋兩淮,悉定邊地。
戊午,會師圍宋襄一陽一,一逼一樊城,力戰死之。
次曰宋都,至元七年,賜金虎符,襲蒙古軍萬戶。
八年,悉兵再攻襄一陽一,圍樊城,進戰鄂、岳、漢一陽一、江陵、歸、峽諸州,皆有功。
十二年,加昭毅大將軍,受詔為隆興出征都元帥,與李恆等長驅,而宋人莫當其鋒,戰勝攻取,望風迎降,盡平江西十一城,又徇嶺南、廣東。
宋亡,還師,未及論功卒。
分類:史書